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关于我国宪法土地制度的思考.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8287004
  • 上传时间:2022-05-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关于我国宪法土地制度的思考[摘要]土地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生产生 活要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自1982年,确立了土 地国有化、集体化的宪法准则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 发展,土地财政问题、农村社会的抗争显性化等问题 凸显而赋予公民更多的土地权利或许是破题的关键[关键词]土地国有化;土地财政;抗争显性化; 土地权利一、土地国有化之痛我国《宪法》第十条对于土地制度的规定是:“城 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 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很显然,我 国土地的所有权在国家或者是集体的手中一)宏观层面的土地国有的弊端 我国在1994年开始将沿用多年的财政包干制进 行了分税制改革中央将较为优质的、易征收的稅种 大部分统归入国税中,并且消费税、关稅规定为中央 的固定收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按隶属关系分别划归中 央和地方,增值税按75: 25的比例分别划人中央和地 方中央为完成分税制改革,作为相关的“妥协”同 意将土地出让的收入部分留给了地方,为以后的“土 地财政”隐患埋下了伏笔1998年,为应对席卷亚洲 的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决定取消福利分房的政策,实 行住房商品化,并在同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相关文 件,鼓励居民按揭贷款购房。

      在此之后,随着房地产 行业的飞速发展,商品房价格在节节攀升,而作为最 基本要素的土地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土地价格的快速 增长,导致了土地出让金作为政府的收入所占的比例 愈来愈高,甚至很多地方超过了税收收入的比例由于土地属于国家、集体所有,再加上土地出让 金部分归地方政府所有,这样就导致了两个问题一 是尤其在2004年新的宪法修正案关于征收、征用的规 定出台之前,政府从民众手中取得土地的成本非常的 低,以“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名,“公共利益”的范围 本身就很难界定,而界定的主体主要是政府,这是不 符合逻辑的对土地没有所有权的居民很难用《物权 法》等维护自身的相关财产权益,而导致了政府用行 政力量侵害公民财产权利的行为这与《宪法》的目 的也就是限制国家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相悖的二是很多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当中得到了很大 的利益,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公民向国 家纳税成为纳税人,这从非常大的程度上保证了纳税 的那部分公民是对国家的公权力是有制约作用的,而 一旦税收所占政府收入的比例过低,就会导致纳税人 对于国家事权的影响力降低,行政权力会更加的恣意 妄为英国宪法的发展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国王向 贵族们无休止的要钱征税,贵族们忍无可忍后通过一 系列的斗争和国王达成一个爰:协,最后制定了 1215 年的《大宪章》。

      在这之中我们看到了税收能够带来的 宪政起步的契机二)微观层面公民对土地权利的诉求从微观的方面来看,最为直观的就是,2004年之 后当一个具有农村户口的大学新生在被一线城市高校 录取之后,很少的比例会把户口从农村的家中迁到城 市的高校中,更多的人选择将户口留在原籍造成这 种现象的背后的原因是农村的户口是带有土地的,而 国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化建设,以及不间断 的拆迁如果自己的土地一旦被征收征用,就会获得 极高的资本利益所以,如果从这样的两个方面考虑,若是给予公 民更多的土地权利,是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公民个人的二、82年《宪法》关于土地制度制定的背景 该项政策的制定者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稳定以及 之后国家建设的效率问题当然,国家的稳定是一切 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政治、 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之后,关于这一条土地制度的 规定,是否可以在考虑国家的稳定之后,能够在赋予 公民更多的土地权利方面做出一些改变呢三、对于反对公民取得更多土地权利原因的几点 反驳关于国家为何要把土地的多有权集中在手中,笔 者认为当政者考虑最多应该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 是土地兼并,若给予公民更多的土地权利,允许自由 买卖,土地若是发生兼并,一旦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 民,引起中国古代王朝周期性兴衰更替的社会动荡会 不会出现在当今的社会。

      二就是前文提到的国家效率 的问题,我国这些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高 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相对于 实行土地私有化的国家来说,土地能够更容易的征收 上来,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确实就是我们国家 建设效率的来源一)对“土地兼并”原因的反驳首先是土地兼并的问题,对于是不是由于土地兼 并导致了古代封建王朝的周期性的社会大动乱,很多 人是持有肯定意见的所谓土地兼并,是指国家控制 的编户齐民即自耕农、半自耕农转化为佃农土地逐渐 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过程对于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农民战争,绝大部分是 发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又由以关中地区 为最多关中地区是我国西起大散关,东到函谷关这 一带的渭南平原地区但是就在这样的一个最容易发 生社会暴乱的地区,土地的集中度却是非常之低的, 可以说是“关中无地主”的这么一种现象但是关中 并不是完全没有租佃关系,但它是全国租佃率最低的 地区之一,租佃关系的规模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华北地区同样是自耕农的数量占大多数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作为我国古代最容易出现 农民起义的华北、关中这一地带,这里的土地集中度 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的土地 兼并并不像我国古代南方地区那样,土地集中度非常 之高,我国古代南方确实是大地主经济,土地兼并程 度远远地超过华北地区。

      但是我国古代南方发生农民 起义的数量确实非常之低的反观我国古代的北方地 区发生的农民起义,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是由于土地 兼并而引起的,例如秦末时期的陈胜、吴广起义,隋 朝末期的瓦岗寨起义,是由于不堪朝廷的徭役负担才 被逼反的所以通过以上相关内容的简单论述,古代王朝的 兴衰并不全是因为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与爆发的农民 起义战争并没有很大的内在必然性的联系赋予公民 更多的土地权利,那么发生土地兼并的可能性就比较 大但是,在这种期间内,政府如果能够更多的减少 对于民间的商业社会的浸染;或者是能够更合理的减 税让利于民;或者依宪、依法治国,那么其带来的副 作用完全可以避免 (二)对于认为阻碍“国 家建设效率”原因的反驳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国家效率的问题同样是反 对给予公民更多的土地权利,但却是两个极端不同 于担心土地兼并所产生的问题,反而恰恰是考虑到若 是放权了,那以后土地的购买、兼并会变得异常的艰 难我国农村社会主题问题在2004年前后的时间发 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在这之前,主要是农民不 愿意缴纳征收的粮食以及相关的税费在2004年之 后,这一主题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以及国家大规模的 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就被切换为了主要 是征收土地的问题。

      这样一个主题的切换,带来的后 果就是那几年经常诸见报端的为了土地,公民所进行 的维权抗争,所以以这个观点反对给予公民更多的土 地权利就认为,这样一来国家如果想在进行大规模的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交易的成本同样的会变得越来越 咼对于以上的疑问,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首先是关于其中的有关交易成本问题的论述,交易成 本的概念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罗纳德?科斯提出来的,主 要的论点就是若想让市场的效率变得更高,交易的成 本就要变的低,若给予了公民更多的土地权利的话, 交易成本会越来越高这样的一个逻辑也是没有问题 的,但是科斯先生所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是有前提条 件的,那就是交易者需要在拥有完全的产权和能够自 由交易的市场的两个条件下,才会有交易成本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这两个方面的条件都是不符合的, 把农民捆绑在土地上,但却不给予相关的产权,是不 利于人、地等的流动、流通的第二个是,若谈到效率问题,一般普通的情况是不容易分析和说明问题的我们不妨把这个效率推到 极致,也就是怎么才能使效率变得更高呢那就只能 施行古代的那种极权统治了,也就是国家体制,例如 秦始皇建长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把普通的民众征 发为奴隶,只要保持他的肉身的正常生活即可,国家 免费的来征用其相关的劳力、财产等。

      这样一来,所 谓的“效率”就会变得更高另外的一位诺贝尔经济 学奖得主福格尔先生,就曾论证过在美国南北战争之 前南方的奴隶制经济的效率是高于北方的工业经济效 率的但是这样的效率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现 状应当在追求效率和个人权利保障之间找到一个平 衡点,而不是以追求效率为名侵害个人的权利综合上文中的相关论述,得出的几点结论就是 假设能够赋予给公民更多的土地权利的话,并没有想 象中的那样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后果和问题当然 土地作为经济生活中最为基本的生产生活要素,牵涉 面极为广泛所以假设国家考虑这个问题,笔者认为 也应当分步来进行相关的改革结论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城镇化进程,土地问题的矛 盾将会更加的显性化赋予公民更多的土地权利并不 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应当作为破题“ 土地财政”、 “农村社会抗争显性化”等问题的一个考虑的方向几十年前的人民公社化改造,将建国初分到农民 手中的土地又收归了集体,在很大的程度上让中国人 对自己财产权的保障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土地作为公 民财产权的一个基础被掏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报中,写道“赋予农 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究竟这个表述中的“更多的财产 权利”是不是会有“土地权利”这样的一个内容,或 者说作为最基础要素的“土地权利”仍然会被排除在 外。

      将是会成为一个影响中国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不仅仅会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目前的城乡 关系,更是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政策环境的一种重 塑所以,我国的土地制度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 的得失影响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梳理和深入研究 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