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电图知识学习PPT课件.ppt
64页心内科心电图学概论心内科心电图学概论内二科内二科1 1一、心电图学基础一、心电图学基础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2 2一、心电图学基础一、心电图学基础(一)心血管传导系统(一)心血管传导系统(二)正常心电图波形(二)正常心电图波形(三)心电图导联(三)心电图导联3 3(一)心血管传导系统(一)心血管传导系统4 4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窦房结窦房结窦房结窦房结 • •结间束结间束结间束结间束 • •房室结房室结房室结房室结 • •希氏束希氏束希氏束希氏束 • •右束支右束支右束支右束支 • •左束支左束支左束支左束支 • •Purkinje Purkinje Purkinje Purkinje 纤维网纤维网纤维网纤维网 5 5 正常心电活动始正常心电活动始正常心电活动始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冲动,冲动,冲动,冲动,循此特殊传导系循此特殊传导系循此特殊传导系循此特殊传导系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执行泵血功能。
收缩,执行泵血功能收缩,执行泵血功能收缩,执行泵血功能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上相应的波形图上相应的波形图上相应的波形图上相应的波形6 6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生心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生心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生心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生心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续过程,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续过程,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续过程,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续过程,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录下来,就成为心电图录下来,就成为心电图录下来,就成为心电图录下来,就成为心电图7 7(二)正常心电图波形(二)正常心电图波形lP P P 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波表示心房除极化波表示心房除极化波表示心房除极化lQRS QRS QRS QRS 综合波表示心室的除综合波表示心室的除综合波表示心室的除综合波表示心室的除极化极化极化极化lT T T T和和和和U U U U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S-ANS-ANA-VNA-VN8 8(三)心电图导联(三)心电图导联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集的。
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约可测出心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约可测出心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约可测出心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约可测出心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临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共临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共临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共临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共12121212个9 9肢体导联• 上肢电极板固定于腕关节上方3cm处(上肢内侧);下肢电极板固定于踝上方7cm处肢体导联电极插头末端接电极板处有颜色标记或英文缩写,以区别上下左右红色(R)端接右上肢电极;黄色(L)端接左上肢电极;绿色(F)端接左下肢电极;黑色端接右下肢电极上述连接形成了1、2、3、aVR、aVL、aVF导联方式 1010胸前导联胸前导联V V2 2V V3 3 V V1 1V V4 4V V6 6V V5 5前前前前正正正正中中中中线线线线锁锁锁锁骨骨骨骨中中中中线线线线腋腋腋腋前前前前线线线线腋腋腋腋中中中中线线线线包括包括包括包括V V1 1、、、、V V2 2、、、、V V3 3、、、、V V4 4、、、、V V5 5、、、、V V6 6导联导联导联导联V5V5V V V V1 1 1 1 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4 4 4 4肋间肋间肋间肋间V V V V2 2 2 2 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4 4 4 4肋间肋间肋间肋间V V V V3 3 3 3 V V V V2 2 2 2与与与与V V V V4 4 4 4连线的中点连线的中点连线的中点连线的中点V V V V4 4 4 4 左锁骨中线与第左锁骨中线与第左锁骨中线与第左锁骨中线与第5 5 5 5 肋间相交处肋间相交处肋间相交处肋间相交处 V V V V5 5 5 5 左腋前线左腋前线左腋前线左腋前线V V V V4 4 4 4水平处水平处水平处水平处 V V V V6 6 6 6 左腋中线左腋中线左腋中线左腋中线V V V V4 4 4 4水平处水平处水平处水平处 1111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一)正常心电图(一)正常心电图(二)心律失常(二)心律失常 (三)心肌缺血、损伤和心肌梗死(三)心肌缺血、损伤和心肌梗死 1212(一)正常心电图(一)正常心电图1313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检测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检测定标电压定标电压定标电压定标电压1cm1cm====1mV1mV,,,,纵坐标每一小格=纵坐标每一小格=纵坐标每一小格=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0.1mV横坐标每横坐标每横坐标每横坐标每1 1大格分为大格分为大格分为大格分为5 5小格,每小格=小格,每小格=小格,每小格=小格,每小格=0.04sec0.04sec 每每每每1 1大格=大格=大格=大格=0.2sec0.2sec1414心率的检测心率的检测R-RR-R间距为间距为间距为间距为0.6sec0.6sec,,,,心率=心率=心率=心率=6060÷0.6÷0.6====100100次次次次/ /分分分分心心心心 率率率率 100 100 次次次次/ /分分分分1515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1616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1.1.1.1.PPPP波波波波::::表表表表示示示示心心心心房房房房除除除除极极极极化化化化,,,,宽宽宽宽度度度度不不不不超超超超过过过过0.11sec0.11sec0.11sec0.11sec;;;;振振振振幅幅幅幅在在在在胸胸胸胸导导导导联联联联不不不不超超超超过过过过0.25mV0.25mV0.25mV0.25mV,,,,肢肢肢肢导导导导联联联联不不不不超超超超过过过过0.20mV0.20mV0.20mV0.20mV 1717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2. P-R2. P-R2. P-R2. P-R间期: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和房间期: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和房间期: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和房间期: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和房室束的电活动,室束的电活动,室束的电活动,室束的电活动, 正常为正常为正常为正常为0.120.120.120.12~~~~0.20sec0.20sec0.20sec0.20secP-R interval1818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3. QRS3. QRS3. QRS3. QRS波群:表示心室的除极化,正常为波群:表示心室的除极化,正常为波群:表示心室的除极化,正常为波群:表示心室的除极化,正常为0.060.060.060.06~~~~0.10sec0.10sec0.10sec0.10sec,最宽不超过,最宽不超过,最宽不超过,最宽不超过0.11sec0.11sec0.11sec0.11sec1919QRSQRS波群波群 正正正正常常常常人人人人V V V V1 1 1 1、、、、V V V V2 2 2 2导导导导联联联联多多多多呈呈呈呈rSrSrSrS型型型型,,,,RVRVRVRV1 1 1 1<1.0mV<1.0mV<1.0mV<1.0mV。
V V V V5 5 5 5、、、、V V V V6 6 6 6导导导导联联联联可可可可呈呈呈呈qRqRqRqR、、、、qRsqRsqRsqRs、、、、RsRsRsRs或或或或R R R R型型型型,,,,R R R R波波波波不不不不超超超超过过过过2.5mV2.5mV2.5mV2.5mV在在在在V V V V3 3 3 3、、、、V V V V4 4 4 4导导导导联联联联,,,,R R R R波波波波和和和和S S S S波波波波的的的的振振振振幅幅幅幅大大大大体体体体相相相相似似似似,,,,V V V V1 1 1 1~~~~V V V V6 6 6 6R R R R波波波波逐逐逐逐渐渐渐渐增增增增高高高高,,,,S S S S波波波波逐逐逐逐渐渐渐渐变变变变小小小小,,,,V V V V1 1 1 1的的的的R/S<1R/S<1R/S<1R/S<1,,,,V V V V5 5 5 5的的的的R/S>1R/S>1R/S>1R/S>1aVRaVRaVRaVR导导导导联联联联的的的的QRSQRSQRSQRS主主主主波波波波向向向向下下下下,,,,可可可可呈呈呈呈QSQSQSQS、、、、rSrSrSrS、、、、rSr’rSr’rSr’rSr’或或或或QrQrQrQr,,,,RaVR<0.5mVRaVR<0.5mVRaVR<0.5mVRaVR<0.5mV。
aVLaVLaVLaVL与与与与aVFaVFaVFaVF的的的的QRSQRSQRSQRS波波波波群群群群可可可可呈呈呈呈 qRqRqRqR、、、、 RsRsRsRs或或或或 R R R R型型型型 ,,,, 也也也也 可可可可 呈呈呈呈 rSrSrSrS型型型型 RaVL<1.2mvRaVL<1.2mvRaVL<1.2mvRaVL<1.2mv、、、、RaVF<2.0mVRaVF<2.0mVRaVF<2.0mVRaVF<2.0mV标标标标准准准准肢肢肢肢体体体体导导导导联联联联的的的的QRSQRSQRSQRS波波波波群群群群在在在在没没没没有有有有电电电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均为向上,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均为向上,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均为向上,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均为向上,RⅠ<1.5mVRⅠ<1.5mVRⅠ<1.5mVRⅠ<1.5mV2020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4. ST4. ST4. ST4. ST段:为段:为段:为段:为QRSQRSQRSQRS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T T T T波波波波2121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5. Q-T5. Q-T5. Q-T5. Q-T间期:间期:间期:间期:从从从从Q Q Q Q波起点至波起点至波起点至波起点至T T T T波终了,代表心室肌波终了,代表心室肌波终了,代表心室肌波终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为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为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为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为0.320.320.320.32~~~~0.44sec0.44sec0.44sec0.44secQ-T intervalQ-T interval2222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7. 7. 7. 7. T波:T波:T波:T波: 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T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T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T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2323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ⅠⅠⅠⅠ、、、、ⅡⅡⅡⅡ、、、、V V V V4 4 4 4~~~~V V V V6 6 6 6导联向上,导联向上,导联向上,导联向上,aVRaVRaVRaVR向下,向下,向下,向下,ⅢⅢⅢⅢ、、、、aVFaVFaVFaVF、、、、V V V V1 1 1 1~~~~V V V V3 3 3 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 V V V1 1 1 1的的的的T T T T波向上,则波向上,则波向上,则波向上,则V V V V2 2 2 2~~~~V V V V6 6 6 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导联就不应再向下导联就不应再向下导联就不应再向下2424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8. U8. U8. U8. U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 T T T T波后波后波后波后0.020.020.020.02~~~~0.04sec0.04sec0.04sec0.04sec出现,方向大体与出现,方向大体与出现,方向大体与出现,方向大体与T T T T波相一致波相一致波相一致波相一致U U U U波明波明波明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2525(二)心律失常(二)心律失常 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一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一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一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一般属于正常或基本正常节律般属于正常或基本正常节律般属于正常或基本正常节律般属于正常或基本正常节律26261. 1. 1. 1. 心脏激动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心脏激动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心脏激动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心脏激动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1 1)窦性心律)窦性心律 ((2 2)过早搏动)过早搏动 ((3 3)心房颤动与心室颤动)心房颤动与心室颤动 2727((((1 1 1 1)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窦性心律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1. 1. 1. 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 P P P波,波,波,波,P P P P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结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结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结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结(即(即(即(即ⅡⅡⅡⅡ、、、、ⅢⅢⅢⅢ、、、、aVFaVFaVFaVF、、、、V V V V5 5 5 5 P P P P波直立,波直立,波直立,波直立,aVR PaVR PaVR PaVR P波倒置);波倒置);波倒置);波倒置);2. 2. 2. 2. P P P P----R R R R 间期在间期在间期在间期在0.120.120.120.12----0.20sec0.20sec0.20sec0.20sec;;;;3. 3. 3. 3. 频率频率频率频率40404040----150150150150次/分;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次/分;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次/分;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次/分;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606060----100100100100次/分;同一导联中次/分;同一导联中次/分;同一导联中次/分;同一导联中P P P P----P P P P间期差值应<间期差值应<间期差值应<间期差值应<0.16sec0.16sec0.16sec0.16sec。
ⅡⅡ2828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606060次/分多多多多见见见见于于于于颅颅颅颅内内内内高高高高压压压压 、、、、甲甲甲甲状状状状腺腺腺腺功功功功能能能能低低低低下下下下或或或或ββββ受受受受体体体体阻阻阻阻滞滞滞滞剂剂剂剂作用时作用时作用时作用时ⅡⅡ2929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100100100100次/分窦窦窦窦性性性性心心心心动动动动过过过过速速速速时时时时,,,,P P P P----R R R R间间间间期期期期、、、、QRSQRSQRSQRS及及及及Q Q Q Q----T T T T时时时时限限限限均均均均相相相相应应应应缩短,有时尚可继发缩短,有时尚可继发缩短,有时尚可继发缩短,有时尚可继发STSTSTST段轻度压低和段轻度压低和段轻度压低和段轻度压低和T T T T波低平。
波低平窦窦窦窦性性性性心心心心动动动动过过过过速速速速常常常常见见见见于于于于运运运运动动动动、、、、精精精精神神神神紧紧紧紧张张张张、、、、发发发发热热热热、、、、甲甲甲甲亢亢亢亢、、、、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Ⅰ ⅠⅡⅡⅢ Ⅲ 3030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窦窦窦窦性性性性心心心心律律律律的的的的起起起起源源源源不不不不变变变变,,,,但但但但节节节节律律律律不不不不整整整整,,,,在在在在同同同同一一一一导导导导联联联联上上上上P-PP-PP-PP-P间期差异大于间期差异大于间期差异大于间期差异大于0.16sec0.16sec0.16sec0.16sec多多多多见见见见于于于于青青青青少少少少年年年年或或或或植植植植物物物物神神神神经经经经功功功功能能能能不不不不稳稳稳稳定定定定者者者者,,,,常常常常与与与与呼呼呼呼吸吸吸吸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ⅡⅡ3131((((2 2 2 2)过早搏动)过早搏动)过早搏动)过早搏动 多系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形成折返激动所多系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形成折返激动所多系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形成折返激动所多系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形成折返激动所引起,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早搏可以来自各种不引起,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可以来自各种不引起,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可以来自各种不引起,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可以来自各种不同的异位节律点,最多见的是室性早搏,交界性早同的异位节律点,最多见的是室性早搏,交界性早同的异位节律点,最多见的是室性早搏,交界性早同的异位节律点,最多见的是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较少见搏较少见搏较少见搏较少见3232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1. 1. 1. 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QRSQRSQRSQRS----T T T T波群增宽变形,波群增宽变形,波群增宽变形,波群增宽变形,QRSQRSQRSQRS时限常时限常时限常时限常>>>>0.12sec0.12sec0.12sec0.12sec,,,,T T T 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2. 2. 2. 2.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PPPPPP波波波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 P P P----P P P P间隔的二倍);间隔的二倍);间隔的二倍);间隔的二倍);3. 3. 3. 3. 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QRSQRSQRSQRS波前无波前无波前无波前无P P P P波,而窦性波,而窦性波,而窦性波,而窦性P P P P波可巧合波可巧合波可巧合波可巧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P P PX 2XX 2X3333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房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1. 1. 1. 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QRSQRSQRSQRS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一个复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一个复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一个复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一个复杂的杂的杂的杂的P P P P波,波,波,波,P-R>0.12sec;P-R>0.12sec;P-R>0.12sec;P-R>0.12sec;2. 2. 2. 2. 代偿间歇不完全;代偿间歇不完全;代偿间歇不完全;代偿间歇不完全;3. 3. 3. 3. 有早搏之有早搏之有早搏之有早搏之P P P P波之后可不出现波之后可不出现波之后可不出现波之后可不出现QRSQRSQRSQRS波,且与其前波,且与其前波,且与其前波,且与其前面的面的面的面的T T T T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
X < 2XX < 2X3434 过早搏动按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性,过早搏动按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性,过早搏动按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性,过早搏动按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性,多发性和频发性在某些频发性早搏中,可见一多发性和频发性在某些频发性早搏中,可见一多发性和频发性在某些频发性早搏中,可见一多发性和频发性在某些频发性早搏中,可见一 定定定定的配对规律:的配对规律:的配对规律:的配对规律:如如如如 1 1 1 1、正常+、正常+、正常+、正常+1 1 1 1早搏称二联律早搏称二联律早搏称二联律早搏称二联律 2 2 2 2、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2 2 2 2早搏称三联律早搏称三联律早搏称三联律早搏称三联律3535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 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3636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 连发室性早搏连发室性早搏连发室性早搏连发室性早搏 373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三次以上早搏)(连续三次以上早搏)(连续三次以上早搏)(连续三次以上早搏)3838((((3 3 3 3)心房颤动与心室颤动)心房颤动与心室颤动)心房颤动与心室颤动)心房颤动与心室颤动 可可可可出出出出现现现现于于于于心心心心房房房房或或或或心心心心室室室室。
心心心心肌肌肌肌的的的的兴兴兴兴奋奋奋奋性性性性增增增增高高高高,,,,不不不不应应应应期期期期缩缩缩缩短短短短,,,,其其其其频频频频率率率率较较较较阵阵阵阵发发发发性性性性心心心心动动动动过过过过速速速速更更更更高高高高,,,,同同同同时时时时伴伴伴伴有有有有一一一一定定定定的的的的传传传传导导导导障障障障碍碍碍碍,,,,易易易易于于于于形形形形成成成成折折折折返返返返激激激激动动动动,,,,是是是是主要的发生原因主要的发生原因主要的发生原因主要的发生原因3939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更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更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更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更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1. 1. 1. 各导联无正常各导联无正常各导联无正常各导联无正常P P P 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的的的f f f f波波波波( ( ( (纤颤波纤颤波纤颤波纤颤波) ) ) ),尤以,尤以,尤以,尤以V1V1V1V1导联为最明显,心房导联为最明显,心房导联为最明显,心房导联为最明显,心房f f f f波的频率为波的频率为波的频率为波的频率为350350350350----600600600600次次次次/ / / /分;分;分;分;2. 2. 2. 2.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3. QRS3. QRS3. QRS3. QRS波一般不增宽;波一般不增宽;波一般不增宽;波一般不增宽;4040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心房颤动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4. 4. 4. 4. 若是前一个若是前一个若是前一个若是前一个R R R R----R R R R间距偏长,而与下一个间距偏长,而与下一个间距偏长,而与下一个间距偏长,而与下一个QRSQRSQRSQRS波波波波相距较近之处,可出现一个增宽而变形的相距较近之处,可出现一个增宽而变形的相距较近之处,可出现一个增宽而变形的相距较近之处,可出现一个增宽而变形的QRSQRSQRSQRS波,形态酷似室性早搏,实为房颤伴室内差异波,形态酷似室性早搏,实为房颤伴室内差异波,形态酷似室性早搏,实为房颤伴室内差异波,形态酷似室性早搏,实为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
传导许多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等均有可许多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等均有可许多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等均有可许多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等均有可能发生,房颤与心房扩大和心房肌受损有关能发生,房颤与心房扩大和心房肌受损有关能发生,房颤与心房扩大和心房肌受损有关能发生,房颤与心房扩大和心房肌受损有关但也有少数房颤患者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但也有少数房颤患者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但也有少数房颤患者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但也有少数房颤患者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这类房颤多呈阵发性这类房颤多呈阵发性这类房颤多呈阵发性这类房颤多呈阵发性4141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脏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脏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脏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脏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QRS1. QRS1. QRS1. QRS----T T T 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匀齐的低小波;匀齐的低小波;匀齐的低小波;2. 2. 2. 2. 频率达频率达频率达频率达200200200200----500500500500次次次次/ / / /分分分分42422. 2. 心脏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心脏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心心心心脏脏脏脏传传传传导导导导异异异异常常常常包包包包括括括括了了了了传传传传导导导导障障障障碍碍碍碍、、、、意意意意外外外外传传传传导导导导和捷径传导。
和捷径传导和捷径传导和捷径传导 常常常常见见见见的的的的有有有有窦窦窦窦房房房房阻阻阻阻滞滞滞滞、、、、窦窦窦窦性性性性静静静静止止止止、、、、房房房房室室室室传传传传导导导导阻滞和各类束支传导阻滞阻滞和各类束支传导阻滞阻滞和各类束支传导阻滞阻滞和各类束支传导阻滞4343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窦房结的冲动在激动心房的同时,窦房结的冲动在激动心房的同时,经房室交界区传入心室,引起心室激动经房室交界区传入心室,引起心室激动房室传导情况主要表现在房室传导情况主要表现在P P波与波与QRSQRS波的波的关系上4444ⅠⅠ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P P--R R间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成人间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成人P P--R≥0.21 secR≥0.21 sec或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出或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现与心率相当的P P--R R间期延长超过间期延长超过0.04sec0.04sec4545ⅠⅠ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束支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束支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束支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束支传导阻滞,QRSQRSQRSQRS波增宽畸形。
波增宽畸形波增宽畸形波增宽畸形4646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P P P P波后波后波后波后QRSQRSQRSQRS波脱漏 ⅡⅡ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 I I I型和型和型和型和IIIIIIII型两种类型,型两种类型,型两种类型,型两种类型, I I I I型较型较型较型较IIIIIIII型常见 I I I I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的近端,预后较好;的近端,预后较好;的近端,预后较好;的近端,预后较好;IIIIIIII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4747ⅡⅡ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I I I I型:莫氏型:莫氏型:莫氏型:莫氏I I I 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 P P P波规波规波规波规律地出现,律地出现,律地出现,律地出现,P P P P----R R R 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间期逐渐延长,直至间期逐渐延长,直至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一个一个一个P P P P波后漏脱一个波后漏脱一个波后漏脱一个波后漏脱一个QRSQRSQRSQRS波群,其后波群,其后波群,其后波群,其后P P P P----R R R 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4848ⅡⅡ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IIII型:莫氏型:莫氏III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 P--R 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部分P P波后无波后无QRSQRS波群。
波群 4949Ⅲ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ⅢⅢⅢ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交界区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交界区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交界区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交界区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节律点就会发放冲动,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在节律点就会发放冲动,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在节律点就会发放冲动,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在节律点就会发放冲动,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律 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律,也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律,也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律,也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律,也应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应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应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应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ⅢⅢⅢ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5050ⅢⅢⅢ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P1. P1. P1. P波与波与波与波与QRSQRSQRS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律;律;律;2. 2. 2. 2. 房率常高于室率房率常高于室率房率常高于室率房率常高于室率交界性逸搏交界性逸搏交界性逸搏交界性逸搏Ⅲ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交界性逸搏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交界性逸搏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交界性逸搏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交界性逸搏5151Ⅲ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ⅢⅢⅢ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室性逸搏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室性逸搏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室性逸搏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室性逸搏室性逸搏室性逸搏室性逸搏室性逸搏5252(三)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三)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 绝大多数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系由冠状动绝大多数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系由冠状动绝大多数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系由冠状动绝大多数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除临床表现外,心电图的特脉粥样硬化所引起,除临床表现外,心电图的特脉粥样硬化所引起,除临床表现外,心电图的特脉粥样硬化所引起,除临床表现外,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是确定诊断和估计病情的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是确定诊断和估计病情的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是确定诊断和估计病情的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是确定诊断和估计病情的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主要依据主要依据 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相应的心电图改变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相应的心电图改变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相应的心电图改变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当一个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时,从中心到其边缘当一个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时,从中心到其边缘当一个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时,从中心到其边缘当一个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时,从中心到其边缘区域缺血的程度是不同的,也可在不同部位同时区域缺血的程度是不同的,也可在不同部位同时区域缺血的程度是不同的,也可在不同部位同时区域缺血的程度是不同的,也可在不同部位同时出现上述三种图形改变出现上述三种图形改变出现上述三种图形改变出现上述三种图形改变5353心肌缺血心肌缺血 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开始而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
当心室肌发生缺血开始而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当心室肌发生缺血开始而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当心室肌发生缺血开始而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当心室肌发生缺血时,即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时,即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时,即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时,即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ST-TST-TST-TST-T心电向量的改变心电向量的改变心电向量的改变心电向量的改变 5454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时,除发生心肌缺血时,除发生心肌缺血时,除发生心肌缺血时,除发生T T T T波改变外,还主要表波改变外,还主要表波改变外,还主要表波改变外,还主要表现为现为现为现为STSTSTST段的改变或段的改变或段的改变或段的改变或T T T T波和波和波和波和STSTSTST段的同时改变段的同时改变段的同时改变段的同时改变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STSTSTST段呈水平型段呈水平型段呈水平型段呈水平型①①①①或下垂型下移或下垂型下移或下垂型下移或下垂型下移②②②②和和和和J J J J点下移点下移点下移点下移③③③③,下移的,下移的,下移的,下移的STSTSTST段与段与段与段与R R R R波的夹角波的夹角波的夹角波的夹角>90>90>90>90o o o o ①①①① ②②②② ③③③③J J5555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缺血 上述上述上述上述STSTSTST----T T T T波改变只是非特异性的心肌复极波改变只是非特异性的心肌复极波改变只是非特异性的心肌复极波改变只是非特异性的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异常的共同表现异常的共同表现异常的共同表现 ,,,, 亦可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亦可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亦可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亦可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心绞痛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心绞痛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心绞痛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病或其它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等。
也可见于电解质病或其它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等也可见于电解质病或其它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等也可见于电解质病或其它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等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和药物的影响,应根据临床予以鉴别诊断紊乱和药物的影响,应根据临床予以鉴别诊断紊乱和药物的影响,应根据临床予以鉴别诊断紊乱和药物的影响,应根据临床予以鉴别诊断5656心肌损伤心肌损伤心肌损伤心肌损伤 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而出现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加重,而出现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加重,而出现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加重,而出现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改变心电图特征主要为心电图特征主要为心电图特征主要为心电图特征主要为STSTSTST段的偏移段的偏移段的偏移段的偏移 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联的联的联的联的S-TS-TS-TS-T段平直压低段平直压低段平直压低段平直压低①①①①;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时,;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时,;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时,;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联的面向损伤区导联的面向损伤区导联的面向损伤区导联的S-TS-TS-TS-T段抬高段抬高段抬高段抬高②②②②。
①①①① ②②②② 5757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更进一步的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更进一步的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更进一步的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更进一步的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并影响其一系列的修复过程死,并影响其一系列的修复过程死,并影响其一系列的修复过程死,并影响其一系列的修复过程 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复极,亦不能产生动作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复极,亦不能产生动作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复极,亦不能产生动作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复极,亦不能产生动作电流,因此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梗死区,其正向电流,因此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梗死区,其正向电流,因此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梗死区,其正向电流,因此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梗死区,其正向量减少或消失量减少或消失量减少或消失。
量减少或消失5858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1. 1. 1. 在在在在R R R R波向量本来就偏小的导联(波向量本来就偏小的导联(波向量本来就偏小的导联(波向量本来就偏小的导联(V V V V1 1 1 1、、、、 V V V V2 2 2 2、、、、V V V V3 3 3 3),),),),呈呈呈呈QSQSQSQS波;波;波;波;2. 2. 2. 2. 在原来呈负向波在原来呈负向波在原来呈负向波在原来呈负向波Q Q Q Q的导联,的导联,的导联,的导联,Q Q Q Q波增宽波增宽波增宽波增宽((((>0.04sec>0.04sec>0.04sec>0.04sec)))); ; ; ;3. R3. R3. R3. R波减小波减小波减小波减小(Q/R ≥ (Q/R ≥ (Q/R ≥ (Q/R ≥ 1 1 1 1/ / / /4 4 4 4) ) ) )Q≥Q≥1 1/ /4 4 R RQ≥0.04secQ≥0.04sec5959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在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三种心电图改变中,在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三种心电图改变中,在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三种心电图改变中,在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三种心电图改变中,缺血性缺血性缺血性缺血性T T T T波改变常见,而损伤性波改变常见,而损伤性波改变常见,而损伤性波改变常见,而损伤性STSTSTST改变少见,但改变少见,但改变少见,但改变少见,但只有出现典型的心肌坏死时方认为心肌梗死较为只有出现典型的心肌坏死时方认为心肌梗死较为只有出现典型的心肌坏死时方认为心肌梗死较为只有出现典型的心肌坏死时方认为心肌梗死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若上述三种改变同时存在,则可靠的诊断依据若上述三种改变同时存在,则可靠的诊断依据若上述三种改变同时存在,则可靠的诊断依据若上述三种改变同时存在,则诊断心肌梗死的可靠性就较大诊断心肌梗死的可靠性就较大诊断心肌梗死的可靠性就较大诊断心肌梗死的可靠性就较大6060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除具有特征性图形改变外,其图形心肌梗死除具有特征性图形改变外,其图形心肌梗死除具有特征性图形改变外,其图形心肌梗死除具有特征性图形改变外,其图形的演变亦具有一定特异性和规律性,因此必须结的演变亦具有一定特异性和规律性,因此必须结的演变亦具有一定特异性和规律性,因此必须结的演变亦具有一定特异性和规律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密切随访观察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密切随访观察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密切随访观察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密切随访观察 6161 致致 谢谢 感谢护理部对我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护理部对我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郑艳老师、刘艳辉医师、赵磊峰医师对课感谢郑艳老师、刘艳辉医师、赵磊峰医师对课件的制作、修改及补充!件的制作、修改及补充! 感谢各位百忙中参会同仁的聆听!感谢各位百忙中参会同仁的聆听!!!6262努力打造知识型专家护理团队努力打造知识型专家护理团队6363 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6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