
昆虫分类实验报告.docx
8页篇一:昆虫分类实验报告昆虫重要的目与分类特征一、实验目的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意义:将客观事物分门别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2、依据:昆虫分类学的物质基础是昆虫各部位的不同特征,主要有: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 征、生理学生物化学特征、地理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3、方法:遵循1999年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 4版)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属名+种名 +亚种名组成,是“三名法”命名分类单元遵循“优先律”,即为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4、分类检索表:检索表是生物分类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级分类阶元的鉴定编制时采 用对比分析和抽象归纳的方法,要求选取各阶元重要、突出、明显、稳定的特征常见形式 有:双项式、单项式、包孕式等基本原则为将标本特征不断“一分为二、”尽量选取绝对特 征、两组的数量特征不能重叠、不使用含糊词句三、动物与器材1、实验材料:昆虫永久装片 2、实验器材:显微镜、体视镜 四、方法与步骤 依次逐个观察各装片,结合资料图解,观察思考各类装片的形态差异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仅举一对,作为例子六、实验结果 蝼蛄前足为开掘足,各节均粗短有力,适应挖掘;其胫节扁平强大,端部4 个发达的齿;跗 节有 3 节,较小。
螳螂前足为捕捉足,能有效挟持猎物;其基节长而大;股节发达,腹面有凹槽,两侧缘具刺; 胫节腹面亦呈凹槽状,两侧缘具刺弯折时嵌合在股节凹槽内两种昆虫前足不同的形态分别与它们挖掘、捕猎的功能相适应,体现了形态与功能的相互联 系对以下昆虫分类到目:蚊子、蚱蜢、蟑螂、菜粉蝶、黄蜂、蜻蜓、螳螂、蝉、金龟子、体虱昆虫分类检索表(目)( 1 ) 无 翅 或 极 退 化 ( 2 ) 有 翅 (3)(2)刺吸式口器 虱 目——体 虱 (3)有一对翅 ( 4 ) 有 两 对 翅 (5)(4)刺吸式口器 双翅目——蚊 子 (5)前翅为膜质 ( 6 ) 前 翅 为 革 质 (8)前翅为鞘质,且为咀嚼式口器 鞘翅目——金龟子 (6)翅为鳞翅 鳞翅目——菜粉蝶翅不为鳞翅,刺吸式口器 同 翅 目 — — 蝉 翅 不 为 鳞 翅 , 咀 嚼 式 口 器 (7)(7)休息时翅膀平置在身体两侧 蜻蜓目——蜻 蜓休息时,翅膀收于背 后 膜翅目 ——黄 蜂 ( 8) 第一 对足 为捕 捉足 螳 螂 目 — — 螳 螂 第 三 对 足 为 跳 跃 足 直 翅 目 — — 蚱 蜢 三 对 足 均 为 步 行 足 蜚蠊目——蟑 螂篇二:昆虫采集、分类实验报告格式 浙江农林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2010-2011-2) 常见昆虫采集、分类识别与标本制作 姓名 沈杰 学号 201118020220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业 地信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一、实验目的昆虫种类众多,形态多样,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 过采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环境分布的不同昆虫类群,在实验室内利用 生物解剖镜、显微镜进行分类鉴定,识别不同类群的昆虫种类,了解植物园昆虫多样性的分 布;同时通过利用采集的标本来学习常见观赏昆虫标本制作方法和技巧,达到锻炼实验操作 和实际动手的能力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生物显微镜(nikon)、生物解剖镜(上海长方)不同型号昆虫针、昆虫标本盒、大头针、展 翅板、昆虫标签、毒瓶、捕虫网、硫酸纸、还软器、镊子、刀片、酒精、乙酸乙酯、脱脂棉 三角袋、三级台、指形管、相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2、材料采集的各种类群昆虫成虫及幼虫、蛹、卵,拍摄的图片;各种昆虫成虫的干制针插标本或浸 制标本;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昆虫的采集1、 昆虫采集方法观察法:微小昆虫刷取法:搜索法:网捕法:击落法:诱集法:2、 采集工具 捕虫网:捕网、扫网、水网 吸虫器:诱虫灯:黑光灯、汞灯 诱虫器:巴氏罐、马氏网 粘虫器:加热分离器:筛虫器:毒瓶、毒管:三角纸袋、棉层纸包、采集盒: 其他用品:采集袋、采集箱、采集伞、白布、放大镜、镊子、毛笔、铲子等3、采集记录 笔记本、记录笔、标签纸、相机 日期、时间、地点、生境、寄主、采集人(二)昆虫标本制作1、针插标本制作法 昆虫针:00、0、1、2、3、4、5 三级台:作用针插位置:不同类群位置不同 插针后的效果:整理姿态2、蝶蛾类昆虫展翅法展翅板、自制简易展翅板 前翅后缘与躯干垂直;硫酸纸平压;大头针固定3、贴翅标本制作法(1) 取翅:选取四翅完整的蝶或蛾成虫,左手捏住虫翅下方的胸部,右手持小镊子从翅基部 轻轻取下虫翅;先取一侧前翅,再取同一侧后翅,取完一侧,再用同样方法取另一侧的。
切 不可用手或他物触摸虫翅,以防鳞片脱落2) 准备载胶带:剪取适当长度的胶带一段其总长度视左右侧虫翅展开后的长度,再加上 粘在垫板上的部分来决定将胶带纸的胶面向上,先将一端粘在塑料垫板上,用大镊子把它 压实粘住再将胶带拉平,然后将另一端也粘在垫板上,同样用大镊子压实这样拉平后的 胶带称做“载胶带”(3) 贴翅:将准备好的虫翅,按其自然排列方式,在一张纸上摆放好后,用小镊子将一侧前 翅夹起,反转一下,使翅的正面朝下,对着载胶带的胶面平放下一定要轻轻放准,因为一 旦翅被胶面粘往后,便不能再拿起放翅的原则是:应保持翅的后缘与载胶带的上、下缘保 持平行,先放前翅,再放后翅后翅的放置应保持蝶、蛾在自然展开四翅时所具有的自然姿 态,只有在特殊用途时(如突出翅上某特定的分类特征)才可使前翅分离开一定的距离务 使同侧的前、后翅肩角部分,处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最后再将另一侧前、后翅根据同样原则 细致地放好,使左右对称待四翅放好后,可用大镊子比较圆润的一端轻按翅面,使其粘好 对于像夜蛾那样后翅臀区有折叠部分的种类,可用昆虫针轻轻托起,再用小镊子的端部缓缓 向外推展后翅臀区的折叠部位,边推边按,便可使其粘好(4) 安触角、贴标签:粘贴好四翅后,可将该虫触角安放在左、右两个前翅之间的斜前方, 特别是有些蛾类的触角,是鉴定雌雄性别的特征,更应该注意保护完整 标签可用黑色绘图墨水写在描图纸上制成,书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种名、采集日期和采集地点。
安放时,用小镊子夹起标签,使字的正面向着载胶带的胶面,放在左右两个后翅中央的下方5) 粘硬衬纸:剪取一张比贴上虫翅的载胶带略大的硬衬纸,纸色可以选用与翅色反差大些 的,以加强观察效果将衬纸对准载胶带后,先使一端粘住(一般以左端较顺手,)然后用手 指轻轻地向下按压衬纸,并顺势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将衬纸推压在载胶带上,使其粘牢,以 防出现气泡或皱褶 如果将衬纸改用一段胶带,按上述方法覆在载胶带上,可做成一个两面透明的贴翅标本,此 胶带可称做“盖胶带” 如果将硬衬纸按展好的四翅形状掏空,使载胶带上的虫翅部分正好对准掏空部分,然后再覆 盖上一层盖胶带,使镂空衬纸夹在两层透明胶带之间,这样的标本较挺实,同时又可以从两 个方向观察虫翅正反面各具的斑纹色彩(6) 起带整形:用大镊子将粘好硬衬纸的载胶带两端从塑料垫板上掀起,取下来用剪刀把 贴翅标本的四个边剪整齐然后将标本放在塑料垫板上,用大镊子圆润的一端把标本中虫 翅及触角以外的部分,从内向外按顺序紧紧压实,使标本密封好虫翅部分如果未粘牢,可 以用手指轻轻按压 至此贴翅标本就制作成了这时可以看到虫翅呈展翅式,翅上的斑纹色彩也清晰可见若把 这种标本放在相册中,将成为别具一格的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艺术性的标本珍藏品。
4、幼虫标本浸制法 1) 排空肠道 采集或饲养的活动虫,须先停食致饥,待其肠道里的食物消化完毕,排尽残渣之后,再加工 浸制目的是为了防止虫体污腐不洁,污染浸渍溶液而损坏标本2) 热水浴虫 为防止虫浸渍后皱曲变形,需在浸渍前用热水浸烫,使虫体伸直,充分显露出虫体特征,然 后再投入浸渍溶水液中用热水浸烫时要注意火候,时间过长则会使虫体破损比较稳妥的 方法是把热水(90°C左右)倒入玻璃容器内热水和蒸汽将虫致死,使虫体伸直,此法称为“热 浴”一般体小而软嫩的幼虫可热浴2分钟左右,大而粗壮的需要5-10分钟,一待虫体伸直, 即开盖取出,稍凉后再浸入标本液3) 浸液选择 通常使用的浸渍溶液有以下几种:1) 酒精浸渍液 把酒精加蒸馏水稀释成75%溶液酒精对虫体起脱水固定作用,如直接投入75%酒精中,会使 虫体变硬发脆可先将虫体放进30%酒精中停留1小时,然后再逐次放入40%、50%、60%、70% 酒精中,各停留1小时,最后放入75%酒精浸液中保存用酒精浸渍液保存的标本比较干净, 肢体完整舒展,便于观察尤其是附肢较长的昆虫标本用此法效果很好)此发的缺点是虫 体内部组织仍然较脆,提供解剖实验时容易碎裂,妨碍系统观察。
大量标本初次投入酒精浸 渍液后,由于虫体内部脱出的水会把浸渍液冲淡,应在半个月后更换一次,经久不换会使某 些标本变黑走形为缓解虫体在酒精中浸渍的脆度,也可在酒精中滴入0.5-1%的甘油,使虫 体壁变得较为柔软些2)福尔马林浸渍液 把福尔马林用蒸馏水稀释成2-5%的溶液即可用浸渍液保存标本此法简单、经济、防腐性能 好;缺点是易使虫体肿胀,肢体易脱落保存蚜虫标本不用此液)3)醋酸、福尔马林、酒精浸渍液 用此种浸液,可缓解单用酒精或单用福尔马林的各自不足,易使标本保持常态配制方法: 酒精(75%)150毫升;水醋酸40毫升;福尔马林60毫升;蒸馏水300毫升 用此种浸渍 液,可将幼虫一次投入,然后密封容器长期保存,注意适时更换或添加浸液蚜虫一般不用 此浸液)4)醋酸、白糖浸渍液 用此浸渍液浸渍标本,可在一定时间内对绿色、红色、黄色的幼虫体色起到保色作用配制 方法:无杂质的纯净白糖5克;冰醋酸5毫升;福尔马林5毫升;蒸馏水100毫升 上述标本浸渍液不仅适于各种幼虫标本的浸制,其它多种昆虫的各态标本也可以选用昆虫 标本浸渍液的配制方法较多,各有优点和不足,关键是根据虫体结构和药物原理,分别采用 不同的浸渍液,并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浸渍标本的质量。
5、成虫标本浸制法1. 将已致死的虫体,用小解剖剪从腹面中央第二至五节,剪一开口2. 用镊子把胸腔,腹腔的内脏和脂肪等内含物全部清除,再用脱脂棉把胸腔和腹腔的内壁擦 拭干净3. 将脱脂棉撕成若干小块,用小镊子夹起小块脱脂棉沾上些樟脑粉,一块一块向胸、腹腔内 填入,直到填满体腔,恢复原来虫态为止4. 把开缝处的棉纤维用镊子掖平掖好,再把开缝两侧的虫体表皮拉回原位展平吻合开口以 后随着干燥,表皮会逐渐回抱,无须用线缝合开口,便自然更加吻合了5. 把虫体用昆虫针按规定针位插针固定在展姿板(厚纸板或聚丙乙烯板)上整理虫姿6. 用大头针先固定三足,一般是前足向前伸,中足中立、后足向后伸,摆出前足冲、中足 撑、后足蹬的姿势,显示出跃跃欲跳的神气,然后仍用大头针把触角向两侧展开,连用整姿 板平放干燥7. 标本干妥后,撤去固定姿势的大头针,用三级台固定虫位,加插标签,即可长期保存6、生态标本制作法 生活史标本 常用的方法是将某种昆虫的各态(卵、幼虫、蛹、成虫)及其寄主的被害部分,一起装配在 玻璃面标本盒内,可供教学、科普展览之用标本盒一般用厚草板纸,盒盖镶上玻璃标本盒的尺寸,通常是32 (长)X22 (宽)X2~3 (高)厘米。
盒内垫放脱脂棉,垫棉后,即可将制备好的标本,按预计布局一一就位,并在 各虫态及被害寄主下面,分别用小标签注明,然后再在棉层的右下方放一标本签,盖上玻璃 面盒盖,用大头针在盒的侧边固定为了防虫损害标本,在垫棉前可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