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docx
9页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而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 关键词:初产妇,心理分析,护理 产妇临产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而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产后母体恢复及母乳喂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1 心理状态分析 1.1 待产期 1.1.1 恐惧心理 自怀孕到分娩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对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巨大儿、骨盆畸形等)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多见于独生子或纯女户家庭)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1]。
1.1.2 焦虑心理 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等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1.2 临产期 1.2.1 烦躁心理 初产妇临产时由于剧烈阵痛,加之疼痛却有增无减,会觉得这段时间漫长无边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后,身边无家人陪伴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产妇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常常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不由自主的寒战、出冷汗等,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1.2.1 怨恨心理 临产时的剧烈疼痛,会让产妇难以忍受,将这种疼痛怪罪于腹中的胎儿,企望能尽快处理掉胎儿或期望医护人员或家属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或缓解这种疼痛,而这种愿望一旦无法实现,就会认为家人及医护人员对她痛苦置之不理,而产生怨恨心理论文下载小论文 1.3 分娩期 1.3.1 害羞心理 分娩期因产妇此时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稍有缓解,但是因抬头下降,肛门坠胀感明显,产生便意,此时需要用腹压和肛提肌的力量,但是产妇往往因为惧怕大便(害羞)而不敢用全力,导致产程延长。
1.3.2 无助心理 第一产程较长时间的疼痛,会使产妇消耗很大的体力,到第二产程时,助产人员要求产妇配合尽可能地向下屏气,而体能不足而出现疲乏无力,不能很好地配合,有时受到助产人员的呵斥或责备等,产妇往往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 2 护理措施 2.1 待产期 首先对新入院产妇,护士要热情接待,态度要和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周围环境、病室的设施及住院的各项制度,减轻或消除其紧张情绪其次向患者讲解分娩的一些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有一正确的认识让产妇及家属适当了解一些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细致的说明,使产妇有所了解,主动配合,在进行操作时做到轻、细、稳在进行交谈时,要使用文雅和气、通俗易懂的语言,态度要亲切、和蔼,使患者对你产生信任,使其精神、情绪都得以放松,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从而平静地过渡到临产期 2.2 临产期 临产后患者常常有较强的不适感和疼痛感,甚至有些体质较差或痛觉敏感者更是觉得难以忍受,因而心情烦躁,大喊大叫,并产生恐惧、孤独感,甚至怨恨情绪在此期首先护士要有强烈的同情心,不能对患者的哭闹、喊叫等行为责骂或者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应针对其恐惧心理进行安慰及心理开导,消除其恐惧心理。
其次有意识地与患者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给予一些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能用自身的意志克制自己的行为,对部分极度烦躁、恐惧的患者,可酌情让家人陪伴,使患者获得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可使用一些镇静剂,帮助患者休息,同时给予安慰,体贴和鼓励的语言和行为引导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使患者感到受到了尊重、关心和重视,以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证充沛的精力,顺利分娩 2.3 分娩期 分娩期因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相对减弱,而肛门下坠感和憋胀感增加,并伴有便意,此时护士应耐心安慰,告知有便意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也不必要害羞,在应该用力时大胆地向下屏气,并告知胎儿在产道时间过长的危害性,讲解分娩时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并询问是否口干,是否需要喝水等,尽可能满足产妇的正当要求,在宫缩间歇期可告诉产妇全身放松休息,适当地应用表扬、鼓励的语言,帮助初产妇解除畏惧、害羞、无助心理,使其放松心情,配合助产人员安全分娩 3 小结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在整个产程中要热情接待孕妇,关心孕妇,做好孕产妇正常分娩知识的宣传,讲解影响分娩的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情况,多安慰、多鼓励,消除其陌生、恐惧、不安全感,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平安。
【参考文献】 [1]张丽芳,包翠荣.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第二篇: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2200字 【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98例初产孕妇,先入院19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科护理,后入院的20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产科护理外,还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人数、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分娩质量 【关键词】初产妇;心理护理干预;母婴健康 妊娠分娩是绝大部分女性都会经历的生理过程,该过程是一项重大的应激事件初产妇对分娩知识的缺乏、对产后母子健康状况的担忧,以及兴奋、紧张等情绪都会对生产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身心变化程度相较经产妇更大目前国内大型医院均有针对孕产妇的产前教育,多针对孕产妇孕期的营养保健及产后的母乳喂养等问题,涉及到生产过程的心理干预的不多,本文作者旨在研究围产期助产士的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的生产过程和母子的健康状况的影响,从而有目的的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进行分娩的398例初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经体检无异常,无其它慢性疾病及妊娠合并症,年龄23~35岁,平均(25.9±3.2)岁,孕期38~42周,平均为(39.7±1.25)周,根据产妇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先入院的196名设为对照组,后入院的202名设为观察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产妇在产前均给予常规的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除进行平时的常规护理与检查,从37周开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1小时以上,直至生产第1次心理护理干预主要为产妇的心理状况调查,填写心理状态评估表,依据产妇的填写结果判断产妇是否存在产前焦虑或其他心理问题,针对产妇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并告知家属注意事项及家庭护理事宜(包括准备待产物品,以及帮助产妇缓解压力的方法)第2次干预主要是对产妇进行生产培训,使产妇了解生产过程疼痛的缓解办法,以及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对分娩疼痛的恐惧第3次主要针对初产妇对婴儿护理知识的缺乏,由助产士进行现场讲解并演示新生儿护理知识,包括怀抱婴儿的姿势,喂奶的姿势,以及更换尿不湿,洗澡等注意事項,从而增强产妇顺产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
若经3次产前心理护理,产妇仍未生产,则应进行相关的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对产妇进行第4次心理护理,告知产妇超出预产期仍未生产的原因,从而避免恐慌,超出预产期1周以上应随时观察产妇及胎儿的生理指标,若有紧急情况,应积极施以妥当的处理方法,以保证母婴安全 1.3评价指标 1)产妇的心理状况评估结果(SAS、SDS评分);2)观察记录各产妇的产程总时间及各产程时长,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3)对产妇生产2小时内及分娩期间出血量进行统计,并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4)对两组产妇进行满意调查 1.4结果统计 应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或X2检验,P<0.05表示组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时间 观察组202名产妇中有153名为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为75.74%;对照组196名产妇有107名为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为54.59%,两组之间自然分娩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结果显示,除第三产程外,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详见表1 2.2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比较 两组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见表2,两组产妇在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分娩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产妇分娩前后SAS、SDS及满意度评分见表3,两组产妇的SAS、SDS及满意度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3讨论 自然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会引起产妇的心理生理的变化,尤其对于初产妇而言,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甚至抑郁,从而影响产妇的分娩过程,甚至会使产妇放弃自然分娩,选择剖宫产对初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本研究发现在围产期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使产妇出血量显著减少,产程显著缩短,产妇的心理状态较未进行心理护理的初产妇有明显的改善 李永红研究了人性化护理对分娩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人数,并能显著改善产妇在围产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满意度,与本文结果一致孟丽琴研究了初产妇产前的情绪与分娩方式选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初产妇的情绪障碍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文中焦虑组和抑郁组选择剖宫产的人数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主要与初产妇缺乏分娩相关知识及经验有关 本研究表明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并能够显著影响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初产妇在围产期多有焦虑、紧张情绪,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应该对初产妇进行分娩知识的培训,从而使初产妇更加自信,才能从根本上使初产妇选择更加健康的分娩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