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大鹏街道布新学校初中部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doc
20页深圳大鹏街道布新学校初中部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3)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答案】 (1)秋瑾(2)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3)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解析】【分析】(1)根据对这首词文学常识的积累可知作者是秋瑾 (2)“篱”,篱笆;“黄花”,菊花,“黄花开遍”就是到处都是盛开的菊花;“秋容”,秋天的容颜;“如拭”,像被擦拭过一样,非常的明净。
明确描写的景物后,就在头脑当中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意对即可 (3) 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及秋瑾的经历分析,“青衫湿:失意伤心用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投身革命东渡日本留学诗人抒发了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故答案为:⑴ 秋瑾; ⑵ 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⑶ 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
⑵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意象、意境和诗歌散文化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⑶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作者情感和重点语句的分析能力熟读原诗,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情感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昭唤它艾青《太阳》节选)(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掩冬蛰虫蛹(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下面词语中“旷”的意思与“旷场”中“旷”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旷达 B. 旷课 C. 空旷 D. 旷日持久(4)“它”指太阳,诗人惜墨如金,描绘了________,构成了一幅丰富的画面。
【答案】 (1)遮;zhé;yǒng(2)昭唤;召唤(3)C(4)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解析】【分析】(1)“遮”不要写成“庶”,“蛰”不要读成zhí,“蛹”不要读成tǒng (2)“召唤”意思是用某种方式或方法把人们唤来,通常口头呼唤某人召”指呼唤,用言语叫人来 (3)“旷场”指空阔的广场,“旷”的意思是空阔A项,“旷达”指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旷:开朗,心境阔大;B项,“旷课”指即逃课,又叫翘课,通指学生无缘无故、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学校上课旷:荒废;耽误;C项,“空旷”指空荡荡的,视野开阔,无阻挡物旷:空阔;D项,“旷日持久”指荒废时日,长期拖延旷:拖延得太久,荒废、耽搁 (4)由“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等句子可知,描绘了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故答案为:⑴ 遮 ; zhé ; yǒng ⑵ 昭唤 ; 召唤 ⑶ C ⑷ 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⑶本题考查词义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⑷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概述,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概述主要内容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词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________ (2)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1)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2)①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 【解析】【分析】(1) “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胜”的意思是“胜过”胜”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突出了花的艳丽 (2)从结构上来看,“江南好”是对江南美景的总体赞美,与结尾句呼应;从内容上来看,“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写出了对江南的热爱与眷恋 故答案为:⑴ 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 ⑵ ①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②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考生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句理解词义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作用的理解和赏析考生要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感悟诗人的情感,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进行作答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请用“/”画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答案】 (1)半江/瑟瑟/半江红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解析】【分析】(1)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故划分为:半江/瑟瑟/半江红或根据诗歌的意思划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是“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故划分为:半江/瑟瑟/半江红 (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首先要明确“可怜”是“可爱”之意,围绕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抓住“可爱”这条情感主线,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 半江/瑟瑟/半江红 ⑵ “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点评】⑴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注意对七律的朗读即可划分节奏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在理解时要反复朗读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甲】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山行 [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答案】 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②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③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解析】【分析】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以及“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等诗句可知,两首诗都描写了乡村的秀丽风光;从“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以及“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等诗可知,两首诗都猫写了农家丰收的景象;《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山行》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写山水,饱含田园风味,写景如绘清幽静谧,同时充满 了勃勃生机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绘劌绘声, 如歌如画,引人入胜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请的手法,【甲】 诗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生活充满乐观的人生态度,【乙】诗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以及不惜谢络仕途甘于归隐的决心 故答案为: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②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③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点评】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阅读能力答题时应反复阅读这两首诗歌,从内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即可6.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段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苦于跋shè的人类,应该感谢桥啊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同“联系”);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1)以上诗歌选自《________》,作者第一次在长诗《________》使用“艾青”这个笔名 (2)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者看拼音写汉字 ________shè伫立跋________(3)此诗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4)“驿站”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 (5)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6)作家聂华苓评价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请结合全诗,思考:①本诗鲜明的意象是什么?②这个意象借指怎样的形象? 【答案】 (1)艾青诗选;大堰河——我的保姆(2)zhù;涉(3)截段;截断(4)途中停留、传递信息的场所(5)苦于跋涉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