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基础设施融资.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51161946
  • 上传时间:2022-08-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设施融资创新 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且未来收入现金流接近于零,资金无进入的动力,政府当期财政几乎是唯一的资金来源然而政府当期财力有限,致使农村公共设施只能延期或减少建设从社会福利角度考虑,农村无法享受到公共消费品带来的公共福利,有悖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基础设施的缺乏, 增加了私人消费和投资的社会间接成本,导致农村消费和投资停滞,使农村经济社会长期处于:公共设施供给不足——投资与消费不足——经济社会不发达——税费少——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农村经济停滞的恶性循环中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公共融资创新,本文提出了建议,并做分析 吸引私人资本,一种办法是改变项目的资产收益特性, 另一种办法是用公共资产与私人投资者进行一次交易即政府让渡自己掌握的某一公共资产的某种权益作为私人投资者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补偿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交线路运营特许经营权)从而吸引私人投资但乡镇政府其所能掌握可让渡资产和资产收益能力都是有限的,难以与私人投资达成交易更重要的事转让的往往是公共资产,这就容易造成权利寻租或非法牟利和腐败等问题。

      因此,改变公共项目的资产收益特性是其思路重点 改变公共项目资产收益特性的基本方法是进行收费改革, 提高公共产品的价格, 从而使公共项目的可经营性提高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变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为私人物品体现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 但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收费成本过高,甚至无法实现收费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以完全市场化替代了政府应尽的公共职能, 完全摒弃了公平原则, 背离公共福利的基本原则 目光转向公共品的供给者,政府却可以作为公共消费供给者通过分期向私人投资者支付费用来为公众购买公共产品或服务,建立了一个私人生产——政府分期付费——公众消费的公共品供给模式政府付费或补贴改变了公共项目的资产收益特征, 却未改变其公共品性质同时, 由于政府信用的存在和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 大大降低了私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使得项目对私人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增 其优点在于:一是政府无须在某期进行大规模投资,缓解政府在农村公共设施领域存在的想做而难做的难题二是外部性收益的获得, 使经济社会较快地进入良性循环三是利用市场机制提高了建设和经营效率,避免政府直接投资的低效率问题四是在遵循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市场原则下, 由于政府付费有较强的安全性。

      私人投资收益率应低于一般的风险性项目,价格稍高于社会平均成本即可,这也使政府的财政压力不至过高 如果上述模式得到确立,资产证券化是上述模式具体运用的一种较好的融资方式政府部门将未来较为稳定持续的现金流作为担保和偿还债务的来源,利用证券化来变现未来现金流,在债券市场集合更多的个体投资者投入到公共品项目中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的问题证券化集腋成裘,,适合于投资额较大的单个基础设施项目或多个项目组合在一起的项目包 我认为,这一模式同样存在问题: 首先,基于政府付费或补贴的市场化融资方式的大规模运用可能导致地方政府的信用膨胀, 尤其是在现行的体制下,各地方政府往往追求政绩工程,而忽视换届后政府的还款能力这势必早成当期建设无节制,后期无力财政无力还款的现象 其次,这就涉及项目的投资主体或政府间的权责问题同时, 还要确定与基础设施企业订立付费或补贴合同的实施主体政企不分的现象会不会出现在项目融资的过程中,政府会不会通过权力寻租 第三,这一模式在农村建设中的运用也要通过实证研究,其实施效果应由实分析得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