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童歌曲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1910423
  • 上传时间:2019-07-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儿童歌曲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专 业: 音乐学 学 号: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导 师 姓 名: 导 师 职 称: 完 成 时 间: 儿童歌曲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姓名: 陇东学院音乐学院 级音教班【摘要】:为儿童创作的歌曲可谓包罗万象,但孩子们对此却兴趣不大,这主要原因在于儿童歌曲的创作者缺少对儿童音乐心理的关注,不能把握儿童对音乐的偏好没有从“真实的儿童”入手进行创作,而是从“想当然的儿童”进行创作,其结果势必造成作品的空洞、乏味试想,一个和孩子们存在鸿沟的歌曲怎么能让他们唱的悠哉悠哉呢?所以,在儿童音乐创作中必须遵循儿童对知识、思维、想象、语言、音乐等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征关键词】:儿童歌曲;视角;歌词;旋律;创作形式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们的精神风貌直接会影响到祖国未来各行各业的发展,在一个拥有几亿儿童的人口大国中,特别对儿童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少年儿童歌曲虽然是音乐艺术领域中的“小儿科”,但它是全国几亿少年儿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他们的思想、情操、审美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我们看到一些十岁左右的孩子们手往裤兜里面一揣,潇洒的唱着像《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之类的流行歌曲时,我们就不得不进行思考了其实,像这种情形是很滑稽的,我们先不谈流行音乐的利于弊,但我们必须对此产生一些疑问:这些孩子们唱的歌曲和自己的年龄相符吗?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学校老师教的课本上的歌曲呢?现在的孩子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歌曲呢?当然,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需要广大儿童歌曲创作者在充分接触儿童的基础上用心去揣测事实上,可供儿童们歌唱的歌曲集就有很多很多,但他们实质喜欢的歌曲也就那么几首,所以,现在的儿童面临着“无歌可唱”的境地这就需要歌曲创造着重新审视自己创造歌曲的趋向和“内涵”,本文就从儿童歌曲入手,简单的谈谈我对儿童歌曲创作的理解和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要以儿童的视角出发创作适合于儿童演唱的歌曲上面说过,为儿童创作的歌曲可谓包罗万象,但孩子们对此却兴趣不大,这主要原因在于儿童歌曲的创作者缺少对儿童音乐心理的关注,不能把握儿童对的音乐偏好。

      没有从“真实的儿童”入手进行创作,而是从“想当然的儿童”进行创作,其结果势必造成作品的空洞、乏味试想,一个和孩子们存在鸿沟的歌曲怎么能让他们唱的悠哉悠哉呢?所以,在儿童音乐创作中必须遵循儿童对知识、思维、想象、语言、音乐等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征对于儿童歌曲的创作要深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去密切的注意儿童、了解儿童,包括对他们的言语、思维、行为等的观察,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这样才能更贴近儿童生活,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的歌曲我们知道,歌曲是语言和旋律的艺术,所以,一首好歌应该是歌词和旋律的巧妙结合在谈论歌词和旋律之前,我们先对儿童这个概念做以具体的分析其实,我们平时笼统所称的儿童歌曲,它包括了各个年龄阶段、各个知识阶层的少年儿童,从年龄上划分,大致可分为幼儿(3-6岁)、儿童(7-10岁)、少年(11-14岁)这三个年龄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知识程度、音乐修养、兴趣爱好、生理特点又各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创作儿童歌曲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的特点一) 歌词如果说旋律是歌曲的灵魂,那么歌词就是歌曲的躯体歌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旋律的发展脉络和风格特征,好的歌词应该既可以同旋律结合成为一首好的歌曲,又是一首能离开旋律而独立存在的颇具审美价值的好诗,当然,这里的审美是针对于儿童的审美观而言的,因此,歌词的创作首先要捕捉孩子们的审美价值和心理发展规律,所创歌词要适合儿童的知识程度,避免太艰深,造成儿童无法理解,如太容易,又造成儿童没有兴趣,所以如何拿捏适中,则要依靠词作者了。

      如王建作词的《歌声与微笑》: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这是一首很出众的歌词,作者用敏锐的心灵深层次的感知到了儿童的心理,歌词中以“我”、“你”、“微笑”、“歌声”、“家”为骨骼,而这些又是儿童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触碰到的,这样首先使歌词和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到了一起,而第二段中的“明天”又表现出了儿童对未来的幻想和期待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内心活动,“海角天涯”、“遍野春花”又促使儿童展开了想象的羽翼,从而使歌词有了朦胧的意境美作者巧妙构思,拿捏适中,从而使这首歌曲成为少年儿童们最喜欢唱的歌曲之一,当然,这与曲作者谷建芬的优美激越的旋律是分不开的歌词的写作也应注意儿童的年龄阶段,比如,给十四岁的少年写成像《一分钱》一样的歌词,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笑话幼儿阶段是知识启蒙时期,对一切事物的认识是那么天真、幼稚,他们唱歌、跳舞、做操、游戏、讲故事、去公园等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歌词的内容都应该与这些活动有关,很多歌曲对于少年、儿童不一定有吸引力,但对于幼儿是十分新鲜的儿童歌曲的对象是小学低、中年级的小朋友,这个年龄阶段是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比起幼儿更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对一些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因此在歌词中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像日本儿歌《国王的新衣》(村山寿子词),它取材于古老的寓言,歌词深入浅出,很有感染力。

      少年歌曲的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比之幼儿、儿童来说,他们在各方面都成熟多了,知识面更广、更丰富了,体魄更健壮了,懂得了什么是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因此,在歌词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进一步的开拓,这样才能更好地迎合他们的口味二) 旋律旋律也是歌曲唱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歌曲中旋律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然而,在儿童歌曲创作中想要创作出儿童喜欢的歌曲,就必须又要从儿童对音乐的审美和感知入手,也就是儿童音乐语言,其实“音乐语言”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顾名思义,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在音乐中可以理解为传递情感,所以音乐语言可以理解为用音乐的形式来传递人的情感我们常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很多人都理解为音乐艺术现场感觉的“过时不候”,即声音“稍纵即逝”,但我们还可以把它理解为音乐的时代性,也就是说,不同时代的人对音乐的审美是不同的,尤其对于朝气蓬勃的儿童更是如此,因此,所创儿歌首先应具有时代性,这样才能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儿童最喜爱的三种歌曲依次为:流行歌曲(98%)、影视歌曲(86%)、网络歌曲(80%),古典西洋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等其他音乐形式只受到极少数儿童(0.1%)青睐,80%的儿童明确表示不喜欢,或厌恶现在的儿童歌曲。

      这就不得不使儿童歌曲创作者从创作立场方面进行思考了在上文中提到过儿童音乐语言,的确,对于儿童歌曲创作者来说,对于儿童音乐语言的捕捉确实很重要,但捕捉儿童音乐语言也是很抽象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途径进行:1.从儿童喜欢的歌曲中挖掘音乐语汇既然儿童更喜欢流行音乐,那么我们可以从流行音乐中去挖掘、去发现儿童喜欢的音乐语汇,汲取其中的营养而服务于自身的音乐创作,这里也不是说将儿童歌曲和流行歌曲等同起来或者是对流行音乐的全盘继承,而只是借鉴、吸收而已2.鼓励儿童一起参与歌曲的创作让儿童参与歌曲的创作似乎遥不可及,毕竟儿童对音乐的接触、感知,对生活的体验都非常有限,但让儿童参与创作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捕捉儿童音乐语言的手段,通过儿童的创作,可以更为准确的感知儿童对音乐的审美趋向和认知水平另外,在捕捉儿童音乐语言和审美趋向的基础上,在旋律的创作中还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即音域问题,幼儿阶段音域一般在一个八度以内,最多不超过九度(中央c到小字二组的d),旋律应避免大跳,富于口语化和生活化儿童阶段音域也较窄,但在旋律进行上可适当运用四度、五度、六度、八度等大的音程跳进少年阶段在旋律上可更为自由,线条可以有更大的起伏,音乐则更富于抒情性、歌唱性。

      总之,不管你是写哪一个层次的儿童,要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劳动、志向,就要注意刻画其心理特征和特有的儿童情趣,如果没有儿童情趣,也就不能成为儿童歌了所以,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的创作都要以儿童的视角出发,多多揣测、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音乐偏好和音乐认知发展水平,并且还要注意儿童的审美趋向和音乐的时代性,真正做到“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这样才能追随儿童音乐发展的时代潮流,创作出儿童真正喜欢的歌曲二、对儿童歌曲创作形式的一点思考音乐形式的改变和创新也是发展音乐的有力途径和手段我们很多人都可能给小学同学上过音乐课,在上课途中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当让学生规规矩矩坐着唱歌时,他们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但让他们用手击拍唱歌时个个都唱的不亦乐乎其实这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现象:儿童渴望唱歌和肢体结合的音乐形式所以,儿童歌曲创作者可以在歌曲创作的同时设计适当的肢体动作,表演中可以加入像合唱、对唱等形式,其实,这种专为儿童表演的音乐形式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而且深受儿童的喜爱,即黎锦辉始创的儿童歌舞表演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种篇幅短小,情节比较简单,完全没有说白的歌舞表演)。

      黎锦辉在他第一部儿童歌舞表演曲《麻雀与小孩》的“卷头语”中写道:儿童的模仿本能十分发达,每家的儿童没有不爱表演成人生活或动物情态等形状动作的……于是借此可以训练儿童们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可以养成儿童们守秩序与尊重艺术的好习惯……当然,应当指出黎锦辉的儿童歌舞表演曲是高度艺术化了的,它是专供表演和欣赏而创作的一种儿童音乐形式,相对于所有的大众儿童表演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就这一种音乐形式是很值的参考借鉴的,我们可以把这种音乐形式简缩化而运用于实践中,即在歌曲创作中只设计一些简单动作,在歌曲演唱时同时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儿童们的歌唱热情,还能很好的训练他们的肢体语言参考文献:[1] 龚耀年著.《儿童音乐作法》[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2] 方智诺编著.《歌曲分析与写作》[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3] 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年10月北京第3版.[4] (加)居伊·勒弗朗索瓦著,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孩子们 儿童心理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5] 詹栋梁著.《儿童哲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The problem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songs creationName:Department of faculty:Music-educational class 4 in of Longdong university【 Abstract 】:Children's songs are all-encompassing, but children have little interest in these, the main reason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the creators of children songs are lack of music psychological attention and can't grasp preference for children. The result of cr。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