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拼音.docx

64页
  • 卖家[上传人]:工****全
  • 文档编号:594865694
  • 上传时间:2024-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0.45K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拼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拼音》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拼音 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仞:rèn(千仞、五千仞、山高千仞) 岳:yuè(东岳、五岳、岳父) 摩:mó(摩擦、摩天楼、摩拳擦掌) 遗:yí(遗书、遗忘、遗憾) 涕:tì(鼻涕、涕泪、痛苦鼻涕) 巫:wū(巫婆、巫师、巫峡) 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蓟:jì(蓟北、山蓟、蓟县) 襄:__āng(襄阳、襄办、襄理) 多音字 裳:cháng(裳裳者华)shang(衣裳) 遗:yí(遗民)wèi(遗赠) 2、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堤”的声母是“d”,不是“t”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齐读生字) 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组交流 五、品悟古诗 (一)学习第1、2句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第1、2句 3.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 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第1、2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指名读)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生汇报) 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 (二)学习第3、4句。

      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你能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3.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4.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他们在干什么?(分组交流) 5.你们能配合画面,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分组交流,尝试练说)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6.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生汇报) 7.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你们能将自己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指名读) 8.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中去呢?这样吧,让我们朗读古诗,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吧生齐读第3、4句) 六、背诵古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首古诗你们一定能背下来 2.集体配乐吟诵 3.生自由背 七、指导书写 指导写好生字“诗”“童”“村”,重点写好生字“童” 1.看“电脑小博士”的笔顺顺序,学生认真观察笔顺顺序、笔画写法。

      2.指名反馈 “童”字是上下结构,共有12画,可组词为“儿童、童年” 3.观察田字格中的“童”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再通过课件演示,提醒学生“立”的最后一横最长) 4.教师范写3个生字 5.学生描红并临写3个生字 6.师生评议 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 内容预览: 《诗词五首》教案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习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习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

      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