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欧美歌剧论文.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9613846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9.5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要:《奥菲欧》五幕歌剧,斯特里乔编剧,威尼斯歌剧作家蒙特威尔第的创作,歌剧题材与利努契尼的《优丽狄茜》相似莫扎特作于1785-1786 年间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采用意大利文歌词,但以奥地利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介绍浪漫时代意大利三杰:罗西尼、居塞比· 威尔第、普契尼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关键字: 奥菲欧、费加罗的婚礼、罗西尼、威尔第、茶花女、普契尼、图兰朵一、 《奥菲欧》《奥菲欧》五幕歌剧,斯特里乔编剧这部《奥菲欧》的故事希腊神话中的传说,不仅是他初期歌剧的杰作,也是近代歌剧的起点,具有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威尼斯歌剧作家蒙特威尔第完成了歌剧《奥菲欧》 的创作, 歌剧题材与利努契尼的《优丽狄茜》 相似 在剧中,蒙特威尔第凭借他在牧歌和宗教音乐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一切歌剧的表现性和郎诵性风格的要素,在这部歌剧里皆以超人的手法结合为一整体,且结合运用16 世纪的音乐宝库中的各种手段,使《奥菲欧》成为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在《奥菲欧》中,宣叙调充分发挥了诗的抑扬,增强旋律的美感与和声的丰沛感剧中极具效果地驱使了反复歌的曲式,咏叹调也颇具音乐式的紧密感合唱曲则兼备和声与对位的两种要素, 产生极富音乐性的统一。

      由于采用当时不曾见的大规模管弦乐编制,再加器乐法颇具效果,奠定了歌剧中的器乐地位,并首创震音、拨弦等新的演奏手法,大大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具有上述优异的独创性,这部杰作才能够超越时空延续到今天第一、二幕牧羊人与森林里的精灵仙子们群聚一堂,为即将新婚的奥菲欧与尤莉迪丝歌颂欢呼; 正当奥菲欧与牧羊人齐聚欢庆的时候,一位女使者 ( 尤莉迪丝的友人) 前来禀报不幸的消息:尤莉迪丝遭毒蛇咬中,伤重不治众人齐为奥菲欧悲叹,而奥菲欧则决定,要一闯地府,救回爱妻第三幕奥菲欧在希望之神的陪伴下,来到通往地狱的冥河畔,但“地狱之王” 普鲁托规定:因为活人是不能进入地狱里的;而奥菲欧不甘罢休,他以歌声征服了船夫,在船夫不自觉入睡之际,顺利进入地府第四幕“地狱之神”普鲁托之妻眼见奥菲欧一片真心,深受感动,遂主动代奥菲欧向丈夫求情, 能够网开一面,让尤莉迪丝随奥菲欧重返人间;普鲁托虽然答应妻子请求,但却立下了一项严格条件:在离开地狱之前,奥菲欧绝不可回头张望尤莉迪丝任何一眼,否则尤莉迪丝将再度死去而在返回人间途中,奥菲欧思妻心切,又担心尤莉迪丝未能赶上步伐,禁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此时地狱精灵冷酷地宣告:由于奥菲欧未能遵守约定,所以精灵们要将尤莉迪丝带回地府中,夫妻二人永无再见之日。

      第五幕奥菲欧终于回到人间,但却不住自责一时的冲动,导致悲剧的再度发生此时奥菲欧之父─阿波罗─由天而降,他要奥菲欧忘记悲伤,和他一同回到天上,“因为在阳光与繁星之间,还有机会可以见到尤莉迪丝的倩影”于是在牧羊人与森林精灵仙子的祝福下,奥菲欧随阿波罗缓缓升天二、《费加罗的婚礼》一部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采用意大利文歌词,但以奥地利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莫扎特作于1785-1786 年间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这部社会性喜剧在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对封建贵族的揭露和讽刺起了很大的作用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以此作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采用交响乐的手法,言简意赅地体现了这部喜剧所特有的轻松而无节制的欢乐, 以及进展神速的节奏,这段充满生活动力而且效果辉煌的音乐本身,具有相当完整而独立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脱离歌剧而单独演奏,成为音乐会上深受欢迎的传统曲目之一序曲虽然并没有从歌剧的音乐主题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剧本身有深刻的联系,是用奏鸣曲形式写成的。

      开始时,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疾走如飞,然后转由木管乐器咏唱,接下来是全乐队刚劲有力的加入;第二主题带有明显的抒情性,优美如歌最后全曲在轻快的气氛中结束另外,这里还选录了歌剧中最著名的两段咏叹调:费加罗的咏叹调和苏珊娜的咏叹调三、浪漫时代意大利歌剧歌剧自十七世纪诞生在意大利以来始终在意大利音乐里占有重要地位19 世纪,浪漫主意因素逐渐渗入意大利歌剧中,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上,还没触及音乐本身以下介绍意大利三杰:罗西尼〔1792 -1868 )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罗西尼受作为歌剧演员的母亲的影响,十四岁起习作歌剧十年后他所作的《塞维尔的理发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 它语言生动, 形式自由、 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他并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1829 年罗西尼写了搁笔之作《威廉· 退尔》,这部作品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并对大歌剧体裁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在罗西尼所创作的近四十部歌剧中影响较大的除《塞维尔的理发师》和《威廉 · 退尔》外,还有《灰姑娘》、《偷东西的喜鹊》以及正歌剧《奥赛罗》、 《摩西》等。

      居塞比 · 威尔第 (1813-1901), 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曾投考米兰音乐学院, 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 年,因歌剧《纳布科》的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 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 《伦巴底人》 、《厄尔南尼》、 《阿尔济拉》、 《列尼亚诺战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有“ 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 之称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 《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及《法尔斯塔夫》一生创作了26 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威尔第创作的歌剧《茶花女》,沿袭了他以往的风格,歌剧不仅注重宣叙调及咏叹调的旋律,同时也更加重视了音乐部分的创作,使之更好的铺垫人物性格,暗示情节发展《 茶花女》剧情:剧情梗概是因喜爱茶花而被称为“ 茶花女 “ 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原是一名商店职员,沦落为娼妓后,虽然过着一掷千金的生活,但精神与肉体上却蒙受着巨大的痛苦,因而身染重病。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位青年阿芒,阿芒已在暗中爱了她4 年见面后, 玛格丽特正巧发病,其他人对此漠不关心,而阿芒却真诚地照护她、体贴她玛格丽特深受感动,接受了阿芒的爱情为了摆脱那种奢华但又令人窒息的环境,她倾全部积蓄,与阿芒到乡间居住,平静的生活中两情缱绻,十分恩爱 不料阿芒的父亲闻讯后大怒,赶来乡间兴师问罪,当他得知玛格丽特对自己儿子确是一片真心后,有所触动,但仍坚决要求她与儿子断绝关系玛格丽特考虑到阿芒将来的幸福,忍痛答应阿芒父亲的要求,给阿芒留了一封信,假称自己已做了别人的情妇,又重回巴黎阿芒不知内情,指责她为了享乐而负心绝情玛格丽特遭此打击,顿时晕倒,病情加剧,生命垂危至此,阿芒父亲才将真情告诉儿子,阿芒怀着歉疚之情再次回到玛格丽特身边时,她已是奄奄一息,最后带着无法实现爱情与家庭幸福的遗恨,离开了人间整部歌剧多用短小的乐句,反复出现, 旋律较为激昂, 是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一部佳作这部著作的结局是个悲剧,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相爱其实就是一种悲剧相爱之时, 两人都是快乐的, 甜蜜的, 生活对热恋中的他们来说是美满的此时的玛格丽特忘却了过去,只想着一心做好阿尔芒的情人或许是西方人喜欢看着悲剧发生,因为悲剧具有着感染读者的强大魅力。

      相信, 就算是再苦再累的生活都打不倒你侬我侬的他们,然而他们却被当时的一点理性观点给打败了悲剧是当时那个社会大背景下的产物普契尼 (1858-1924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身音乐世家,但家境贫寒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 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但有时对中下层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缺乏更深刻的社会思想普契尼的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1884 年创作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其后一直致力于歌剧创作共有作品12 部,著名的有《、玛侬 . 菜斯科》 (成名作, 1893) 、《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取材作家戈齐的一篇有关中国故事的歌剧《图兰朵》没有完成 其创作有真实主义倾向,多取材于下层市民生活,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他们的同情音乐语言丰富、旋律优美明媚,具有及强的歌唱性配器与和声技术高超剧情遵循 “ 有趣、惊人、动人” 的原则,善于驾驭舞台戏剧效果《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 · 普契尼 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 这部普契尼生命中的最后一部鸿篇巨作,之所以占有独特的地位,除了音乐本身的流畅抒情、具有戏剧性外,还因为普契尼把4 种歌剧元素全部集大成于一身:戏剧性和英雄式的(图兰朵和卡拉富)、抒情而伤感的(柳儿 )、滑稽的 (朝廷官吏平、庞、彭)、异国风情的 (神秘、遥远、古老的中国 )。

      比起普契尼以往的作品,《图兰朵》的戏剧性范围与情绪变化幅度都是最宽广的事实上,普契尼作为一位伟大的音乐戏剧大师,《图兰朵》这阕“ 天鹅之歌 ” ,是他毕生歌剧创作事业的总结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 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 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图兰朵》剧情:一个中国元朝时的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富(Calaf)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卡拉富王子被图兰多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 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多”但图兰多拒绝认输,向父皇撒赖,不愿嫁给卡拉富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富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

      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富借此指责图兰多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 )”参考文献 :欧美音乐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