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2010年7月公文选读.doc
4页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民国时期的电报中采用( B )A.干支代日制度 B.电码代日制度C.公历纪年制度 D.农历纪年制度2.本、敝、职、属是公文特定词语中的( )A.程式套语 B.引述语C.层次结构词语 D.称谓代词3.“奏”这一文种,始设于( C )A.夏代 B.周代C.秦代 D.汉代4.《北京宫殿告成诏》中首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代公文程式中称为( D )A.后书 B.末称C.正文 D.首称5.王充《论衡》认为:进上文书的动作称为奏,这里的“奏”,是指上书者( A )A.对皇上 B.对上级C.对长者 D.对饱学之士6.唐代,以法规形式,将“关”明定为平行公文文种,用于诸司之间自相( )A.致送 B.质问C.商量 D.关会7.在唐朝,作为特殊的准君命文种,皇太子颁下之文称为( )A.教 B.令C.令书 D.令旨8.古代,由中央主管衙署向被授任者告知授官旨意的公文,称为( )A.告身 B.宣头C.誓书 D.勘合9.民国时期,上级对下级呈请所作答复的下行文种是( )A.批复 B.指令C.训令 D.签呈10.“掩废光明之血史,泯灭先烈之英灵”一语所用的修辞是( )A.比喻 B.借代C.夸张 D.对偶11.民国时期,“训令”的内容具有( )A.教诲性质 B.开导性质C.晓谕性质 D.指挥性质12.为商洽工作而主动发出的公函是( )A.商函 B.请准函C.复函 D.问函13.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文种是( )A.令 B.批复C.通知 D.函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属于( )A.决策性决定 B.安排性决定C.事务性决定 D.一般性决定15.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用( )A.布告 B.告示C.通告 D.公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公文特定词语包括若干门类,主要有( )A.程式套语 B.称谓代词 C.公文语词D.层次结构词语 E.专用词汇17.唐代以来,“启”逐渐定型为对陈述政事的准上奏文种,其受文对象有( )A.皇帝 B.皇太子 C.诸王D.皇后 E.宰相18.奏记,是封建社会前期,用书面陈述意见的上行文种,其使用范围有( BCE )A.朝官对皇帝 B.朝官对三公 C.士人对官府D.低阶官员对高阶官员 E.州郡僚属对长官19.清代设置的平行文种有( )A.移 B.关 C.刺D.咨 E.策20.作为皇帝行遣小事的公文,宣头主要运用于以下历史时期( )A.隋 B.唐 C.宋D.金 E.明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公文与文章分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_______________的有无22.上书,源出于_______________23.册,是我国古代皇帝用于特别重大人事和_____祭祀活动______的君命文种24.申状是宋朝始设,沿用至明朝的上行公文文种。
清朝时,申状更名为_______________25.清朝的移文,用于司、道、府以下无_______________关系的较低级衙署相互间行文26.在唐、宋、明三朝,帖是下行公文其中,唐代称“堂帖”,宋代称为“帖”,明代称“_______________”27.唐代,凡中书省起草的诏、敕,门下省认为失宜的,可以_______________28.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的平行文种是_______________29.民国时期的副署制度源于_______________之规定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需要而创设的新型公文文种是______指示信_____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公文载体:载体是公文文字所附着的书面物质其规格是指载体的质地和型制32.奏札33.照会(古代):是明清两朝设置,由不相隶属官署间使用的,时或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文种34.通电:是面向全国范围公开拍发的电报近、现代随着电报这一迅捷的通讯手段的广泛运用,就重大政事,采用向全国公开发布的特殊形式,即称通电35.通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设置,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之宣告文种。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元代“旨”这一文种的使用37.唐五代时期,牒作为凭证性公文主要有哪些用途?38.“装叙”这一表达方式,在《军委会办公厅关于徐州会战各部指挥官奖惩决定的公函》中运用,有何意义?39.就公文写作角度而言,报告有哪些种类?就公文写作角度区分:(1)从内容范围,可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2)从内容性质,分为情况报告、工作报告3)从所处阶段辨析,分为进展报告、总结报告40.简述“决定”形成的主要途径作出决定的途径比较宽泛:(1)经法定会议正式讨论通过;(2)经办公会议研究决定;(3)经分管领导个人同意,即可作出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分析《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一文的成文时间和事由概括的缺失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督运楚铅贵州思州府玉屏县正堂戴为遵 旨议奏事窃敝县案奉 黔宪委运乙未年下运、丙申年上运楚铅于本年七月二十四日在永局开兑随即陆续由泸转运来重兹会同选雇夹中船六只,外兵牌小船一只,并练习舵工、水手照例每只装七[万觔,业]已收载齐全择于本月二十二日开运头帮除径报 黔宪外,合亟移知。
为此,合移 贵县请烦查照来移事理,希即转报并祈粘帖印花,拨役护送转移前途,一体放行,足仞舟谊须至移者计移清册一本右移四川重庆府巴县正堂加三级记录五次齐答:《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一文的写作特色,主要是采用了正、附件的构篇方式,正件简洁明快,与附件的详尽周备,两者风格蔚成对照本文要求巴县知县粘贴印花,作为运铅若干途经此地的凭证行文目的和要求虽然单一,但提请证明的事项本身有必要详细交代因此,若采用单篇式结构,势必顾此失彼;或则,因表述船只载铅情形过于琐碎,导致冲淡要旨,淹没目的;或则,为追求目的突出,刻意压缩文字,影响载铅情形表述的周详性为解决这一矛盾,作者采用了正、附件构篇方式,使作为附件的清册脱离了移文的语境束缚,宁取字面繁复,也要逐一交代每船的装铅数量、吃水深度,以备不测由于船只装铅的细节已另作附件表述,故而,正件移文又能做到总体概貌清楚、简洁、要言不烦;目的、要求突出、明快二者文风迥异,写作效果却相得益彰乾隆贵州委办乙未下运丙申上运四十三年十一月楚铅思州府玉屏县知县钤记二十二日移42.试论通报文种的形成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