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15页1 -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 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满分: 150 分测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小阅读(36 分)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德尔斐神庙铭刻着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警语正是因为不能更好地认识自 己,现代人或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造成一个又一个悲剧克服人类各 种危机,需从这个根源入手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其追问和塑造的恰恰是人的灵魂 首先,文学要有自审意识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 伟大, 就在于他用荒诞、悖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的那层“温 情脉脉的面纱” ,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难怪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家卢卡契承认卡夫卡“属于更高层次的现实主义家族”建立自审意识要以对人性的认识为基 础现代社会一方面脱离了基本的食物链式生存方式;一方面仍然带有食物链的标记,随时 准备弱肉强食伟大诗人歌德的浮士德,在主人公开拓进取的道路上始终有一个名叫梅菲 斯特费勒斯的魔鬼伴随,诱使浮士德犯错甚至犯罪。
这个故事隐喻着人类的进步,也隐喻着 个人的成长如何让“人”对自己的内心有所审视?剧作家迪伦马特在老妇还乡中采用 了“精神围攻法” ;他让年轻时犯有过失的主人公陷入猝不及防的精神围攻之中绝望中他开 始反省自己, 决心用生命赎罪于是这个人物形象不再猥琐,甚至涅槃出一种 “庄严的气派” 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要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 何一种生命的现状与未来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早在20 世纪 20 年代, 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 制掠夺带来的后果,这种思考极为深远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应该具有人类良知 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出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 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重视 科学发展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让人不得不深刻反思还有一种大爱体现 于别样的人性关怀: 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却很可能是一个值 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这一论断的确立 - 2 - 当使经常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入睡了。
(摘编自叶廷芳文学当助人识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类要从认识人本身入手避免危机出现,而追问塑造人灵魂的文学大有可为 B.所有伟大的作家思想深远,能用各种非凡手段让人们认清生存的真实境况 C.老妇还乡中采用“精神围攻法”是为了让“人”对自己的内心有所审视 D.人的思想情感矛盾和复杂,文学家对罪人的看法与历史学家或法学家完全不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帮助别人和认识自己两方面,阐述了为克服人类危机,文学家应承担的任务 B.文章第二段以例证和引证,证明文学要以认识人性为基础,培养自审意识 C.文章面向未来,从深、广两个维度,阐述文学应关爱生命,关怀深层人性 D.文章结尾用隽永的语言指出: 人类永远在认识自我,而文学永远不会消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真正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人类才能避免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B.迪伦马特物理学家中的追问,启发观众反思自我审视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C.魔鬼始终伴随浮士德主人公,隐喻消极的一面伴随人类进步与个人成长。
D.卡夫卡的现实主义属于更高层次,是因其揭开表象让人看清生存境况的真实 (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聪明”的植物 在自然界中,植物常常背负“傻瓜”的名声,然而近来一些研究发现,很多植物也具有 “智慧”植物神经学领域的先驱、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教授斯特凡诺曼库索认为:“如 果把智能定义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从植物身上学到很多 植物是可以活动的,而且还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只是相对于我们人类的眼睛而言, 植物的运动就像冰川移动那样缓慢,在不具备延时摄影的条件下,我们的眼睛很难捕捉到这 种运动达尔文是第一个注意到植物具有智慧并且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活动的科学家他观察 到,植物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可以“绕开”土壤中的障碍物,并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他甚至 进一步观察到植物中存在电信号系统,这相当于动物的神经系统 2005 年,曼库索等一群科学家成立了“植物神经生物学学会”来研究植物的复杂行为 他们发现,植物的根尖处有一片极小的区域,那里能够产生电信号,即动作电位,它与人类 - 3 - 神经元产生的信号非常类似曼库索说,即使微小如黑麦,也拥有大约1400 万个根尖,这意 味着植物能产生大量的动作电位。
众所周知,人类拥有智能的物质基础是大块的脑灰质区域,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但植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在每个根尖中的显然,如果植物也拥有相对集中的“大脑”的 话,那么任何一只食草动物或者一位除草人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除掉它,这样的飞来横祸可 是致命的而分散的神经系统,就可以巧妙避免这一风险实验表明,一株植物在90% 的根尖 被去除后仍然可以存活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周围的植物视而不见,但植物却可以“看见”我们:它们可以 察觉我们在一步步靠近,并且可以确定我们穿的衣服是红色的还是蓝色的不过,植物是通 过光感受器接收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看见”我们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 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茨说:“我们能直接看到图像,植物不能;植物能看到的紫外线 和红外线,我们也看不见 植物的“智商”程度之高、花样之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例如,生长在美国西部的 盾叶鬼臼似乎可以根据过去和当前的天气,提前两年制订它们的生长计划还有,在美国西 部土生土长的一种大型针叶树种花旗松,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雷锋精神”:它 们通过地下根系形成的真菌共生区域为自己的幼苗及别的植物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为了让 自己的生长计划更有理有据,或者能更准确地经“开闸”收放资源,盾叶鬼臼和花旗松必须 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多个变量,如湿度、温度、土壤中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的种类等。
而为了对 这一切了如指掌,它们必须练就一套三维视角这种在三维迷宫般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生长的 能力,甚至可以理解为植物已经通过了一种特殊形式的迷宫实验而迷宫实验正是检验动 物智能的惯用方法 更厉害的是,植物还具有数字分析能力2013 年,英国科学家发现拟南芥会做一些相当 复杂的运算,以确保自己在夜里不会“饿肚子”拟南芥可以在晚上计算叶片中淀粉的含量, 并根据生物钟估算天亮的时间,它们结合两方面的数据将储存的淀粉分段消耗,以保证自己 能撑到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当它们重新开始光合作用的时候,体内 95% 的淀粉已经被消耗殆尽 可见拟南芥算得有多精准! 除了会数学,植物的语言能力也不赖植物可以通过根部散发出的不同化学物质与其他 植物以及土壤中的有机物“交谈”,可以通过散发迷人的香气来吸引传粉者,可以产生刺激 性的化学物质来抵御食草动物这些形形色色的化学物质构成了植物的海量“词汇表” - 4 - 自我认知行为被认为是动物具有智能的必要条件,但人们有所不知的是,植物也具有自 我识别的能力在美国西南部莫哈韦沙漠和索诺兰沙漠里生长着一种矮小灌木,当它的根系 与其他植物发生直接接触时,会毫不留情地挡住人家的路,但不会抑制自身根系的伸展。
植 物不仅能认出“自己”,也能认出“自家亲戚”以海南芥为例,科学家将一组海南芥与来 自同一母株的“兄弟姐妹”种在一起,另一组海南芥则与“非亲非故”的其他植物种在一起 几星期以后,前者的根系呈现出一派“和平共处”的局面,而后者的根系竞争则惨烈得多 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具有智能的植物呢?有伦理学家认为,既然植物不是一种无 意识的静物,它们就理应得到尊重 (王健 / 编译)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达尔文发现植物有智慧,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活动,甚至进一步发现主宰植物活动意识的是 植物根尖的电信号系统 B植物可以通过光感受器察觉人类的活动,有的还有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变量的三维视角,这 种能力充分体现了植物的智能 C拟南芥白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喂饱自己”,夜晚通过精准估算叶片中淀粉含量和天 亮时间,分段消耗,确保夜间“不挨饿” D植物的语言是它们散发出的化学物质,这些形形色色的化学物质,能够起到帮助植物与外 界交流、抵御风险的作用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植物具有电信号系统,它们分散在每个根尖上,但不存在神经系统,也没有相对集中的大 脑,这有助于植物规避风险。
B海南芥不仅能识别“自己”,还能和平对待亲缘类,这说明植物具有自我识别的能力,也 能够区分“自己”和“别人” C植物不是一动不动的“傻瓜”,它们不断地和外界沟通,可以感知障碍、危险、变化,甚 至通过了检验动物智能的迷宫实验 D本文既有生动的叙述,又有大量的细节描写,综合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多处引用 专家学者的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曼库索认为“我们可以从植物身上学到很多”,植物身上有哪些“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 5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 题。
游子吟 侯发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儿子韦大摇头晃脑地朗读着孟郊的游子吟韦伟心中一动,想起了乡下的母亲,有半个月 没有回去看望她老人家了,当即决定回老家一趟听说可以不学习了,韦大欢呼着跳起来 到超市采购了一些水果,他们就开车上路了车上,妻子凌华不忘儿子,说:“韦大, 知道游子吟什么意思吗?”韦大从窗外收回目光,摇了摇头 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 的颂歌就是说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凌华一张嘴就卡壳了她没有做过针线活, 也不会做针线活,怎么去讲这首古诗呢? 果然,韦大天真地问道:“妈妈,什么是针线啊?” “儿子,回到老家我给你讲啊韦伟开着车,不容分心 看到韦伟一家子回来了,母亲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高兴 韦大给奶奶打声招呼就去跟村里的一帮野小子疯去了 说了一阵子话,母亲系上围裙,忙着和面擀面条凌华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妈, 晚上也吃面条啊?”婆婆迟疑了一下,说:“起脚饺子落脚面,是咱这儿的风俗韦伟接上 话茬给凌华解释道,家里有人外出或者欢送客人,要请上路的人吃饺子,这叫“起脚饺子”, 说是饺子的样子像古时的银锞和元宝,希望他(她)出门发财;家人归来或者有客登门,接 风的饭必定是面条,这叫“落脚面”,传说面条像绳索,绊住来客的腿,要他多住几天,表示 亲热。
怪不得每次回来都是吃面条,回城时都是吃饺子原来有这么多讲究,凌华心里 感慨着,忙晴了脸,挽起袖子去帮婆婆做饭 晚上吃罢饭,母亲坚持自己收拾家务,说还要给韦大洗一洗裤子韦大出去疯了 一下午,裤子弄得脏兮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