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走科学家的经历唤醒自身学习的渴望.doc
2页重走科学研究的过程 难忘自我学习的经历江苏省南通中学 张霞【教学案例】案例一:学生对必修第一册中光合作用的学习过程首先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个教材中没有的更早期的关于植物生长的科学实验:1642年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实验经过分析学生知道了建造植物的原料是水师:植物体内不是只含有水,还有许多其他物质如果植物只有水,是不可能在体内产生出其他物质的这样分析看来,植物建造自身还会怎么办?生:从外界吸收别的物质师:对那植物除了从土壤还会从哪里吸收它所需要的物质呢?生:空气中师:很好,那么来看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师: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说明植物吸收和释放了某种气体,但是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无法去研究究竟是什么气体当时也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如果是你知道这个事情,你会怎么想?怎么探其究竟?生:……师:好,来看看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师:到这里我们知道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释放出氧气,并能制造出植物建造自身的其他物质,如果你是当时的研究者,还会想到去研究一些什么呢?生:可以去探索植物到底制造出了什么物质生:还可以寻找完成光合作用的器官、细胞或细胞器师:大家说的很好,那么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讨论设计研究的实验。
……师:非常好,同学设计的实验有的和科学家不谋而合,有的同学设计的实验很特别其中最经典的实验就是1864年德国的植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和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实验……师: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么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某种元素的行踪在这个技术的支持下,你又会去探究些什么呢?生:……师:好,我们来看看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和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的实验难忘因素分析】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对生物界中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进行不断发现和研究,再利用已有的事实并结合其他各门学科,发明出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有利的各项技术那么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中,不仅要获得基础的生物知识,更需要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能力的提高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本中阐述的都是生物学中早已经被发现的基本客观事实,几乎不会涉及到知识如何转化为技术的内容那么如果教师直接把这些事实告诉给学生,然后督促学生背诵记忆这些基本知识,长此以往的话,学生必然会失去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能让学生对课堂难忘了如何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生物事实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并让学生难忘呢?那就以上面写到的教学案例,来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案例中关于光合作用过程,是二氧化碳和水经过复杂化学反应,最后产生了氧气和有机物如果老师就直接把这个结论写出来让学生记忆,那只要几分钟学生肯定就能够记住若干年后,学生可能早就遗忘了,而即使没有忘记结论,学生对这光合作用的学习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记忆,更谈不上难忘了那么我们把许许多多研究光合作用的科学家的漫长的努力历程让学生自己走一遍,让学生就好像参演一部大片,扮演科学家的角色,体会科学家所处的年代和知识背景最终他们会折服于科学家实验的巧妙,会惊叹于科学家思维的严谨,会佩服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陶冶了情操,撞击了心灵,升华了精神世界,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激发出自身学习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