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诗歌中的外来奢侈品.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8194569
  • 上传时间:2017-09-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1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诗歌中的唐代外来奢侈性消费品中国唐朝时期第一流的大诗人李白,世代流传的“诗仙”与“酒仙” ,他神奇的一生像一个迷一样深深吸引着我们不管是他的人生经历还是他的诗歌创作都令我们深深为之折服李白被传出生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地区,不管是真是假,我们不做过多的论述不过,李白的创作与思想深受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李白在他的诗歌中确实有了不少外来文明的影子,特别是西域文明和印度佛教文明其中最典型的要数酒、玉器和香料了李白对葡萄酒的描写李白,号称“诗仙” 、 “酒仙” ,素有“斗酒诗百篇”的名声,更是钟爱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诏作诗时,还忘不了心爱的葡萄酒他在《对酒》中写道:“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 实际上,李白不仅是喜欢葡萄酒,更是迷恋葡萄酒,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里 《襄阳歌》就是他的葡萄酒醉歌他在《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江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诗人李白幻想着将一江汉水都化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连喝它一百年,也确实要喝掉一江的葡萄酒。

      葡萄酒,就是正宗的“胡酒” 而至于葡萄酒和其酿造技术何时传入中国,有人认为是汉朝,而《太平御览》中则记载是唐太宗征服高昌时,俘获了高昌种葡萄的农民和葡萄酒工人,从而在宫廷之中开始酿造葡萄酒 《南部新书》丙卷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宋代类书《册府元龟》卷 970记载高昌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约二十多公里,当时其归属一直不定唐朝时,葡萄酒在内地有较大的影响力,从高昌学来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酿法在唐代可能延续了较长的历史时期,以致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如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刘禹锡(772--842 年)也曾作诗赞美葡萄酒,诗云:“我本是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白居易,李白等都有吟葡萄酒的诗李白到底有多喜欢葡萄酒,现在很难知道了,不过李白很可能是见过葡萄酒的酿造过程的,所以才能写出“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这样的诗句李白对金玉的描写印度—西域文化尚美饰,多佩戴装饰物,而李白诗中故多称玉、(宝石)、珊瑚、珍珠、玳瑁、金(黄金)、银。

      崇尚玉的中国文化是不怎么称道黄金的,而李白诗中 432 次称及黄金(金),77 次称及珠(珍珠、明珠)显然弘扬了印度—西域文化的意象:《舍利弗》诗称:“金绳界宝地”,《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称:“金绳开觉路”,“金粟如来是后身”,《陪族叔当途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称:“金牓天宫开”,《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称:“黄金师子乘高座”,《赠僧崖公》诗称:“授余金仙道”,《赠僧朝美》诗称:“苞卷金缕褐”,“各勉黄金躯”,《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称:“菡萏金芙蓉”,《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称:“始知金仙妙”,另有道家色彩的金丹、金液、金骨、金鼎、金药、金光草等,佛教与道家意象在李白常常是界限模糊的,这位西域出生的诗人似乎更亲近佛教—印度文化《上云乐》诗称:“五色师子,九苞凤凰”,“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这些被称为胡地(“康老胡雏,生彼月窟”)的意象,具有印度—西域色彩称柳色为黄金色在李白诗中频频可见,显然具有异域色彩金和玉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来表达美好愿望,寄寓人世理想的语词盛唐诗人李白对金玉意象更是情有独钟,金玉意象探析不仅可以解读李白诗歌的独特韵味,更可以从“金玉”意象的解读探求李白的思想渊源。

      李白诗歌有很多凸显诗人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再现独特人格意识和卓越生命体验的明朗意象,可以说, “金、玉”意象是诗人的宠儿,建构了李白诗歌审美领域的多重空间金,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象金在土中形 ”(《说文解字》 )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尔雅•释地》 ) ;玉,乃象形字,本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说文解字》 ) “金、玉”象征着富贵、纯洁、高贵以及高尚之品格李白创作中所出现的有关“玉”的诗句,其每句都有它独特的作用,我们也不可能字斟句酌的去分析“玉”字在诗句中的作用,粗略概括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在李白诗歌创作中常见他引用前人诗句,或从古人诗句和历史典故中焕发灵感,而得出许多惊世骇俗的句子像以庄子《逍遥游》而写的《北溟有巨鱼》 《大鹏赋》等等,其实像《庄子》 《诗经》 《世说新语》等许多名著都成为李白笔下的取材对象,而有关玉的典故和名句自然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李白诗句中有关玉的历史典故或经前人诗句加工而成的名句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的“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 “东窗绿树玉树,定长三五枝。

      ”玉女窗,相传嵩山有玉女窗,汉武帝曾于窗中见玉女 “东窗绿树玉树”:以玉树之长,喻离家之人玉树,传说中之仙树, 《淮南子,地形洲》:昆仑之山上有珠树、玉树、不死树 《太白何苍苍》中的“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出自郭璞《游仙诗》:“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中的“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 ”出自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白 辞三首》中的“高堂月落独已微,玉釵挂缨群莫违玉釵挂缨,出自司马相如《美人赋》:“玉釵挂臣冠,罗袖拂臣衣 ”《襄阳歌》中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玉山自倒,形容醉态,《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如玉山之将崩 ”《将进酒》中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馔玉,珍美如玉的食品,钟鼓馔玉,梁戴暠《煌煌京洛行》:“挥金留客坐,馔玉待钟鸣 ”《妾薄命》中的“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玉珠 ”诗句由《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而成;《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玉壶:玉制的壶,用以比喻高洁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来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烈士”二句典出自《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唾壶,壶口尽缺 ”按,王处仲所咏为曹操《龟虽寿》诗句,“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以珊瑚白玉为饰的名贵马鞭 《晋书-吕纂载记》载,即序胡安据盗发张骏墓,得水陆珍奇不可胜数记,其中有珊瑚鞭,白玉鞭、玛瑙钟等 《天马歌》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玉山禾,即琼山禾张协《七全》 “大梁之黍,琼山之禾” , 《文选》注:“琼山禾,即昆仑山之太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的“玉浆傥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玉浆仙人饮料曹操《气出唱》:“仙人玉女下来遨游 驾六龙饮玉浆,河水尽,不东流 ”《赠范金乡》中的“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 ”泣玉,楚人和氏得璞玉,屡献楚王,以为诳,刖其足乃抱其璞哭于楚山之下事见《韩非子-和氏》 其实像这样的诗句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我例举的一部分,但足以说明历史典故和前人著作在李白诗歌创作中有着巨大的影响第二,涉及描写玉器的诗句例如:《广陵赠别》中的“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鲁东门观刈蒲》中的“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中的“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中的“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中的“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还有《燕赵》中的“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等等,分别出现了玉瓶、玉床席、玉笛、玉柄、玉匣、玉琴、玉杖等玉的器物,当然诗人在此并不仅仅是来描写这些器物的,而是通过对这些玉器的引用,使其所包含的寓意和相关文化服务于自己的诗句,这也是李白诗中有关“玉”的诗句描写的主要作用。

      第三,描写玉本身,或通过对玉本体的形容来表现诗人所要表达的意象比如《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中的“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 ;《送薛九被谗去鲁》中的“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 ;《万愤词投魏郎中》中的“傥辨美玉,君收白珪” ;《拟古十二首》中的“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悲歌行》中的“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中的“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燕昭》中的“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中的“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等等,像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第四种可以归类于有关玉的意象的描写,通过对玉所拥有的一些特质的描述,来使诗人自己的诗句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达到某种意境,比如像玉的美丽,玉的风骨,玉的精神如《梁甫吟》中的“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下途归石门旧居》中的“惜别愁窥玉女窗,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 《江夏送友人》中的“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中的“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诗人在这些诗句中都采用了玉的美丽来形容比喻作者所要表达的事物;而像《 寄远十二首》中的“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 , 《周穆》中的“瑶水闻遗歌,玉怀竟空言” , 《游敬亭寄崔侍御》中的“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 《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中的“毋金玉尔音,而有瑕心” ,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中的“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诗人不仅使用了玉的美丽,还使用了玉的风骨,玉的精神,使得诗人诗句达到了某种境界。

      当然如果仅仅是检索李白诗句中所出现的“玉”字的话,还有许多许多,比如带“玉”字的人名,带“玉”字的地名,在李白的诗句中也是屡见不鲜,像《关山月》中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宿巫山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宋玉,楚人,曾为楚大夫,相传为屈原弟子, 《送杨山人归嵩山》中的“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还有《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中的“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等等,因其都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所以在这里就省而略之了抛开带“玉”字的人名、地名不论,在李白诗歌中所出现的有关“玉”的绝大部分诗句中,都是通过对玉的描写,取其寓意也好,取其美丽、精神、风骨也罢,不管是玉本体,还是玉的意象,总之这些诗句中所出现的玉,大多都是为了诗人的诗歌创作而服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这就如诗人创作中所常见的“月”字,李白诗歌中也有许多关于月的描写,或赞月,或赏月,或以月抒怀,或取月之意象来服务于诗歌创作以此可见玉在李白诗歌中的大量出现,其意义和李白诗歌中所常见的有关“月”字、 “金”字的诗句是同一道理,都是服务于诗人的诗歌创作的,只要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像“玉”这样有鲜明特征的物象就会不断出现。

      更何况玉在中华民族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李白诗歌中出现许许多多有关玉的诗句也就不足为奇了李白对香料的描写崇尚佛教文化和西域色彩的李白在他的诗中也处处透漏出佛教印度文化思想的影子如《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称“秀出九芙蓉”,《江上答崔宣城》诗称:“太华三芙蓉”,《登庐山五老峰》诗称:“青天削出金芙蓉”,《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称:“石作莲花云作台”,“三十二莲峰”,山或作莲花峰,芙蓉峰或莲花峰直接指示佛教—印度文化 西域出生的李白极喜爱歌舞,琴、笛(羌笛)、笙、笳、筝、瑟、鼓(法鼓)等乐器常被指出《听蜀僧睿弹琴》诗称:“蜀僧抱绿绮”,李白在别的诗中亦称妙音、德声、大音、瑶华音、天乐、空乐、天籁、万籁,《舍利弗》所称妙音即法蠡吹奏乐曲,明显具有佛教—印度文化色彩 佛教信徒(僧)独特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