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原卷全解析版).docx
18页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一、基础(24分)1.(3分)抄写下面的字半 左 右 扁 斩 蔗 骤 曝 薄 藏 2.(3分)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处打“√”)ㅤㅤ第二节课下课后,体育委员率(shuài suài) 领大家到学校的操场上开展活动有些同学在进行跳绳(shén shéng) 比赛,其他同学挨(āi ái) 在一起屏(bǐng píng) 息围观没过多久,有个男同学突然脚下一绊摔倒了,趴(bā pā) 在水泥地面上,疼得眼眶(kuāng kuàng) 里满是泪水3.(5分)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ㅤㅤxùn 期到了那天lí 明,令人感到恐bù 的洪水咆xiào 着从山谷狂奔而来,人们惊huáng 地四处逃散4.(3分)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严峻考验,我们一定要积极应对。
(2)今天一大早,妈妈就无缘无故把我叫醒了,让我感到一头雾水 (3)小张犯了错,但是他别出心裁地躲过了老师的眼睛,避免了处罚 5.(6分)按要求写句子1)使用例句所用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ㅤㅤ例句: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2)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ㅤㅤ仔细观察、冷静处事和认真思考是我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3)请从“宽慰”和“无可奈何”中选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6.(4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作答ㅤㅤ材料一:ㅤㅤ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千年秀林”郁郁葱葱,沐浴在阳光中2017年,“千年秀林”工程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千年秀林”工程和郊野公园累计造林45.4万亩、植树2300余万株,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从11%提高到32%整理自《人民日报》2023年03月14日)ㅤㅤ材料二:ㅤㅤ日前,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林草行业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5%,较10年前增长2.27%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993万立方米,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达到115.43立方米,居全国前列,林草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增强,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整理自《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3日)(1)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以知道,2023年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是32%B.从材料一可以知道,2023年雄安新区森林覆盖面积共45.4万亩C.从材料二可以知道,青海省10年前的森林覆盖率是5.23%D.从材料二可以知道,青海省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比很多省份大2)读了这两则材料,你对我国的环境治理有什么评价?请写下来 二、积累(11分)7.(3分)判断词语书写是否正确,全对的打“√”,有错的打“×”1)严热 防备 呈现 信已为真 (2)辩认 疲劳 顽皮 死德其所 (3)搅和 觉察 倒霉 司空见惯 8.(2分)下列各句跟原句不相符的一项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雪梅》) B.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C.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D.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9.(2分)补写句子1)对于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的人,可以用郑燮《竹石》中的“ ,立根原在破岩中。
赞美他们2)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明月别枝惊鹊, 描绘了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10.(4分)阅读《三国演义》和《鲁滨逊漂流记》后,完成下面的题目1)请谈谈你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评价 (2)你觉得《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三、古诗鉴赏(5分)11.(5分)古诗鉴赏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春景,引人遐思B.诗歌通过“飞”和“斜”,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C.诗歌的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D.“轻烟散入五侯家”表示老百姓们已经蒙受皇恩,表现出一派承平气象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诗歌前两句描绘的画面写出来 四、阅读(30分)12.(30分)阅读张石匠拜师ㅤㅤ①从前,太行山脚下有个张石匠,手艺高超,远近闻名可是他认为自己的手艺没人比得上,很爱向人夸耀ㅤㅤ②一天,张石匠正对人夸他自己的手艺无人能比,忽然来了一个小伙子,毫不客气地插嘴说:“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有天哪!”ㅤㅤ③张石匠听了很不是味儿,心想:哪儿来的毛头娃子,黄嘴角还没退,敢来教训我?他咧咧嘴说:“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众人听了,一阵哄笑ㅤㅤ④小伙子瞅了张石匠一眼,不急不恼地说:“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张石匠沉下脸说:“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小伙子也不谦让,拱拱手,真的要和张石匠比手艺啦ㅤㅤ⑤两人先比刻碑洗字这活儿张石匠整整干了30年,手艺精,根底硬张石匠艺高气粗地对众人说:“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ㅤㅤ⑥张石匠先干他把一纸楷书碑文贴在石碑上,叮叮当当,一会儿就洗好了活干得干净漂亮,那些字的点、钩、挑、捺,笔笔匀称,秀丽端正,丝毫不走样众人齐声叫好ㅤㅤ⑦该小伙子了他请人当场写了一纸草书碑文,写好后他从头到尾细细看了几遍,再把碑文交给别人收好,掂起錾(zàn)子,抡起锤就干开了没用多大会儿,石碑就洗好了只见那字个个如龙飞凤舞,似有惊涛骇浪之势就是那“飞白”“转笔”的地方,也洗得干净利落更使人惊奇的是,和纸上的字对比,大小、章法、布局分毫不差ㅤㅤ⑧张石匠看了,心里嘀咕:刻碑洗字怕是他的绝招,不行,再比一次才能见高低张石匠搬来两块七棱八不齐的石头对小伙子说:“就这料,咱俩一人刻样东西,3天后分上下小伙子微微一笑,点头答应了ㅤㅤ⑨3天后,按规定的时间,张石匠和小伙子来到十字路口,满村的人都赶来看热闹。
张石匠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团东西,放在路边的一块石板上抖开一看,原来是一条石链这条石链环环相扣,活动自如,团起来有一捧,拉开八尺有余再细看那只只链扣,没有一个接口,显然是用一块石料刻成的哎哟!人们连声叫绝刻这石链可真是功夫呀立时,众人都转过头来瞧那小伙子只见小伙子不慌不忙地把一个小红布包放在张石匠手上张石匠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慢慢把红布包打开他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小伙子刻的是个石算盘粒粒石珠有手指肚大小,拨动起来灵活轻便,乒乓作响众人啧啧称赞,互相传着细看,见那算盘的边框上还雕有四季花草,13位档柱上下没有一点儿缝隙,也是用一块石料刻成的ㅤㅤ⑩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张石匠自愧不如,跪下就要磕头拜师小伙子急忙上前一把拦住说:“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我只想说明,艺无止境呀!”(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句的意思①天外有天—— ②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伙子认为张石匠的手艺并不高B.小伙子是在通过比赛炫耀自己的手艺C.第⑥段最后一句和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通过众人的反应表现了张石匠手艺高超。
D.张石匠拜小伙子为师是因为输掉了比赛,兑现“输了我拜他为师”的承诺而迫不得已拜师3)第⑨段画横线句子描写了张石匠的 和 他当时可能在想:“ ”4)阅读了《张石匠拜师》后,如果在课前阅读分享活动中分享给同桌,时长是1分钟(每分钟200字左右),你打算说些什么?请把分享时说的话写下来提示:说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感悟) (5)如果有人问起张石匠和小伙子是怎样的人,请通过他们的两次比赛,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向别人介绍一下他们俩每人说两个特点得满分)ㅤㅤ张石匠是个 的人ㅤㅤ小伙子是个 的人6)张石匠拜小伙子为师,应该要向小伙子学习什么?为什么?(写两点得满分) 五、习作(30分)13.(30分)习作ㅤㅤ下面提供了一组环境和人物,请展开想象,创编故事ㅤㅤ环境:一个宁静的夏夜,家里人刚吃完晚饭ㅤㅤ人物:奶奶 爸爸 妈妈 小王ㅤㅤ要求:①不少于4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如出现学校名称,一律写成“红星学校”,人名一律写成“张老师、王老师、小王、小李”等。
14.习作ㅤㅤ请以《我真的很爱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ㅤㅤ要求:①不少于4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如出现学校名称,一律写成“红星学校”,人名一律写成“张老师、王老师、小王、小李”等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24分)1.(3分)抄写下面的字半 半 左 左 右 右 扁 扁 斩 斩 蔗 蔗 骤 骤 曝 曝 薄 薄 藏 藏 【答案】半 左 右 扁 斩蔗 骤 曝 薄 藏【解答】故答案为:半 左 右 扁 斩蔗 骤 曝 薄 藏2.(3分)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处打“√”)ㅤㅤ第二节课下课后,体育委员率(shuài suài) shuài 领大家到学校的操场上开展活动有些同学在进行跳绳(shén shéng) shéng 比赛,其他同学挨(āi ái) āi 在一起屏(bǐng píng) bǐng 息围观没过多久,有个男同学突然脚下一绊摔倒了,趴(bā pā) pā 在水泥地面上,疼得眼眶(kuāng kuàng) kuàng 里满是泪水。
答案】shuài shéng āi bǐng pā kuàng【解答】挨:读“āi”是意思有靠近;接触;介词顺着(次序)读“ái”时意思有忍受;遭受;勉强对付;拖延屏:读“píng”时意思有遮挡;指屏风;像画屏的东西;字画的条幅读“bǐng”时意思有排除;放弃;抑止(呼吸)根据字义和语境应分别填:shuài、shéng、āi、bǐng、pā、kuàng故答案为:shuài shéng āi bǐng pā kuàng3.(5分)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ㅤㅤxùn 汛 期到了那天lí 黎 明,令人感到恐bù 怖 的洪水咆xiào 哮 着从山谷狂奔而来,人们惊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