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交通规划强制性条文.docx
11页道路交通规划强制性条文1 道路系统1.1 城市道路系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1.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反映城市风貌、城市 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 日照通风的要求7.1.4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 的大城市,宜为15%〜20%7.1.6 城市道路中各类道路的规划指标应符合表7.1.6-1 和 表7.1.6-2的规定表T丄G-1 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目 项路 一 rv・ 逹 快路 干主路 干 次S大城市0>20806030O2030-O30大城市□O>23O20 C3-3丈城市-U-U63O%4a2-42度宽曲跻on道丈城市0人5O5OZ0 £3O %55-3O24305表7.1 6-2 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 目城市人口万八〕干路立路机动车设计速度l.kjTiy1 h)>540Z01飞4020<14020道蹄网密度(km/lni5))53飞班1飞4飞<1航6勒道瞞中机动车道条 数怪)>5L422<12道踌宽度(nJ>525^3512^151筲25^3512^15<125"3012^157.2.5 城市主要出入口每个方向应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
七度抗震设防的城市每个方 向应有不少于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7.2.9 当旧城道路网改造时,在满足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应兼顾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方 特色和原有道路网形成的历史;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应适当加以保护7.2.12 道路网节点上相交道路的条数宜为4 条,并不得超过5条道路宜垂直相交,最 小夹角不得小于 45°7.3.1 快速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7.3.1.1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快 速路应与其它干路构成系统,与城市对外公路有便捷的联系;7.3.1.2 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应设置中央隔离带;7.3.1.3 与快速路交汇的道路数量应严格控制相交道路的交叉口形式应符合表7.2.14-1 的规定;表7. 2.14-1 大、中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形式相交道路快速路主干賂法干路支路快速路AA主干路扎E孔匚次干路匚D支路IU注:A为立体交叉口 ;B为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 C为平面环形交叉口; D为信号 灯管理平面交叉口; E为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7.3.1.4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快速路穿过人流集中的地区,应设置人 行天桥或地道。
7.3.5 城市道路规划,应与城市防灾规划相结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7.3.5.1 抗震设防的城市,应保证震后城市道路和对外公路的交通畅通,并应符合下列 要求:(1)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15m(5)应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地,划定疏散避难用地;7.3.5.2 山区或湖区定期受洪水浸害的城市,应设置通向高地的防灾疏散道路,并适当 增加疏散方向的道路网密度1.2 村镇道路系统《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8.1.2.2 村镇道路规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 表 8.1.2 的规定规划技术指标村a 道路级别二—L四计算行车速度【kmJh)403020道路红线宽度〔诚]24-3216-2410-14车行道宽度(皿)14-2010-143.5毎侧人行道宽度
第二篇 道路交通规划2 道路交通2.1 城市道路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 表 3.3.1 的规定表3. 3.1 公共爻曜站距公共交通方式市区线5)郊区线⑹公共汽车与电车500^500800^1000公共汽车大站快车1500^0001500^2500中运量快速就道童遁800"10001000"1500丈运量快速栽道蜜邇1000^1200lEOO^OOO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 3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50%;以 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 90%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3.4.1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 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 30m;3.3.4.2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得大于 200m;3.3.4.3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 50m 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3.3.5 快速轨道交通车站和轮渡站应设自行车存车换乘停车场(库)5.1.3 步行交通设施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
5.2.3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m人行带的宽度和通 行能力应符合表5.2.3的规定人行带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表5.2.3所在地点 宽度(m) 最大通行能力(人/h)城市道路上 0.75 1800车站码头、人行天桥和地道 0.90 14005.3.1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m5.3.2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5.3.5商业步行区附近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步 行街进出口的距离不得大于200m6.4.2当城市道路上高峰小时货运交通量大于600辆标准货车,或每天货运交通量大于 5000辆标准货车时,应设置货运专用车道《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8.0.1.4 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2. 2居住区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 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 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 加设人行通道;8.0.5.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 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表8.0.5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与建、构筑物的关系道路级别居小组住区道区路团路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0.02多32层3.0.0.0有出入口52.0.5建筑物山墙面高21向道路层4.0.0.5多21层2.0.0.5围墙面向道路1. 511.5.5注: 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 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二、第二篇 道路交通规划3道路交通设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8.1.8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1.8.1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右转出入车道;8.1.8.2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50m以远;8. 1. 9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应符合下列规定:8.1.9.2 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数不得少于两个;8.1.9.3 1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应分组设置,每组应设500个停车位,并应各设有 一对出入口。
8.1.9.4 大型体育设施和大型文娱设施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应分组布置其 停车场出口的机动车和自行车的流线不应交叉,并应与城市道路顺向衔接8.2.2 城市公共加油站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其用地面积应符合 表 8.2.2的规定表8. 2.2 公共加油站的用葩面积(万用)昼换加油的车衣数3005008001000用地面积(万m?)0. 120.180. 250. 30& 2.5附设机械化洗车的加油站,应增加用地面积160〜200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