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罗罗隆基(罗隆基生命中的几位女性)范文.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04933198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37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罗罗隆基(罗隆基生命中的几位女性)   1931年5月5日,罗隆基(努生)在给胡适的信中,谈完译稿之事后,他说:“家事依然一塌糊涂,十分痛苦志摩新从上海北上,知之甚详也不久总须求根本解决,知念,附告此时的罗隆基,在婚姻上已出现相当大的裂痕了,果不然,在同年5月20日他给胡适的信就说:“舜琴已于昨日离沪返新加坡,彼此同意暂分六个月(最少六个月)国家的个人自由没有争到,家庭的自由争来六个月,未始非易事!前此情况,译书都不得安宁,十天功夫尽费在吵架上面,真不值得同一天他给徐志摩的信也说道:“舜琴已于昨日离沪返新加坡,暂分六个月短期的自由,争来亦不容易将来,让将来照顾将来罢!”   我们知道,罗隆基早年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时,在舞会上结识了一位女华侨留学生,她叫张舜琴,父亲张永福是新加坡的富商在征得女方父母的同意后,他们在英国结了婚1928年两人双双返国,住在上海霞飞路1014弄15号的花园洋房,与清华大学同学梁实秋比邻张舜琴在英国学法律专业,回到上海挂牌当律师,但由于她连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甚至听不懂,只能接外国人的个案,业务清淡因此,她在上海光华大学兼课,教英语而此时的罗隆基则身兼中国公学政治经济系教授、光华大学政治系教授、暨南大学政治经济系讲师,及《新月》杂志主编等职。

        曾是罗隆基在光华的学生的历史学者沈云龙在《光华大学杂忆》一文中说:“罗先生和他的夫人张舜琴似乎琴瑟并不调和,常常双双请假,过几日便见罗先生面部带着纱布绷带来上课,同学们常背后窃笑,这样经常吵架的夫妻生活,自难维持长久中国青年党的领袖,早年也曾同罗隆基共事过的李璜,在《谈王造时与罗隆基》的回忆文章中说:“那个时候,老罗又正在与他的太太闹离婚,他太太也是留美(按:应为留英)学法律的,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对老罗的浪漫,大概管束太严,因此小两口常常打架,闹得学生们都知道了,传为笑谈而比罗隆基稍晚的清华大学校友潘大逵在《风雨九十年》中回忆:“……记得在我1930年回国之初,也曾与他的前妻张小姐见过面他的前妻是华侨,在英国读书,罗与她是在英国结的婚她给我的印象是外表本分朴素,喜清静,不爱社交,是基督徒,与罗的性格迥然不同清华同学对他们的结合颇感惊异,当他们在伦敦时,清华同学何浩若等数人曾到他家拜访,几位清华老同学不禁显露出少年时代那一派吵闹不拘形迹的作风,惹得罗妻大为不满大家都预料他们的婚姻一定不能维持长久不幸而言中,回到上海不久,果然他俩便宣告离异了  罗隆基在暨南大学任教的学生、马来西亚的著名学者温梓川在《文人的另一面》中指出:“……这期间,不知怎的他对于张小姐不对口味,生活自然也不太协调,大概是为了急于功利的缘故,后来他看上了徐志摩的离了婚的夫人张幼仪,也就是张君劢的妹妹。

      他伪装张君劢的信徒,加入国社党,满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殊不知张幼仪对罗隆基,避之唯恐不及,他对她追求,不但徒劳无功,简直毫无希望他追求张幼仪之不能成功,他怀疑是因为有发妻的关系,遂决心摆脱  1931年间,罗隆基在上海王造时家,结识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女性她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湖北人,身着一身旗袍,使她彷佛变得更加纤弱然而她的谈锋、她的风度却一点都不纤弱她自称是人生的叛徒、家庭的叛徒,倘要写自传,书名就叫《一个叛徒的自传》这位女性名叫王右家据王右家的好友吕孝信的《忆一对欢喜冤家―――王右家与罗隆基》及吕孝信的回忆录《耄年忆往》,我们得知吕孝信生于192022,而王右家大吕孝信一两岁她们小学都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当时梁实秋的未婚妻程季淑也在那里当小学教员  小学毕业后王右家进入宣外大街的春明女中,后与吕孝信同入北京女子大学,之后据吕孝信说,她和王右家原本约好同时离家私奔美国读书的,但当一切准备就绪时,王右家却独自去了威斯康辛城就读,但去美两年,也未曾拿到什么学位  王右家在上海认识了罗隆基后,不久两人同返北京,  吕孝信在《忆一对欢喜冤家》一文中说:“……右家那时不过二十出头,美得像一朵花,见到她的男人,无人不为之倾倒,正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时候,她无论想嫁谁,都是别人求之不得的事,可是偏偏遇到努生是个有妻室的人,在今日的社会,尚且不能容忍这种行为,何况四十年前?这种独特异行,不啻给古老的社会投下一颗炸弹,把人们都震得目瞪口呆,我问她:‘你为什么一定要和一个有妻室的人同居,难道只为了表示你有对这社会挑战的勇气吗?’后来我才知道她有这勇气,都是努生给她的鼓励。

      努生说:‘你这么青春美丽,如能给这古老封建的社会来颗炸弹,使得万万千千的人为你的勇敢喝采、赞美,一定会给这死气沉沉的社会,平添生气……’右家天生本来就有反叛性格,所以就在这种恭维鼓舞之下,不顾后果的和努生同居了  吕孝信又说:“她和努生在天津那段生活过得似乎很快乐,努生喜欢外表美丽的女孩子,更欣赏女孩子有美丽的内心,因此鼓励她多读书、练习写作,那时她确实读了很多书以后她又办《益世报妇女周刊》,对文化工作非常热心如果她不认识努生,而嫁给原来的未婚夫,相信她以后的生活将是两种方式她会整天交际,出入戏院舞厅,混混沌沌过一生,正如小曼未嫁徐志摩前的生活方式一样努生除了在天津《益世报》工作,又在南开大学兼课,后来又兼领了北平一家大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好像是《晨报》),他们又在北平大水车胡同另租了一所房子,平津两地轮流的住大水车胡同的房子是个有钱人家的后花园,房间不是很多,但是花木扶疏,庭院深深,别有一番风味  吕孝信曾形容王右家是“外表温静斯文,但是她的性格却是带些野性的……有时我觉得她很像《飘》中的郝思嘉,努生则有些像白璧德,她和努生二人正像郝白一样,算得是一类型的人,所不同的是右家心中并没有一个查希礼,如果努生能像白璧德一样专一的爱着郝思嘉,那他们的结局就不会像《飘》一样的没有结果。

      但罗隆基在感情上是“多元论者”,才子多风流这在张舜琴是无法容忍的,但洒脱的王右家却是可以容忍的因此尽管有“如花美眷”,罗隆基还是花边不断  1934-1935年间,罗往来天津、北平间,当时北京大学女学生徐芳,因写新诗小有名气,罗隆基透过好友梁实秋邀得徐芳见面,梁实秋当时是北大外文系主任,徐芳虽是中文系,但修过梁实秋的课,又因写新诗的关系,梁对其特别照顾罗隆基欣赏她的才华,常借故邀约至中山公园散步谈心,怎奈女学生并无此意,加上徐女的父母得悉罗隆基的花名,不许他们交往,也因此常常由王右家负责邀约虽然“落花有意”,但“流水无情”,而罗隆基始终不曾放弃,他不断地给徐芳写情书据徐芳女士告诉笔者,一两年间达三四十封之多可惜的是经过抗战等迁徙,目前幸存的仅有一封,那是1937年10月15日罗隆基给徐芳的―――  舟生:  你给我及右家的信都收到了由信上看起来,你似乎暂时还不会南来在我,亦不知怎样说才好我想你来但你南来后又怎样?上海你去不了,南京你住不久毕竟怎么办?不过,你长住天津,亦不是结局,对不对,芳?  我托你的两件事如何?第一,我要请你代我买SAXIN,中国名糖精第二,我要你代我找社论芳,你代我办办如何?  梁老师据说已北返。

      是否回平,抑往天津,我不知道,我至今还没有得到他的信长沙方面,他不得意英文系主任已聘叶公超,这或者是他忿忿而去的理由你在北方遇见过他吗?  舟生,你有信来可寄南京阴阳营四号这是我的办事地点假使信寄到此地来,则“仁兄”二字可免去,对不对?我当然明白你的用意,不过,“仁兄”两字,总有点碍眼睛  老实告诉你,我闲得要死真是,闲煞人这当然不是你想像得到的此间的一切情况,要说亦没办法和你说,这更令人叫苦中国的前途,个人的前途,无从捉摸,亦无从说起舟,我真愿有一二个亲近的朋友,买大量酒,喝个大醉,忘我忘人,忘记一切清醒就是痛苦到此,方知以往明末宋末许多许多诗酒放荡的文人,不是偶然他们都是哑巴吃黄连,在尝那般滋味  舟生,你近来还写诗吗?你近来有什么作品,寄来给我看看好吗?我给你的信有别人看见吗?我真想放开胆来向你写信,又不知你的境遇能否容许得了吧,芳,少说罢!不过,不说,你亦懂得,对不对,芳舟生,惦念万分,几时能相见?  十月十五日  南京东瓜市一号 王缄  (注:信中的舟生,乃徐芳的笔名而梁老师指梁实秋买糖精据徐芳说是因为罗隆基患有糖尿病,必须以没有糖分的SAXIN代替一般的糖)  后来罗隆基和王右家由南京去了武汉,那时国共已经合作,中共许多要人都会集在武汉,罗隆基那时很活跃,国共双方的人,他都拉得上交情,如周恩来、邓颖超全和他们有来往。

      之后,他们又去了重庆他们在西南时,罗隆基的前妻张舜琴也在那儿,不久张舜琴和她的一个学生结了婚,所以她才同意和罗隆基离婚也因此王右家和罗隆基才正式结了婚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们两人又闹离婚了据吕孝信说王右家这么告诉的她:“骡子(按:指罗隆基)对感情是‘多元论者’,我早已告诉过你,我一直以为他不过喜欢逢场作戏,只要他如常的爱我,戏罢仍能回到我身边来,我也就不想认真最后他和一个人家的太太好起来,这人的丈夫是社会知名之士,也是骡子的朋友,太太也算是我的朋友当他们要好时,我并不是一无所知,不过我未以为意,大约这样过了一年多,不知怎么他们二人因事闹翻了那位太太自觉有许多情书在他那里太不安全,于是就向我坦白忏悔,希望我将那些信件偷出来还她,当时我又犯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毛病,乃一力承担一定要把这些信完璧归赵我知道骡子存放情书的地方,但我平时为了减少烦恼,从不去检查或碰它,现在为了她的缘故,我开始去翻查,我发现他们短短相识一年多时间,居然写了近百封的信,这使我觉得惊奇,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话好说为了好奇,我随便在其中抽了一封看看,不看犹可,看了实在不由得我不生气,原来信中竟已谈到婚娶,她计划要离开丈夫,而骡子也计划要和我离婚。

      我为了保护我自己,就拿出了三封,但仍将其余的信遵守前言还给了那位太太虽然刚一看信时未免生气,不过事后我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又抬头了,我一向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去的主张,既然骡子与她相爱,我就成全他们也无所谓,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离开了骡子的家,永远也没回去过  有关于王右家与罗隆基的离异,罗隆基的清华大学同班同学浦薛凤在《忆清华辛酉级十位级友》一文中,这么说:“抗战期间努生与右家失和,势将破裂右家坐在昆明停留片刻之飞机上,并未下机,而努生预知其行将到达,认为必定下机可在机场晤面,不料右家躲在飞机里面,始终未曾下来,遂使努生失之交臂此一经过,系梅师母(梅贻琦夫人韩咏华女士)亲口面告笔者与(王)化成盖梅师母受努生之恳求,亲由昆明飞到重庆代向右家劝解,预期电知吾俩,故同到珊瑚坝机场迎接随即送往嘉陵江对岸汪山附近之郭(泰祺)公馆但事实已到无可挽回地步  王右家与罗隆基离异后,很快认识了茶商唐季珊唐季珊是情场老手,早年曾从电影导演卜万苍手中抢走红极一时的影后张织云,并曾带着张织云到美国宣传,纽约报纸刊出“中国茶叶皇帝与中国电影皇后同来美洲”的报导,让他的茶叶生意获利颇丰但张织云被他利用完后,就一脚踢开,又勾搭上一代红星阮玲玉,同时又与歌舞明星梁赛珍姊妹有染,导致阮玲玉心碎自杀。

      因此当吕孝信得知此消息时,曾问王右家何以有此选择?王右家说:“当我认识他不久的时候,我就认为他最适合做我的丈夫,你知道,我不能在骡子同一圈内去找丈夫,如果不如他,会被他暗笑,比他高明的又都已有家室唐季珊是另外一个圈子内的人,无可比较,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心安理得的去嫁只是‘老大嫁作商人妇’,自己也难以解嘲1949年后,他们夫妇到了台湾,唐季珊仍经营他的华荣茶叶公司,王右家则应酬于官场达贵之中,张道藩与蒋碧微都是她的好友1958年4月12日,由王右家编导的古装历史剧《龙女寺》,在三军托儿所公演二十天,颇受好评但几年后,由于茶叶生意不佳,唐季珊倾家荡产,流落街头;王右家病卒,连丧葬费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