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试卷分析58384.docx
2页政治试卷分析58384 政治试卷分析 高三政治组 一、试卷总体分析 1.考试内容本次考试的知识范围是高中政治四本必修课程,选择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大部分知识点和当前主要的知识背景问答题主要涉及到经济生活中的财政政策、公平与效率、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政治生活中的国际关系、政府,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哲学中的唯物论、认识罗等知识点时政背景主要是涉及到中印关系、山东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制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等总体来看,考查知识点多,分散,背景新颖,阅读分析量大,符合高考的特点 2.试题特点1)选择题注重了对各课知识的普遍考查,突出了“全面性”,体现了第一轮复习“全面、完整把握基础知识”的特点和要求2)结合时事热点来考查,突出“四种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注重了知识的相对综合有六道题兼跨两课,体现了第一轮复习在全面巩固基础知识之上的稍稍拔高,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3)选择题中的组合选择题数量多,而且设问方式“归纳类”过多,没有“演绎类”,导致试题难度有点大,对应届学生来说难度有点过大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部分。
学生的错题集中在:第10、12、15、17、21、24题等题目上,从出错原因看:(1)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复习中存在盲区2)知识不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 2.非选择题部分1)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形成体系,对知识的系统把握不够,以至于答题时联系不到相应的理论,或者答非所问,难以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突出表现是政治常识和经济常识知识相互混淆以及和哲学常识混淆 (2)主观题答题时的能力意识和能力差:特别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各自要求的规范性、一般性要求在答案中反映不出来 (3)非智力因素导致学生失分①看不清设问要求的知识范围如第27题第(3)问,将“政治学道理”忽略了,答成“经济学道理”第26题第(2)问,将“政治常识”错答成“经济常识”②题型上失误如第28题第(1)问“正确性”答成“意义型”或“体现型”③个别学生的主观题卷面意识不强,书写比较零乱 (4)很多学生的市政背景知识积累少,无法全面理解时政材料背景,直接影响答题能力较差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要在第二论复习中继续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在中观和宏观上的把握,在体系中强化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力争消灭知识盲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