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1101856
  • 上传时间:2021-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标题】浅谈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 【作者】刘智材【关键词】鲁迅野草象征主义 【指导老师】肖进贵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引言《野草》是“五四”以后,鲁迅继《呐喊》和《彷徨》之后写成的,以精粹的彖 征主义开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可以说是现代散文诗的一座巨峰这一种现代 文体的独特性,显然超过了 五四时期的一般散文或诗作 O1《野草》作为 中国新文学划时代的最初篇章,已镌刻进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年轮之中现代性是 其根本特征,那么鲁迅这部散文诗集创作又是如何挣脱传统的巨大羁绊,从而以 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中国新文学的源头的呢?目前,《野草》的思想内容(尤其是人 道主义)是大多数人研究的对象,鲁迅的《野草》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部深奥难 懂的书,本课题认为《野草》Z所以这样被认为,是因为鲁迅在现实主义的基础 上大胆的借鉴了西方的象征主义本课题将对《野草》的象征主义做初步探讨一、象征主义的缘起及《野草》象征主义的缘起象征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作为一种文学思潮的 出现有一个历史过程鲁迅的象征主义的运用受到了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一彖征主义的缘起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的一重要文艺流派。

      象征主义作为一 种特定的文艺思潮流派来说,象征主义最先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领域,在法国文学史上,《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称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其中的著名诗篇《感应》被作为象征主义的美学纲领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首次提出象征主义这个名称,马拉美撰写了《前言》,勒内?吉尔发表了《声调论》,这三篇论文奠定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基础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象征主义向英、美、德,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传播,到20世纪20年代,它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从时间上说,象征主义可分为前期象征主义和后期象征主义前期的象征主义,主要指巴黎公社失败后,也就是19世纪80到90年代在欧洲流行的思潮;后期的象征主义,是指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主义再度崛起,席卷欧美,达到它的高峰象征主义一般指创作方法,它以充满诗意的笔调去描摹不可名状的内心世界,努 力暗示那些难以直言或无法言传的东西,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它的内容则 是神秘主义,作家所要阐述的不是现实的客观世界,而是个人主观的内心世界 周作人说:“这是外国的新潮流,同时也是中国的旧手法;新诗如往这一路去, 融合便可成功,真正的中国新诗也就可以产生出来了。

      ②在这里周作人将修辞 上的象征和象征主义流派用来创造象征的表现手法相混了象征就是把眼前所见 的事物,与以往所感受过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新的意境如用乌鸦代表 命运,象征灵魂的黑暗,以虹象征光明等这些象征意义,是事物、词语所固有 的特性,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人为的主观赋予的特性,如以大 雨彖征天主,圣杯彖征神力等,其意义也就令人费解彖征与我们常见的对比、 烘托、悬念、衬托等是同一类的,能够表达出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 情,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彖征主义作品是整 部作品充满象征,形象体系具有象征性,隐喻一个完整的世界这就是我们说的 象征主义手法象征主义早在人类童年所创造的神话故事中,就被大量地使用过 (虽然这种使用是不自觉的),从神话故事中,我们总是既能看到一个神的世界, 也能看到一个人的世界虽然周作人将修辞上的象征与象征主义流派用来创造象 征的表现手法相混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并非 从西方现代派文艺才开始象征主义的影响既不局限于法国,也不局限于西方,在中国“五四”以后的新诗 坛上,也曾有戴望舒、李金发等人,受过比较浓厚的象征主义诗歌气息的熏陶。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中的象征主义,首先把它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理解,其次就是文 艺中一个曾大量地使用过这一创作方法的文艺流派当时(20世纪20年代),中国面对西方象征主义大潮,所持的态度是认同与译 介相结合,在传播方式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自觉不自觉地主要择 取了象征主义的美学内容,但很少有全然宣扬象征主义的艺术哲学观的著述其 二、象征主义的译介提倡同思想启蒙联系起来,如茅盾提倡象征主义,是因为他 认定它是拯治社会人心的一个途径其三、五四作家对象征主义的理论译介与实 践形态乂达到合辙同步,彼此呼应从对厨川白村理论的译介中看出,五四作家 还把象征主义视为斗争反抗的需要,郭沫若认为文学是反抗精神的象征,从而把 象征主义纳入中国化的轨道可见,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共时性与历史性的 结合二《野草》的彖征主义的缘起面对西方象征主义大潮,鲁迅主张? “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野草》是发表在《语丝》周刊上的组诗,是鲁迅著作中有着特殊地位的散文诗集象征主义被视为散文诗集《野草》的一个基木艺术特征象征主义由厨川白村的 理论引入,对厨川的译介最早可见于1919年11月的《新青年》、朱希祖译《文 艺的进化》。

      厨川白村的彖征主义主要体现在他的文艺论集《苦闷的彖征》里, 鲁迅的关于它的全译木由新潮社于1924年12月卬行,正是鲁迅创作《野草》开 始Z时可见厨川白村对鲁迅此时的创作无论是艺术手法上还是思想内容上,都 有相当大的影响鲁迅的《野草》创作除厨川白村外,还受波特莱尔、克尔凯郭 尔、尼采等人的影响,他们都给鲁迅以极大启发,这些世界性文学因素的加入, 使《野草》突破中国文学旧有的藩篱成为了可能孙玉石在《野草研究》中说:“鲁迅《野草》采用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减少了挺 身而出作无谓牺牲的危险通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创造意象、抒发情感却不 减弱与敌人短兵相接(即其一,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鞭挞现实的丑恶其二, 掘发病态社会中民族性的病根,针眨国民的痼疾,批判陈腐、卑劣的人生哲学 的锐气④鲁迅在散文诗的探索与创新的实践中,借鉴当时国外现代派文学的 一些表现手法、创作技巧,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支配作品的感情流泻和想象方式, 创造奇特的意彖,构筑作品中神秘幽深的哲理意蕴在创作中I!觉结合我国传统 文学的有关表现方法和技巧,运用虚实结合的情最,富有张力的细节描写以及对 画面和气氛的充分渲染,创造出如梦如幻、如诗如画般迷离深邃的意境,完美地 展示了散文诗的表现性和描写性,使人感受到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的特 征。

      鲁迅在1934年10月给萧军的信中说:“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 心情太颓唐了③这短短的话语,就可见鲁迅自己对散文诗《野草》的艺术处理的满意程度《野草》在艺术上的彖征主义,深层次地揭示了鲁迅内心深处的的苦闷,流露了对当时社会的愤懑与对当时国民的哀怨,反映了鲁迅在人生追求中的徘徊与困惑,同时也看到了希望的光环二、鲁迅《野草》象征主义的运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以精粹的象征主义和幽深的思想风格开了中国散文诗的 先河作为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散文诗集《野草》,其中有16篇以上明显地采用 了象征主义手法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 05因此我们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高度肯定《野草》中的象征主义运用的成功之 处一以真实世界,来暗示思想情感象征和暗示是鲁迅散文诗《野草》的主要创作手法的具体形式这里的象征,在 题材上强调描写个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感,使内心情感的表达隐晦曲折,产生扑 朔迷离的艺术效果,这样来赋予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可感的形式,寻求以象征的方 法表现内心潜在的奥秘;暗示是象征主义存在的最本质的因素象征主义文学往 往用象征给人很多的暗示、启迪,这些暗示并不一定能引导读者去勾画出一个现 实的图景,但是一定要激起读者情感与心灵的共鸣。

      这类作品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氛围的烘托,来构成一种象征世界,从 而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如《秋夜》、《雪》、《腊叶》等,以《秋夜》为代表《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首篇,是象征主义的典范鲁迅说:“因为 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⑥当时政治黑暗,不容作者直接性抒 发心中的感情,鲁迅便运用彖征主义手法,采用比较多的彖征來彖征真实世界,以大量暗示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描绘了秋夜、枣树、小青虫、小粉红花等景物,布置了一幅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的场景,它们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势力,使他们人格化,从而表达了对黑暗统治势力强烈的憎恶,对光明的追求,对不畏强敌而英勇抗争的革命战士的无限赞颂鲁迅在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第一次提出同旧社会进行斗争必须要有韧性精神光辉思想的,正是在写《秋夜》之前几个月作的,可见,运用象征手法托物寓意的《秋夜》等散文诗篇,正是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深情礼赞和艺术实践⑦《秋夜》是一篇人生思考的作品,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以象征和暗示作为主要的文学手段,描绘一幅极具象征意味的深秋寒夜图,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作品中创造了天空、月亮、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感,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这里的自然景物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改造,以象征体形式出现,是具体可感的形象,能够唤起读者想象和联想这样达到景物的自然生动和思想的严肃深刻的有机融合的艺术效果《秋夜》通过真实世界来暗示思想情绪,鲁迅在这里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象征、暗示“物”的内在品格,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 外貌描绘肖像描写乂称外貌描写,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身材、容貌、姿态、服饰、仪表、 风度、生理特征等的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 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 及里地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换句话说,这种描绘不仅能绘声绘色,使人物 栩栩如生,而且还可以起到反映人物活动的时代特点,突出作品主题,引出故事 情节,透露人物在特定场合下隐蔽的精神世界等方面的作用人物描写是这样, 被人性化的事物的外貌描绘也一样寓意物是作者隐喻象征的工具、寄托的对象,鲁迅在《秋夜》的开头树立起两株 大树的参天形象,文中“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 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 ?可见它受尽欺压,满身伤痕,“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 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直刺 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仍然默默地铁似的地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 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映着许多蛊惑的眼睛这些象征意象的描绘,充分 显示出“枣树”无私无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几处对枣树细致入微的外形 描绘,完美地显示了它的英雄战士的品格2. 神态、动作描写都德的《最后一课》有一段神态、动作描写中有动词“哽” “呆” “靠”及“脸色 惨白”生动传神地表达出韩麦尔先生悲愤不能自已与难以言表,从而烘托出其高 尚的爱国情操人的简单的神态、动作能传答如此复杂的情感,被人格化了的外 在事物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也同人的神态、动作一样能传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秋夜》中那个作为枣树对立面的天空“奇怪而高”、“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 人们抑面不再看见”,可见其威严;它对人们“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 冷眼”,可见其阴险;它还“ 口角上现出微笑”,可见其狡猾;它“将繁霜洒在我 园里的野花草上”,足见其残忍;在枣树直刺下,它“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充 分显示了它的虚弱与内荏文中对小粉红花在严霜冷逼的秋夜下“颜色冻得红惨 惨”还“瑟缩地做梦”,对诗人的安慰“一笑”等一系列神态动作的描绘,使人们 不难看出它的弱小、幼稚与被摧残的命运。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秋夜》在显示枣 树与小青虫倔强斗争精神的时候,只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