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宁壮族传统山歌对唱.docx
5页富宁壮族传统山歌对唱 壮族山歌历史悠久,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 图/黎盛根在中央电视台第十四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云南文山坡芽歌书山歌队惊艳出场,一鸣惊人而歌队所唱曲调主要来源于富宁县壮族的山歌小调富宁地处中越边境、滇桂交界的“两国三省十县”接合部,有壮、汉、苗、瑶、彝、仡佬等民族杂居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少数民族、古朴的民风民俗、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富宁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尤其壮族传统文化保留较完整,被有关专家称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往往[来自wwW.lw5u.coM]不善说,而善唱用山歌来表现生活,以唱歌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唱歌很讲礼仪,传唱之时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比如情歌,在歌圩里或经允许可以尽情地唱,而在家里,在父母面前就不能唱;仪式歌中,祭祀唱什么,婚嫁唱什么,丧礼唱什么,都是绝对不能颠倒乱来的;就连迎接不同的客人也有不同的迎客歌而且,要对歌,须求歌,必须用歌来打动对方,等到对方实在忍不住,没法推辞唱出辞歌,表明愿意对唱之后(如果唱歌地点在别人家中,则先向主人家唱出对打扰表示歉意和祝福的歌),然后再出歌对唱,直至通宵达旦。
在浩如烟海的壮族山歌中,最常见、最吸引入的当算男女青年的对歌,当地称为早晚对歌一般来说,早晚对歌的程序是这样的:求歌(请求、试探对方对歌的歌);辞赋歌(假装不会唱而故意推辞不愿对歌的歌);祝路歌(作为客方必须向对方和主人家唱祝福的歌);褒扬歌(褒扬赞美对方的房屋家具、人才相貌、穿着打扮、手艺绝活等的歌);追恋歌(追求对方相恋的歌);相恋歌(也叫相爱歌,即情歌,主要表达情人之间的相思相爱);定情歌(通过歌声相恋后,相互送情物定情的歌);相别歌(夭将亮,星渐淡,情人对唱分别的歌)也有的将定情歌先唱之后,再唱相恋歌的举例如下:先是唱给主人的歌,如:今晚来唱歌,总有打扰多,费家中柴火,耗堂中灯油,更费家人觉,使你觉不睡,让你觉不香,笨歌逼你听,鸭嗓开声腔然后,依照程序,依次唱来探求歌: “餐后我串门,夜晚我串巷,半夜串上巷,午夜串下巷,听到妹纺声,听到妹话声,软语又柔声,柔柔少女声,哥想来结交,兴奋楼下等壮家一般都有织布机,听到纺织机声,说明有人在织布,又听到姑娘那细声软语,哥哥则早已在楼下等待妹妹的歌声辞赋歌:“背刀进山林,拿刀入竹林,修哪根作竿,学哪句为歌,唱哪句给妹以如何砍竹、修竹为引,很谦虚地询问对方怎样对歌,实际是请对方开腔。
祝路歌:“到寨哥赞寨,赞寨头龙树,赞家旁榕树,赞三十瓦房,赞五十茅房,赞到妹的家,家有好水井,好水顺槽来,喝了脸变嫩,洗了肤色白从赞美村寨开始,一路赞美寨中龙树,村中房屋,以至妹妹的家,家中的水井褒扬歌:“沿河往下走,青竹十五丛,没见哪根直,没见哪节匀独见这根直,单见这节匀见你就爱怜,最爱你双眼,双唇更好看双眼似欲言,双唇动笑靥肤色洁如棉,棉絮嫌黯淡妹脸白又嫩,俏丽谁比攀?”一路走来,见到很多青竹,却很难找到最直最匀的好竹,遇到许多人,也很难见到心中的最爱唯有见到你,就心生爱怜追恋歌:“想摘熟龙眼,手短伸不到,伸头望树巅年年来留恋,像鸭恋水坝,像牛恋菜园,恋坝够不着,恋园进不了恋你好为难,进退都无路,生死妹一言将拿不到龙眼,鸭恋坝够不着,牛恋园而被围栏阻隔进不了园比喻要与之相恋的迫切心情,可谓高招!相恋歌: “爱你情意重,重如七船锡,重如八船盐爱如前山重,山重比爱轻爱你最深沉,深爱凝心头,倾心把妹爱终于与你相恋,爱的情意如七船锡、八船盐的重量,如前面的大山一样重,但这都比不上我的真爱重!我爱你在心头,心里装的全是爱!定情歌: “有心就有心,有心同入海,有心同下河,有心咱定情情物为项链,或是为银子?项链谁人见,送银哪个知?咱去井泉边,手巾来定情,父母见应允,不用媒人说,定情到永远。
通过不断的交流交心,我们可以定下情了,我们有心同心,一同下河海,一同定情永定情不用金,说爱不用银,让井泉作证,手巾可定情相别歌: “分别第一步,风轻吹衣裤,分别第二步,哥魂妹衣附,分别第三步,哥难挪脚步,分别第四步,哥叹气走路,分别第五步,转身向棵秧,面向独树干丢哥独出村,妹返家还笑,哥却在叹息,哥别妹去浑水处,哥别妹到半路停,无人来说笑,要啥来消愁?妹别哥去清水处,有丈夫相爱,有父母疼爱,有钱财消愁情人分别,人别情难别,可谓步步维艰,走一步,想一步这只是青年男女情歌对唱的一般程序和礼俗,除了这类歌以外,日常生活中还有迎亲歌(婚庆期间,男女双方双亲的代表对歌)、祝寿歌(给长[来自www.lW]辈祝寿或过生日时唱的歌)、庆庚歌(老庚相遇而高兴时唱的歌,比较少见)以及猜谜、劳作、讽刺、苦难、幼学、幽默等方面的歌其唱词以五言结构居多,有时夹有少量的七言、九言,押韵方式较为灵活,腰尾韵、首尾韵、腰韵、首韵、尾韵都会根据需要而出现责任编辑 王菁)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