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印刷技术发展史.ppt
51页印 刷 概 论,授课学时:24学时 授课对象:包装081、包装082 授课时间:2009-2010第二学期 授课老师:李永 联系方式:15214407699,●理论教学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第一章 印刷术发展简史(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印刷发展的历史,对印刷的起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及演进等有初步认识●第二章 印刷综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印刷的要素和分类,明确印刷品的复制过程明确模拟印刷与数字印刷的特点;掌握模拟印刷以印版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掌握印刷的基本要素了解模拟印刷的基本工艺过程●理论教学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第三章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图文处理的基本术语和概念理解网点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解网点的特性与印刷品阶调层次的关系和颜色的分解与合成的基本原理了解图文信息处理的方法●第四章 制版(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模拟印刷中各种印版的制版方法及成像的原理重点了解柔性版、电子雕刻凹版、平版PS版的制版原理及工艺●理论教学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第七章 印后加工(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书刊装订的几种方式,了解印刷品表面覆膜、上光、压痕、模切的目的及方法。
了解印刷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第五章 印刷(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平、凸、凹版印刷机的主要装置,各种印刷的特点,重点了解柔性版、电雕凹版、PS版的印刷特点了解无水胶印的印刷原理●第六章 特殊印刷(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一些特殊印刷品印刷方式了解特殊印刷的几种方式,了解特殊印刷的原理及方法了解特殊印刷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程学习的必要说明,●课堂纪律 1、学生可以自学 2、学生3次不到者取消考试资格 3、学生不允许迟到或早退,上课期间不允许吃东西、不允许随意出入教室 4、上课期间,请将您的处于关闭或振动状态●教材书目 《印刷概论》 冯瑞乾著 印刷工业出版社,●本课程学习的必要说明,●作业 每次课后布置能反映本次授课内容重点的思考题1~2题 ●考核方式 以卷面考试、平时作业进行综合考核 ●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为综合成绩,其中,卷面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考试方式 k卷,平时成绩,第一章 印刷术发展简史,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三节 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 第四节 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和新中 国的印刷事业 第五节 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记录方法的发展,•文字的发展,•记录工具的变化,刻刀,毛笔(公元前3-4世纪),必要的物质基础,1、文字的产生,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图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体,,行书,,宋体,,今天字体,今天字体,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笔的发明,毛笔发明于公元前1600-1066年,对书法的完善,刷墨,为印刷的内容和印刷方法做好了准备,2、笔、纸、墨的发明,●墨的发明,墨发明于公元前1600-1066年,砚,制墨过程,现在的油墨,为印刷技术做好了显色技术准备,●纸的发明,纸发明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蔡伦,蔡伦发明的纸,西汉的纸 (前206-8),造纸过程基本与现代相同,成纸,制浆,准备造纸原材料,为印刷做好了承印材料的准备,3、盖印与拓石,盖印——雕版技术雏形,汉代印章的图片,印章阳刻,印章阴刻,周朝封泥,汉瓦,秦砖,拓石(拓印,碑帖),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 (公元100年前后),石刻,反体阴字石刻,《三体石经》,石鼓文,文字的石刻对手工雕刻技术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造就了一大批文字雕刻的能工巧匠,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做好了人才、技术上的准备,另一方面这种雕刻的方法也启发了人们的思路,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公元前4世纪 种类:阴文反写印章,阳文反写印章 方法:盖印 反刻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公元4世纪 阴文正写 方法:刷印 阴文正写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准备了技术条件,为印刷发明的先驱阳文印章,阴文印章,1、 雕版印刷的发展,产生:唐初(公元7世纪),工艺:,同时:产生印刷通用字体(不同于手写体),(隋 公元581~618 ;唐 公元618~907 ),版材选用,雕刻印版,施加油墨,印刷,装订,●雕版印刷流程,●雕版印刷装订方式,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殿版书装,●雕版印刷出现了套版印刷技术,元代套版印品,在一块版上用不同颜色印刷文字或图象,称为多色套印这种套印古代有两种,一种是每色分别刻版,再逐色套印另一种是在一版上刷不同颜色一次印刷《金刚经注》,●雕版印刷出现了饾版印刷技术,《十竹斋书画谱》,所谓“饾版”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
《十竹斋笺谱》,明代胡正言的饾版印品,卷轴式,包背装订,2. 活字的发明和发展,宋 毕昇 发明胶泥活字 工艺:制活字,排版,印刷 (原理同铅活字印刷) 参看«梦溪笔谈»,元(1297-1298) 王桢发明木活字,轮转排字架,元初(13世70年代) 锡活字,15世纪末 铜活字(晚于朝鲜 1403),15世末16世初 铅活字(晚于朝鲜 1436,欧洲1450),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年代:宋代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6),人物:毕昇(公元990-1051),●泥活字印刷工艺,胶泥作字→火烧使坚→按韵排列存放,排版前先在铁板上铺以松脂,蜡与纸灰的混合材料,排好一版活字后,将铁板加热,再用一平板压字面,以便将全部活字粘于铁板上,并保证字面平整,以利于印刷印完后,再将活字退放原处,以便下次使用●泥活字印刷的发展,●西夏: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西夏文印本《维摩诘所说经》,最使人振奋的是近年发现、并经考古专家考证,确认为西夏时期采用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创制的西夏文泥活字排印的《维摩诘所说经》的出土,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泥活字印本它的出土对研究活字印刷的发明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泥活字印刷的发展,●清代苏州人:李瑶,后来,由于木活字和金属活字的兴起,直至明代,都没有泥活字印刷的记载李瑶泥活字印本《校补金石例四种》甲图片,李瑶用泥活字印刷的 《南疆绎史勘本》图片,●清代安徽人:翟金生,泥活字,印刷品,●泥活字印刷的发展,●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年代: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人物:王祯(县伊),事件:木活字、排字轮转架尤其重要的是,王祯把制造木活字的方法,以及拣字、排字、印刷的全过程,都系统详细地记载了下来,写成《造活字印书法》一书,这是世界上最早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专门文献●铜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年代:明代(1490年),人物:无锡人 华燧(1439-1513年),事件:铜活字排书,安国桂坡馆铜活字印《初学记》,《宋诸臣奏议》 (华燧铜活字本)图片,●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现代印刷技术的奠定基础,年代:1452-1455年,人物:德国人 约翰·谷登堡 (1397-1468),事件:铅活字排书,,成就:改变了油墨的性质;制造了木制印刷机 发明了铅活字;规范了字体的大小,铅活字,印刷机,拉丁文圣经,铸造铅活字的工具,谷登堡创建活字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1440~1448年,虽然比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晚了400年之久,但是,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
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谷登堡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易于成型,制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像这样的配比成分,甚至到500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在铸字的工艺上,谷登堡使用了铸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字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的生产第三节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为世界知识文化的普及、流传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传播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方邻国(主要刻印经卷),●在印刷术之前,造纸术就传入西方,其造纸工艺方法类似于中国,这为印刷术在西文各种的推广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印刷术向西方传播,经由中亚、西亚而影响了非洲、欧洲,进而传到美洲、大洋洲一、我国印刷术向国外传播,1.凸版印刷技术的发展,●铅字印刷技术的引进,●印刷机械的发展,,商务印书馆,,平压平印刷机、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印版的发展,,铅字版、纸型版、橡胶版、塑料版,照相铜锌版,感光树脂版,柔性版,,90年代初期,铅字版印刷退出了印刷史的舞台,二、现代印刷术的产生与演进,2.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平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印刷机械的发展,,1776年,奥国(今捷克布拉格)人,塞纳费尔德发明,最早称为石版印刷技术;直接平版印刷、胶版印刷,,平压平印刷机、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印版的发展,,石版,金属印版(锌版),PS版,CTP胶印版,,无水胶印版,3.凹版印刷技术的发展,时间:凹版印刷起源于15世纪的中叶,●起源,地点:意大利的佛罗兰停,人物:金匠-菲尼格拉,,成就:金属的腐蚀性,,形成了化学腐蚀凹版,,19世纪初完成凹版印刷,●印刷机械的发展,,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印版的发展,直接雕刻凹版,化学腐蚀凹版,电子雕刻凹版,,,手工雕刻,机械雕刻,,,影写版,道尔金制版凹版,照相加网凹版,,,电子机械雕刻凹版,电子束雕刻凹版,激光雕刻凹版,,●印刷机械的发展,,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3.凹版印刷技术的发展,4.孔版印刷技术的发展,时间:早于凸版印刷,●起源,地点:中国,人物:劳动人民,成就:绢印,●1886年美国爱迪生(1847-1931)发明打字式誉写版印刷术,●1894年经日本人堀井新治郎改良将蜡纸放在金属板上用铁笔在上书写的“誉写版“。
中国古代的绢印品,4.孔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十九世纪初法国纺织家里昂氏首创用孔版在纺织品上印刷●1905年,英人萨姆埃尔·西蒙发明了网版印刷术,并在 1907年得到专利,后传入世界各国,深入商业印刷领域●1940年,英国的爱斯乐将孔版应用在电路板上,并取得专利●印版的发展,,平网、圆网,4.从印刷各工序的发展,照相制版技术,●印前技术,,电子分色制版技术,,数字化制版技术,铅字排版技术,,照相排版技术,,计算机排版技术,●印后技术,装订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印品表面加工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第四节 我国近代印刷术的 发展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一、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从明朝开始,就有西方传教士把铅活字的排版方法传入我国,但长期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 直到1819年,英国人玛利逊第一次用汉字活字印成了《圣经》 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制成了一套汉字字模并铸字印刷, 1843年英国人麦都思在上海开设海墨书馆,出版铅印书籍, 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刊,1875年上海土山湾印书馆设立石印印刷部 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 1912年又成立了中华书局在出版大量书刊杂志的同时,普遍采用了先进的印刷机械,创造新的印刷字体并改进印刷技术。
到了20世纪初期,一千多年来的手工业印刷术开始退居到次要地位,机械化的现代印刷逐渐成为我国印刷技术的主流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截至2003年11月统计,全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92400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在各类印刷企业中,从事出版物印刷的企业有9950家,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的企业有31300家,从事其他印刷品印刷的企业有51150家 在各类印刷企业中,国有企业约7000家集体企业约24000家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约2200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约17000家私营企业约36000家,其他企业6200家 2003年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约为2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印刷加工出口300亿元)约合275亿美元约为国民经济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