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省郑州市八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pdf

20页
  • 卖家[上传人]:雨水
  • 文档编号:148374567
  • 上传时间:2020-10-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9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省郑州市2018 2019 学年下期期中高二年级八校联考试题 地理学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 正平衡说明冰 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 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A. 年际平衡变化较小B. 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C. 冬季平衡波动较大D. 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2. 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B. 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 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D. 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3. 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A. 农业生长期延长B. 气候变暖加速 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岛屿数量增加 【答案】 1. B 2. C 3. C 【解析】 【1 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气象站从 1995-2010年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数值变化大于冬季,每 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C错,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且波动大,所以 总体来看, 从 1995-2010 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和季节波动较大且呈负平衡趋势, A、D 错, B对。

      故选B 【2 题详解】 全球气侯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大,使得夏季呈负平衡,C对;该气象站 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错;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 A错;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D错故选C 【3 题详解】 读图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北极熊等 极地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C对;气候变暖加速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错; 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A 错;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 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错,故选 C 读 M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 下列关于图中洋流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B. 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 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 有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5. 近年来,为发展农业生产,M国兴修水利,拦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该国( ) A. 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蓄水量大B. 沿海地势较低,农田易积水,需要排 涝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少雨D.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答案】 4. D 5. B 【解析】 【4 题详解】 图示位于非洲西北部,图中洋流N是加那利寒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 A错。

      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即向低纬凸出,B错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C错寒流影响,有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D对 【5 题详解】 近年来,为发展农业生产,M国兴修水利,拦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主要因为该国沿海 地势较低,农田易积水,需要排涝,B对地势起伏较大,不适宜农业生产,A错降水季节 分配不均,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C错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受西风 带影响时间短,南少北多,D错 【点睛】洋流N 是加那利寒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使流经海域的等 温线向南凸出,即向低纬凸出国兴修水利,拦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主要因为该国 沿海地势较低,农田易积水,需要排涝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6. 图中区域位于 A. 北美洲B. 南美洲 C. 非洲D. 亚洲 7. 甲乙两地植被类型不同的影响因素是 A. 地形B. 海陆位置 C. 洋流D. 土壤 8. 若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白昼更长B. 两地昼长相同 C. 太阳直射赤道上D. 乙地昼夜差异大 【答案】 6. A 7. C 8. D 【解析】 【6 题详解】 西半球主要是南北美洲,根据纬度,该地区位于14N- 16N,88W - 92W ,结合海陆轮廊 可知该地在中美地峡,可推出是北美洲,A 正确。

      南美洲最北约在北纬12N, B错误;非洲 约位于 1733W 5124E,C错误;亚洲约位于263E - 170E, D错误故选A 【7 题详解】 甲乙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A错误;甲乙两地均临海,B错误;北美南部东临墨西哥湾暖流, 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临加利福尼亚寒流,起到减温减湿作用,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 为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土壤对植被类型不同的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 C 【8 题详解】 题中没有明确是晨线还是昏线,所以无法判断去也长短,AB 错误;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故 太阳不直射赤道,C 错误;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异越大,乙地纬度高,昼夜差异大,D正确 故选 D 美国有一支用飞机追踪侦查飓(台)风的部队,被称为“飓风猎人”他们驾驶飞机多 次穿越飓(台)风,精确测定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等数值下图是“飓风猎人”在“厄 玛”飓风眼中拍摄的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飓风猎人”在北大西洋执行任务时,飞行员 A. 侦查飓风内部气流时应顺时针飞行B. 可通过高速穿越破坏飓风现有结构 C. 主要靠观察周围环境进行飞机导航D. 进入飓风后,会感受到暴雨、狂风 10. 帮助飞行员判断到达飓(台)风眼的指标是 风速风向 气压温度 A. B. C. D. 11. 了解飓(台)风的准确数值,可以帮助气象员更准确预报该热带气旋的 源地形成过程强度 路径危害 A. B. C. D. 【答案】 9. D 10. B 11. B 【解析】 【 9 题详解】 由于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侦查飓风内部气流时应逆时针飞行,A错。

      对于飓风的结 构不会产生影响,B错对飞机进行导航一般依靠 GPS,C错进入飓风后,外围地区多暴雨、 狂风天气, D对 【10 题详解】 飓(台)风眼大约在靠近中心的位置,飓(台)风属于热带气旋,气旋中心气压最低,里面 风力很弱,几乎无风,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但中心附近的风力是最大的所以应该根 据风速的变化及气压高低判断,正确, 而风向及温度没有差异,错误故选 B 【11 题详解】 了解飓(台)风的准确数值,可以帮助气象员更准确预报该热带气旋的强度、路径及危害, 以使人们提前防御,正确; 而对于其源地及形成过程与台风的准确数值关系不大, 错误故选 B 【点睛】飓风和台风都是指风速达到33 米 /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发生的地域不同,才 有了不同名称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生成于大西 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飓风” 西班牙东南部M地区(左图)是西班牙土地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 科技投入, 通过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改良(右图)、建造大面积日光温室等措施发展农业, 使其成为欧洲蔬菜和瓜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有欧洲“菜篮子”之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 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 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有机肥 B.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 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D. 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13. 每年夏季七八月份,当地农民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下灌水闷棚,撤膜后 才开始种植蔬菜这种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 A. 对土壤进行消毒B. 提高土壤肥力 C. 提高土壤含水量D. 提高土壤含氧量 14. 关于 M地农业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日光温室可改善温度条件,抵御严寒霜冻 B. 细颗粒黏土通气透水性好,利于作物根系发育 C. 表层沙土可增大气温日较差,提高农作物品质 D. 夏季日光温室可加强日照条件,提高生产潜力 【答案】 12. D 13. A 14. C 【解析】 【12 题详解】 土壤上层为沙性土壤,有利于水分下渗;中间为作物根系所在土层,为植物提供水肥,下层 为底层,防止水肥下渗,应为黏土层,D正确, A、B、C错误故选 D 【13 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七八月份气温高,降水少,用塑料薄膜覆盖土层然后灌水, 使得膜内温度很高,有利于杀死细菌,起到对土壤进行消毒的作用,不能提高土壤肥力、含 水量和含氧量,A正确, B、C、 D错误。

      故选 A 【14 题详解】 冬季日光温室可改善温度条件,西班牙东南部 M 地区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无严寒霜 冻灾害, A错误;细颗粒黏土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差,不利于作物根系发育,B错误;表层沙 土可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养分与糖分的积累,提高农作物品质,C正确;日光温室不能改变 光照条件;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D错误 【点睛】膜下灌水闷棚:选气温高、光照好的晴天将土壤整平灌水,使土壤的相对湿度保持 在 60% 一 85% 灌水后 2 一 3 天后,均匀撒施石灰氮(40-60 公斤 / 亩) 之后对土壤进行一次深 翻,使石灰氮颗粒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用透明薄膜覆盖闷土2 周石灰氮消毒可有效地防 治由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引起的多种土传病害同时可供给植株氮素、减少硝酸盐积累、 促进植物生长,是一种环保型的土壤消毒技术 读巴尔喀什湖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 提供沿岸农业丰富的灌溉水源B. 活跃该地区水循环 C. 是沙漠向南扩展的天然屏障D. 对沿岸河流起调节作用 16. 甲河入湖口三角洲形态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 甲河下游地势平坦B. 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 C. 乙河入湖处湖面狭小D. 甲河流量更大 【答案】 15. B 16. D 【解析】 【15 题详解】 巴尔喀什湖属于咸水湖,湖水不能用来灌溉农田,A错;该湖面积大能调节气候、活跃该地区 水循环, B正确;沙漠在湖的南侧,不能阻碍沙漠向南扩展,C错;河流是流向湖泊的,湖泊 对河流起不到调节作用,D错。

      故选B 【16 题详解】 三角洲的形成是因河流流速降低,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形成据图中等高线判断,甲河下 游地势比乙河平坦,利于泥沙沉积,但是三角洲形成关键在于流量大、泥沙的含量要多,A错 误;甲河流经沙漠,乙河沿途植被覆盖比甲河好,但是三角洲形成关键在于流量大、泥沙的 含量要多, B错误;乙河入湖处湖面宽阔,C错误;甲河上游地处西风的迎风坡,能从大西洋 带来水汽,多地形雨,支流多,所以河流流量大,流经沙漠,携带的泥沙多,在入湖口处泥 沙沉积多,形成的三角洲明显;乙河为季节性河流,河流的流量小,携带泥沙少,在入湖口 处泥沙沉积少,形成的三角洲面积较小;D正确 读 30N40N 之间的海陆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7. 图中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远近不同B. 纬度高低不同 C. 大气环流不同D. 热量条件不同 18. 当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 A. 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 处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 C. 由向海域船舶逆水行驶 D. 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 【答案】 17. C 18. D 【解析】 【17 题详解】 根据纬度,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30N40N 之间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主要是大气环 流不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C对。

      纬度、距海远近,热 量不是主要原因,A、B、D 错故选 C 【18 题详解】 当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北半球是夏季,该海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收获季节,A错处小麦正处于收获季节,B错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 西进北移,我国季风区受锋面雨带影响,D对由向海域船舶顺水行驶,C错 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1.2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pdf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最新8—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无答案).pdf 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CelebrationPeriod1同步练习-北师大版.pdf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牛津译林9a初三英语期末试卷.pdf 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习题: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4.pdf 高中英语必修五Module4Carnival同步练习-外研版.pdf 江西省新余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段考试题[含答案].pdf 校18—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十三章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pdf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外国诗二首基础知识无答案新人教版.pdf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pdf 最新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同步检测卷.pdf 高中数学2.3幂函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pdf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从面积到乘法公式》能力提高卷及答案解析四(试题).doc.pdf 高三化学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复习教案2.pdf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二数学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复习教案.pdf 苏科初中生物八下《9.26第2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word教案(1).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