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责任.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6610923
  • 上传时间:2022-08-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1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违 反 安 全 生 产 法 的 行 为 及 应 承 担 的 责 任 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审批和监督管理职责,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在这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指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县级以 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以及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 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权,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 秉公执法对违反法律规定,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应依照 该条规定追究其行政责任:1. 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以及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这里讲的“法定安全生产条 件”,是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这里讲的“涉及安 全生产的事项”,既包括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 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其安全设施的验收等事项,也 包括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审批、验收的事项。

      2. 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予以处理的按照安全生 产法的规定,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有关安全生产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 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根据情况予以取缔,或者依法给予其他处理如果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违法行 为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进行处理,属于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应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追 究法律责任3. 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 查处的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 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负责审批的部门不依法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这一职责的,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七条 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对有上述三种违法行为之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 行政处分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对于公务员有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 罪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对于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情节,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应当按 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决定。

      降级、撤职的处分应当由直属上级机关决定,报任命 机关批准后执行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的,或者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享有审查、验收的职权,理应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得滥用职权, 以权谋私在实践当中,有些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审查、验收时,违反规 定收取费用,或者要求企业使用其推荐的安全设备、器材、产品,以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些违法行为侵犯 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合法权利,加重了生产经营单位的负担,也损害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为国 家机关公正执法的形象和声誉,还会滋生腐败为此,《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八条针对这两种违法行为做出了 相应的处罚规定按照这一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 者其他产品的,或者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首先应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 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对于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符合审批、验收的条件,只是因为接受审查、验收的单 位没有购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产品,而不予审查批准或验 收通过的,应责令审批部门依法予以批准或验收通过;对于在审查、验收中收取的费用,应当责令立即退还给 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

      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对于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 开除六种具体给予哪种行政处分,可根据行为人的情节轻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做出这里讲 的“情节严重”,包括在审查、验收中多次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的生产、销售单 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审查、验收中多次收取费用,且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大等等这里 所说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在单位违法行为中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包括违法行为的决策人,事 后对单位违法行为予以认可和支持的领导人员,以及由于疏于管理或放任,因而对单位违法行为负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的领导人员这里所说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直接实施单位违法行为的人员三、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作为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准则,本着 客观、公正的原则,如实地出具安全评价报告,作出认证、检测、检验的结论、证明这里所讲的出具虚假证 明,是指出具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安全评价报告、认证结论或者有关检测、检验数据。

      作为承担技术服 务职能的机构,如果出具有关安全生产的虚假的证明文件,会对安全生产构成很大威胁,甚至会因此导致重大 生产安全事故因此,对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 责任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应当 按以下规定追究其行政责任:1. 没收违法所得即由《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将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由 于出具虚假证明文件而获得的财产上的非法利益强制无偿收归国有这属于行政处罚中的一种较为严厉的财产 罚2. 处以罚款即由《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对有本条所列违法行为的机构、人员给予强制其在一定 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量货币的处罚,包括对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在没收其违法所得的同时,并处违法所 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单处或者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 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 下的罚款3. 对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的资格这是一种资格罚,即由有关部门撤销其所取得的安全评价、 认证、检测、检验的资格。

      四、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 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 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 担责任保障安全生产,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包括安全设施的建造、维护,安全设备的配备、维护、保养、 更新以及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等这些是保障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资金条件缺乏保障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 入,直接的后果是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的则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由于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投入,而导致 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的规定,首先应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的部门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纠正违法行为,提供生 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对逾期未改正的,给予以下处罚:1.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如果违法行为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仍然不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责令 停产停业,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企业事业单位,依法在一定期限内暂停其从事有关生产经 营活动权利的行政处罚2.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 资人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五、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以下职责:建立、健全 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 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这些都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生 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的,要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对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 理职责的,首先应由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即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履 行其应尽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对逾期未改正的,即在规定的期限内,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仍然没有按 照规定纠正违法行为,履行其应尽职责的,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就要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止生产经营活动,进 行整顿直到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按照规定履行了法定职责,才能恢复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 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在5年内不 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自受处分之日起开始计算六、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对有关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教 育、培训和考核,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 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 营、储存活动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 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 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 任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 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 岗作业这些是《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规定的几项有效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 生产经营单位不遵守法律的上述规定的,应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