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德国电影.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6384409
  • 上传时间:2018-10-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7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德国电影,60年代初期,德国政府对电影停止实行经济保险,这是德国电影界所出现的最主要危机导致结果:许多大公司的倒闭或合并(如:新电影艺术公司、联盟电影公司和乌发—汉萨电影公司);影片质量下降,但对娱乐片所缴纳的税却不降低;以及电视的发展和竞争等 在1961年中,“德国电影奖”评委会竟然找不到一部值得授予“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的人人选德国电影在经济与艺术上处于了最低点,这期间,德国年产量仅为60部影片,观众人次也降为1亿人左右奥伯豪森宣言”,1962年,来自慕尼黑的短片新导演们,带着一纸宣言来到了国际短片电影节所在地奥伯豪森,他们参加第八届国际电影节,宣称要“创立德国新电影”他们对60年代的美国电影和德国商业片表示不满由26个大都从拍摄短片开始走上影坛的电影导演、摄影师和制片人们提出了这项宣言,其主要内容是“因循守旧的德国电影的崩溃终于使我们所摈弃的思想立场丧失了经济基础”;“正如在其它国家那样,在德国,短片也已成为故事片的学校和试验场所”;“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语言”;“我们现在要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影片需要自由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电影。

      我们准备在经济上冒一些危险”;“旧的电影已经死亡,我们相信新的电影”这些宣言标志着西德电影的转折点此后,他们筹建“德国青年电影基金会”,计划以500万马克资助10部故事片的创作然而,这项建议未受到认真地对待经过长时间的筹集资金,1965年“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正式成立,并在以后的3年中资助了20部影片的创作,其中最多的一部投资达30万马克德国青年电影创作者拍摄出了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至今仍有意义的作品这些影片从1966年起,开始进入了商业发行网德国青年电影的先驱者之一是让·玛丽·斯特劳布 他于1933年出生在法国尼斯,1958年来到德国,并在流亡德国期间拍摄了实验影片他的全部作品都是与妻子达尼埃尔·西耶共同摄制的她做过丈夫影片的编剧、制片、导演、剪辑等工作斯特劳布的影片追求的是一种布莱希特式的启蒙戏剧风格,他坚持台词、原著、思想的真实,要求演员“少做动作,多念台词”他的作品往往严肃、庄重而又细腻 斯特劳布的代表作品是《没有和解》(1965年),是根据海因利希·伯尔的小说《九点半钟的台球》改编而成的影片通过三代人的生活将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与联邦德国在战后现实做了对比,演员口中是极具有文学化台词,影片演员的说话方式、场面调度和画面构成旨在让人们体验现实,而不是面对现实。

      这种风格,体现了导演试图按照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所要达到某种间离效果的追求,同时它还使人们想起电影史上著名的德国表现主义流派许多的影评家都注意到这是一部“用历史的闪回镜头直接回顾了纳粹时代”的影片,“是一部有政治现实意义、风格新颖的先锋派影片”亚力山大·克鲁格也是先驱人物之一 他生于1932年,曾做过 法学家、律师、作家等,他导演了代表 作品《向昨天告别》(1966年) 影片表现了一个从民主德国来到联邦德国的姑娘阿尼塔的艰难生活,她处处受到人的打击,被人践踏利用影片剧情大幅度跳跃,采用了不少纪录手法和漫画式的表演 “影片之所以产生好的效果,不仅由于影片的叙事手法,还由于影片对主要人物命运的同情,对社会的批判,发人深思的讽刺和它特定的内容”这部展现:“冷漠、落后、家长式作风,当权者的变态心理”的影片曾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其他有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和作品: 福尔科·施隆多夫于1966年拍摄了《青年特尔勒斯》,这部“对早期法西斯精神的探讨”的影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国际批评家奖”;威尔格·赫尔佐格于1967年拍摄的《生活的标志》影片描述的是士兵施特罗斯特策克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小岛上如何因荒诞处境变疯的故事,赫尔措格希望表现“希腊风光中阴森可怕而在理智上又无法理解的力量”,这部影片已经可以看出该导演后来的一贯的风格和追求; 约翰内斯·沙夫的影片《纹身》讲述了一个16岁的小伙子如何枪杀了自己的养父,“简单的最后行动代表了青年人对传统社会的空谈和自满的抗议”。

      这部影片与法国新浪潮电影颇有共同之处,“它体现了新德国电影与新浪潮电影相结合的特征:导演们想要表达的是他们亲自目睹和经历过的事情” 以后还有:彼得·沙莫尼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狐狸禁猎期》;乌尔里西·沙莫尼拍摄的点画派风格的影片《它》和《年复一年》;哈罗·曾夫特拍摄的《慢跑》;克里斯蒂安·里舍尔特拍摄的《倒立吧,夫人》;爱德加·赖茨拍摄《进餐》等等《青年特尔勒斯》,新德国电影的四大导演,70年代中期,新德国电影进入创作高潮,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威尔格·赫尔佐格、福尔科·施隆多夫、赖纳·威尔纳·法斯宾德和威姆·文德斯威尔格·赫尔佐格 (又名:W.H·斯蒂佩蒂奇),如果说艺术家是一个“离群索居者”的话,新德国电影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人物是赫尔佐格,正像他影片中那些“孤家寡人”的主人公一样,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位孤独的艺术家赫尔佐格说:“就因为我是独自一人,而且还将独自工作下去,所以很难将我的影片归入这里的某个流派” 1967年,他在希腊拍摄了《生活的标志》一部短片之后,又在撒哈拉拍摄了《法塔·莫尔加纳》(1968年); 1973年,他到了秘鲁和巴西,拍摄了《阿吉尔——上帝的愤怒》,影片采用传说中纪实手法,描写了1590年到黄金国探险的僧侣阿吉尔的故事。

      表达了某种社会秩序的瓦解和狂想在现实面前的失败这是一部“妄想和放纵的叙事诗”生活的标志,阿吉尔——上帝的愤怒,1976年,他执导的影片《人人为自己, 上帝反大家》记叙了上个世纪一个遭受社会偏见的弃儿卡斯伯·豪伊尔的故事,他心理愚钝和反常这部半记录、半自传体的影片揭露了特权和教会制度为基 础的社会的虚伪和利己主义 8毫米胶片拍摄的主人公梦境很有特色,成为赫尔佐格“最有力量和风格最统一的影片”,荣获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奖1982年,赫尔佐格导演了《陆上行舟》,主人公梦想在亚马逊河上游的森林里建起一座歌剧院,让伟大的卡鲁素来唱歌,他开始了旅行并在土著人帮助下把行舟搬过山岭影片在瑰丽壮观的大自然景色中和古朴纯真的民风中激荡着艺术家更加执迷、颠狂的心理状态赫尔佐格说到:“我的影片是由于某种强烈的迷恋产生的……”,这部影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孤独、疯狂和异域疆土的自然风光成为赫尔佐格影片的一贯的主题在赫尔勃格的影片中,他热衷于刻画那种边缘与孤独的人物,探讨人物“疯狂的迷恋”的心智,在这一点上他与法国“左岸派”电影有近似之处他的影片极富浪漫色彩,有强烈的造型意识和动人的古典音乐。

      但也有放而不收,晦涩难懂,缺乏张力之嫌福尔曼·施隆多夫,早年在巴黎攻读政治学,然后进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作他曾做过马勒、雷乃和梅尔维尔的副导演,也是从短片开始创作生涯的 1966年,他的处女作《青年特尔勒斯》“预示了新德国电影的觉醒”,影片编剧是他后来的妻子和主要合伙人特洛塔 1967年《剧烈的争吵》的成功,使他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签订了6年的合同,开始转向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 1971年的《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起源于民间传说,叙述了 民工拦路劫车的故事,表达了下层人民的感情,批判了社会, “对具有新特征的乡土电影的发展是个贡献”1972年后,他从历史转向当代,拍摄对德国社会现状进行精辟分析的系列影片,并从1960年“作者电影”较窄的观念转到较大的观众层面 1975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描写一个收容无政府主义者的年轻妇女最终成了舆论界的牺牲品 1976年他拍摄了根据尤斯奈尔原著改编的《死刑》青年特尔勒斯,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死刑,在1978年《秋天的德国》中,他“技艺更加精湛”1978年《锡鼓》影片通过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 故事对德国历史及现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

      这部史诗般的巨幅画卷于1979年同《现代启示录》并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1980年又赢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他的80年代仍然是丰厚的:《伪造》(1981年)、《斯万的爱情》(1983年)、《一个保姆的故事》(1989年)等等 施隆多夫擅长导演艺术片,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也是一个注意市场和同观众交流的人施隆多夫注重电影剧作,有浓厚的文学功底他的代表作品《锡鼓》等,对处于社会重压下的人物变态心理的描写以及他对文学作品的倚重使他同法国“左岸派”电影人士及作品十分接近然而,他对电影基本技法的注重、对观众的顾及、与电影明星的多次合作,又使他同这些导演以及新德国电影的其他人明显不同目前,他主要在美国拍片,而这些“超级制作削弱了他的艺术才华”锡鼓,斯万的爱情,一个保姆的故事,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新德国电影多产的天才法斯宾德是多面手,他曾做过记者、戏剧编 剧、戏剧导演70年代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从舞台转向电影,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969年——1976年,他总共导演了29部长故事片和一部5集电影系列片 1969年,在柏林电影节轰动的《爱比死更冷酷》“表现了毫无用处的可怜人”,影片中的移动摄影不同反响,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1970年《谨防神圣的妓女》把戏剧排演的喜怒哀乐搬上银幕 1971年,法斯宾德在《四季商人》里讲述了一个无法满足母亲要求的菜商在饮酒后死亡的故事影片仅用了l1个拍摄工作日,充满风格化与舞台艺术痕迹,法斯宾德的创作风格达到高峰,在他的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同性恋的主题 1972年,法斯宾德仅用了10天拍摄完成了《佩特拉·冯·康德的辛酸泪》1973年,他导演《噩梦吞噬灵魂》片中60岁的老妇嫁给了一个年轻的摩洛哥外籍工人,当她能够战胜社会的种族偏见时,却无法克服他们面对的种族差异 1975年的影片《自由的强权》又一次显示了法斯宾德偏爱的主题,一个同性恋青年被人利用后又被抛弃,惨死街头 1977年导演的《中国轮盘赌》 1978年推出反法西斯题材的《玛丽亚·布朗恩的婚姻》 1978年与施隆多夫联合导演的《秋天的德国》四季商人,《中国轮盘赌》,1980年,另一部反法西斯主题的影片《莉莉·马莲》问世 1981年4月法斯宾德在“世界报”采访他时说:“如生命允许,我希望拍摄12部反映德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影片;第一个描写第三帝国的主题是《莉莉,马莲》,但不是最后一个我在寻找自己在祖国历史中的位置,我为什么是个德国人?”法斯宾德的声明体现了新德国电影艺术家的觉醒和责任。

      1982年,他在导演了《薇洛尼卡·弗斯的欲望》和高度风格化的影片《水手克莱尔》后离世,年仅36岁 法斯宾德绝大部分影片的电影语言无大新意,采用的是他崇拜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模式,是一种传统情节剧其中最大特点是他对艺术的真诚和对社会的直言批判,他敢于把德意志沉重的罪孽意识摆上银幕,他也撕下自己的外衣,把种种非常态欲望和阴暗心理逐一解剖法斯宾德的美学追求和创作倾向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电影手派册”十分接近,他的影片中那种“乌托邦思想”和“悲观绝望’’也同手册派一样消极他的影片有时出现“简单化”的倾向,他的社会分析有时也难免“主观”、浮浅”然而,在新德国电影艺术家中,他的真诚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威姆·文德斯,这位曾攻读医气和哲学的大学生在投考巴黎高等电影学院时失败,他在巴黎电影资料馆通过观摩大量影片自学成才 1971年文德斯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城市里的夏天》,这是“一个犯罪故事的历史”,影片中的囚犯因惧怕往昔而逃跑他还拍摄了非情节化、不求表意的《守门员罚球时的焦虑》;这一风格同样反映在1974年的作品《爱丽丝漫游城市》中1976年执导《时间的进程》,1977年美国演员德尼·霍普在气氛神奇的影片《美国朋友》中担任主演。

      1980年,他把美国导演尼古拉·雷依的传记故事搬上银幕,影片记叙了在无尽的公路旅行中电影机械师与他的朋友卡米茨的友谊与烦恼,这是一部典型欧式风格的公路片1984年,夺冠戛纳电影节的另一部欧式风格的公路片《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标志着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他表现了人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隔膜1985年他拍摄了一部关于他的偶像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纪录片《东京之行》1987年,《柏林上空》这部充满超现实主义气氛的作品问世迁移、旅行是文德斯影片的惯常主题,他的电影语言修词中基本排除蒙太奇,形成对运动和场景不加剪辑的“坦率、冷静”的风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