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认知心理学感觉和知觉.ppt

120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8481604
  • 上传时间:2024-08-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03MB
  • / 1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感觉和知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感觉 sensation•你知道“感觉”是什么吗?–“跟着感觉走”–“我对你没感觉”–“感觉真没意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1.什么是感觉感觉案例:小豌豆识真公主的童话故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故事里的心理学理论•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要点:–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生物基础–感觉是客观的,它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带有主观色彩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感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感觉的种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感觉的作用•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超载与感觉剥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也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一、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j.n.d)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韦伯定律(布格尔—韦伯定律)•韦伯:19世纪的德国生理学家•公式:ΔI/ I=K•举例:对于100克重的物体,要增加3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增加6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改变 K=?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视觉(亮度)1/60•动觉(重量)1/60•痛觉(皮肤灼痛)1/30•听觉(音调)1/10•触觉(皮肤压力)1/7•嗅觉(天然橡胶气味)1/4•味觉(盐咸味)1/3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心理量)的关系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 S= KlgR S:心理量;R:物理量; K:常数费希纳定律:适用中等强度刺激 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感觉现象感觉现象一、感觉适应二、感觉后象三、感觉对比四、联觉五、感觉联合(通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一、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光适应:快 暗适应:慢 视紫红质分解 视紫红质合成暗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二、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正后像:性质相同或相似 负后像:性质相反后象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 彩色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红色红色————蓝绿色;黄色蓝绿色;黄色————蓝色蓝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味觉、嗅觉和皮肤觉都存在感觉对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四、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 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冷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暖色”的东西看上去显得大,有使视觉膨胀的作用; “冷色”使视觉收缩;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等宽,但因冷暖色的视觉效果,看上去并不等宽,其中白色最宽,蓝色最窄,后来调整宽度,使蓝色最宽,白色最窄,才使旗子看起来三色等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 •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对好动或身心受压抑者有益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定的克服作用•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

      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静 •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 •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补充资料:色彩功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感觉的融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三、几种主要的感觉•1、视觉•2、听觉•3、肤觉•4、味觉与嗅觉•5、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视觉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外膝体→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视 觉•适宜刺激-------可见光可见光•生理机制-------盲点、中央窝、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盲点、中央窝、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视觉现象-------色调、明度与饱和度;浦肯野现象;明适应与暗适应;颜色视觉;色弱与色盲;色调、明度与饱和度;浦肯野现象;明适应与暗适应;颜色视觉;色弱与色盲;视觉后象;闪光融合视觉后象;闪光融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颜色视觉 色调——光波的波长§ 彩色的特性 明度——光波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纯杂程度 色弱 (男性 6%,女性0.4%)§ 色觉异常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全色盲 (色盲:男性:2%,女性:0.03%) 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时作用于眼睛) 颜料混合:相减混合(颜料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 颜色混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颜色视觉理论 三色理论正常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产生心理上的基本感觉:红、绿和蓝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者相减混合得到的 拮抗加工理论每个颜色对的两个成分是通过神经抑制而实现其对立作用(拮抗)的一些神经节细胞接受来自红光的兴奋性输入和来自绿光的抑制性输入系统内的其他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是相对立的过程而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综合三种锥体细胞的输出结果,这两种神经节细胞联系起来形成了红/绿的拮抗加工系统的生理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马赫带现象•明暗交界处使人感到明处更明,暗处更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浦肯野现象浦肯野现象•1824年捷克物理学家发现由此命名•人眼对不同波长(颜色)的光感受性不同,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50nm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

      而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05nm波长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高•应用:消防员的服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闪光融合闪光融合•日光灯原理•原因:时间积累与空间积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二、听觉二、听觉(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 1.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由物体振动所产生;16-20000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其中1000 至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频率振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2.听觉的感受性 (1)听觉感受性与年龄 ﹤20岁随年龄增高感受性逐渐增高 ﹥60岁随年龄增高感受性下降:首先是高频的丧失;逐渐增加到低频的丧失;最后到中频(1000—4000赫兹)的丧失老师听不到的笛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2)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听觉适应:在声音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 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不同,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果这一疲劳经常性地发生,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二)听觉器官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1.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主要是收集声音和产生共鸣 2.中耳: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正圆窗 3.内耳:前庭器官和耳蜗(基底膜)组成 ,听神经细胞集中地方是内耳的科蒂氏器官声波→科蒂氏器官→颞上回和颞中回 四个基本能量转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三)听觉的特性 音调—频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响度—振幅: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单位是分贝 音色—波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传导性耳聋 听觉障碍 神经性耳聋音调知觉理论 地点说 (>1000Hz),底部高频频率说 (<5000Hz)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嗅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味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肤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平衡感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运动感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痛觉痛觉是个体对现实刺激和已储存的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并且不同器官部位痛的性质和定位存在差异功能:痛觉具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作用痛觉的感受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原因在于:1)早期经验对疼痛的影响; 2) 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后果的评价;3)文化教育的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对此一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2、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3、不同感觉的补偿:感觉能力的补偿有关键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知觉•1、知觉的定义•2、知觉和感觉的区别•3、知觉的生理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什么是知觉呢?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客观事物属性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质地重量温度感官眼舌鼻皮肤脑视觉味觉嗅觉肤觉知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 •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联系:知觉来源于感觉,两者都反映的是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区别:反映的对象特性不同 借助的器官不同 对经验和知识的依赖不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知觉的基本特征 •四大特征: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体现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一方面,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个别(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知觉的整体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知觉整体性的基本规律Ø接近律----空间位置相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时间上接近的声音也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Ø相似律----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形状、大小和颜色等Ø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

      Ø完型(封闭)---把不完整图形知觉为完整图形的知觉组织过程称为封闭性知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2、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将外来刺激物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以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图形-----背景:被选择出来的部分叫图形,即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叫做背景图形有鲜明完整的形象,且有意义•两可图形: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只是相对的知觉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固定在某些客体上,而是不断发生着转换有研究表明,这种转换能力是天生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客观因素对象背景差异——强度大、明亮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选择对象对象组合——空间和时间接近的比较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对象的运动——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区分出来•主观因素:如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以及是否明确目的任务有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达利的作品:《贩卖奴隶市场与伏尔泰头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视觉大师艾舍尔作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不可能图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应用•阿凡达•体感错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理解性是指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人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从而可以获得对知觉的对象的最佳解释。

      •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一个对象时,他们的理解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同理解程度受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和个人兴趣爱好多因素的影响•在理解的过程中,言语可以起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知觉的理解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动机的影响(投射)–硬币的大小(不同家境下的小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4、知觉恒常性o尽管感觉到刺激在变化,但知觉相对稳定o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o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知觉恒常性中,人的知识经验起到重要作用o知觉恒常性有四种:形状常性、大小常性、明度和颜色常性、方向常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知觉为一个标准形状形状恒常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2) 大小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大,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小;距离小,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大。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的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象大小的变化相吻合而是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3)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中午的煤炭与黄昏的粉笔 (4)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5)方向恒常性:方向感、路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类型:•一、空间知觉•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四、错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一、空间知觉 在空间中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知觉以及对位置、方位、距离等各构成空间关系要素的判断包括(1)大小 (2)形状 (3)方位知觉 (4)距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一)大小知觉 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动觉和触觉也起着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二)形状知觉 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

      由于生活经验,一个信息都能引起物体形状的反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三)方位知觉 对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对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 1 1、视觉定位、视觉定位 人靠视觉从环境中捕捉各种参照信息,确定人靠视觉从环境中捕捉各种参照信息,确定客体及客体及自身的位置自身的位置关系,判断上下、左右、前关系,判断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后、东西南北等 2 2、听觉定位、听觉定位 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定位能力源于两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定位能力源于两耳听觉的差别耳听觉的差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四)距离知觉(四)距离知觉 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也称深度知觉距离判断的条件是单眼线索和双眼视觉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也称深度知觉距离判断的条件是单眼线索和双眼视觉 1.1.单眼视觉线索单眼视觉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1 1)物体掩蔽或重叠)物体掩蔽或重叠 ((2 2)阴影)阴影 ((3 3)线条或空气透视)线条或空气透视 ((4 4)运动视差)运动视差 ((5 5)眼睛的调节作用)眼睛的调节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1)对象重叠/遮挡 被遮挡的物体距离远,遮挡的物体距离近,是判断远近的重要线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透过空气看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度大的物体被知觉为较近,反之亦然2)线索或空气透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3)明暗、阴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近物体运动的快,远物体运动慢4)运动视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5)眼睛的调节作用 要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可以通过眼肌的收缩或舒张来进行调节,看近物眼肌收缩,晶体变凸,看远物眼肌舒张,晶体变平,因此,根据眼肌紧张度来判断远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2.2.双眼视觉线索双眼视觉线索((1 1)双眼视轴辐合)双眼视轴辐合 用两只眼睛看物体时,两眼都要将视线对着物体,以便物用两只眼睛看物体时,两眼都要将视线对着物体,以便物体视像落在中央窝上,物体越近两眼视线的辐合角越大,体视像落在中央窝上,物体越近两眼视线的辐合角越大,双眼越吃力双眼越吃力 因此,双眼视轴辐合所提供的眼肌动觉信息是深度知觉的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2 2)双眼视差)双眼视差————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 当看一个立体物体时,物体在两眼上的网像并不落在网当看一个立体物体时,物体在两眼上的网像并不落在网膜相同的区域上,即两网像不对应,不能重合。

      左眼看膜相同的区域上,即两网像不对应,不能重合左眼看物体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右边多些,因而两眼视觉有物体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右边多些,因而两眼视觉有差异,这种视觉差异信息传入大脑皮层,产生立体深度差异,这种视觉差异信息传入大脑皮层,产生立体深度知觉因此,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因此,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2.2.双眼视觉线索双眼视觉线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二、时间知觉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延续性和顺序性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线索————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及其他客观标志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及其他客观标志————有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有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各种计时工具各种计时工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感觉的类型差异:听觉估计准确性最高、视觉最低•活动内容的意义:内容丰富容易低估,枯燥容易高估•时间的持续性长短:长时间容易估计短,短时间容易估计长•本人的态度和情绪:漂亮姑娘 vs. 火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时间知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三、运动知觉:三、运动知觉:物体在空间中位移产生的知觉物体在空间中位移产生的知觉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是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似动知觉现象似动知觉现象(一)动景运动(一)动景运动(二)游动效应(二)游动效应(三)诱导运动(三)诱导运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动景运动是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的制作原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PHI现象与霓虹灯: abab当两条线段的时距过短(低于30ms)时,看到两线段同时出现;当两线段时距增长,相继出现时距为60ms左右时,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运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游动效应游动效应 眼睛静止不动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发现刺激点漂浮移动,这种固定眼睛静止不动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发现刺激点漂浮移动,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叫游动效应或自主运动。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光点小,周围没有参考标准光点的似动现象叫游动效应或自主运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光点小,周围没有参考标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诱导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l l浮云与月亮浮云与月亮l l火车开动(错觉)火车开动(错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四、错觉四、错觉(一)概念(一)概念 错觉错觉: :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即与客观事物不相即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符合的知觉) ) 错觉的特点错觉的特点:1. :1. 是一种歪曲的知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2. 2. 只要条件具备只要条件具备, ,就会产生错觉就会产生错觉 3.3.是带有固定的倾向性是带有固定的倾向性 总之总之, ,绝大多数人在同样的认知环境下都产生同样的错觉。

      从某种意义上说,错觉是正常的绝大多数人在同样的认知环境下都产生同样的错觉从某种意义上说,错觉是正常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二)错觉类型(二)错觉类型 1.1.线条线条 ( (长短、方向)错觉长短、方向)错觉 2.2.面积大小错觉面积大小错觉 3.3.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造成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造成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4.4.倒飞错觉倒飞错觉 5.5.运动错觉(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运动错觉(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三)意义(三)意义 尽管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但许多错觉对我们是有益处的尽管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但许多错觉对我们是有益处的 有些错觉严重歪曲事实,有消极作用,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有些错觉严重歪曲事实,有消极作用,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编索错觉编索错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小结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适宜刺激光波声波有气味有味道……感受性色盲言语声音、年龄与感受性……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联觉有别与记忆和我们常说的感觉能力特点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知觉的种类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感 觉 剥 夺 实 验 装 置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Back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眼睛的盲点为什么不觉有盲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痛觉知觉理论:门控理论 神经矩阵理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