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级医院门(急)诊用药差错研究及防范措施.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0621671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1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级医院门(急)诊用药差错研究及防范措施追求合理用药,预防用药差错(ME)的研究近半个世纪以 美国最为活跃合理用药能使用药风险减少到最低,获得理 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在用药过程中,ME时常发生,在美国 ME的发生率约为每例住院者1次/日[1],有报道,在所有药 品不良反应事件(ADE)中,以药品不良反应(ADR)和ME 最为常见,50%的ADE是可以预防的,特别是ME, ME已经引 起社会与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杜绝ME的发生,提高患者用 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结合二级医院门(急)诊用药情况, 分析ME的主要因素,构建门(急)诊用药安全防范体系, 说明如下ME定义及分类ME定义为在药品为医务专业人员、患者或消费者控制 时,任何可以防范的可能引起或已经造成不恰当地应用药物 或伤害的事件它包括5个方面的含义:用错患者、用错药 物、用错剂量、用错给药途径、用错时间美国医院药师学会(ASHP)将用药差错分为12类:① 处方差错:选药不正确、给药方法不当、处方书写正确或字 迹不清楚;②遗漏用药次数;③用药时间不正确:用药时间 间隔超出规定;④非授权给药:未经合法处方者同意而擅自 用药;⑤剂量不当:剂量过大或过小,特殊患者未调整剂量; ⑥剂型正确;⑦配制注射液的稀释液种类或用量不恰当;⑧ 给药技术正确:给药程序、途径、部位、速度不正确;⑨使 用过期或保存不当的变质药品;⑩未实施有效监测,如血药 浓度监测或不良反应监测等;不依从医嘱用药;其他。

      ME造成损害的分级[2]ME按患者机体受损害程度分为9级(A〜I),其中A级 无损害;B〜H级有损害;I级死亡①A级:没有发生的ME, 但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②B级:发生ME,但未对患者造 成伤害;③C级:ME造成患者额外的治疗监测,但未改变其 生命体征及造成损害;④D级:ME造成患者额外的治疗监测, 改变了其体征,但最终未对患者造成伤害或需要增强检验进 行监控;⑤E级:ME导致患者需要进行另外一种治疗或干预; ⑥F级:ME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⑦G级:ME导致患者永久 损害;⑧H级:ME引起危及生命事件;⑨I级:ME造成患者 死亡ME产生的主要原因门(急)诊用药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有医师、药师、护士、 患者及其监护人,还有相关的医务工作者用药差错的出现, 有个人因素,也存在用药系统原因,而实事求是的分析用药 差错的原因,使人才、资源、环境、工作量、质量管理关键 环节最佳组合,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用药体系常见的差错 原因:⑴不能正视用药差错:长期以来,习惯于过多地责备 出差错者本人,采取处罚手段,使义务人员讳言差错,隐瞒 差错,而不是客观地分析差错过程,根据记录内容,立即弥 补差错,把差错的后果降到最低,并从差错典型案例中学习, 不重复同类错误,以患者用药安全、合理为目标。

      记录内容 包括4个W和1个H,即发生了什么(what)、在哪里发生 (where).为什么会发生(why)、怎样发生(how)、和谁相 关(who)需要强调的是出差错后,应关注why和how,而 不是who (出差错本人)⑵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合理的人 力资源配置对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在门诊,医生平均接 诊时间7〜8分钟,药师调配发药时间仅8〜16秒[3]在数 量上,我国医生人数已接近现代水平,而药师人数缺口巨大 如在门庭若市的发药窗口,药师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药学 服务的时间与空间非常有限,不利于药师为维护患者用药安 全而专心、用心、耐心、细心地工作⑶缺乏沟通:医、药、 护人员缺乏有效沟通,对处方理解不同,导致不能正确执行 ⑷处方差错:①处方书写不规范,导致药物治疗差错如药 物剂型、规格、给药剂量、途径、用药次数等不正确或书写 不清楚等;②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相符;③特殊人群(如儿童、 孕妇、老年人及特殊人种等)用药细节差错如儿童用口服 诺氟沙星治疗菌痢⑸调剂差错:①剂量差错;②剂型差错; ③发错药物:患者拿到的药物不是处方中书写的品种和数 量;④发错患者:把A患者的药物错发给B患者,B患者的 药物错发给A患者;⑤在审方时未能发现处方配伍的潜在风 险,如处方为柴胡注射液与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混合。

      ⑹给药 差错:①执行医嘱差错:如10%氯化钠注射液误作0.9%氯化 钠注射液使用;②未能按医嘱规定的时间或间隔给药;③遗 漏医嘱规定的药物;④药物给错患者;⑤患者依从性差错: 患者或其监护人不遵从医嘱用药;⑥给药技术差错:如以输 液方式用环鞄素A时,为选用特定材质的输液器;⑦使用假 药、劣药,特别是超过有效期的药物ME的防范防范ME,首先应构建完善的用药系统,其次是营造一切 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文化,建立从ME中学习的机制,再次 是端正其工作态度和服务理念,提升医、药、护等人员和服 务技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配置与服务对象相匹配的医务人 员,有利于减少差错;执业人员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 有利于减少差错;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执业资格,是减少差错 率的基本因素正视ME:目前医疗用药系统尚未完善,ME不可避免; 医药学还存在许多未知领域;个人行为疏忽或失误也难以避 免杜绝ME是人们的理想境界和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客 观地记录ME,分析ME,建立从ME中学习的机制,减少类似ME的重复发生;而不以惩罚为手段,鼓励主动报告ME,积 累防范ME的经验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 计算机医嘱和处方输入与合理用药软件系统的推广,对防止 已知过敏者使用过敏药物,防止不良相互作用,防止剂量和 疗程正确,促进治疗指南和诊疗规范的落实有决定的作用。

      建立用药差错报告制度:WHO药品不良反应检查和报告 指南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中增加了用药差错,尤其是剂量 过大的用药差错的报告内容;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 会编写的《用药差错报告表》,实行无记名式自愿报告,并 承诺对报告人或当事人的信息保密落实ME报告制度是减 少ME的有效方法之一规范处方行为:首先医生应按《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 书写处方,以防执行者误解处方内容;其次实行电子处方有 利于减少医生的笔误坚持审方核对制度:药师应认真审核处方内容的合理 性,调配发药应双人核对发药,坚持“四查十对”;护士执 行遗嘱时英坚持:“三查六对”这些是防范因个人因素导 致用药差错的经典方法在核对中,对处方或医嘱有疑惑时, 医、药、护人员应有效沟通美国医学研究所得出结论,大部分的用药差错并非由个 人的疏忽或缺乏训练造成的,而是由于现行的医疗系统存在 缺陷,使得医务人员容易犯正确或难以避免犯正确因此, 用药差错的预防,主要应完善医疗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同 时,注重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医疗服务技能参考文献lAllen El, Barker KN. Fundamentals of medication error research[J]・Amer J Hosp Pharm , 1990 , 47 :555-557.2WiIlian NK. Pharmacy contribution to adverse medication events[J]・AM J Hed Lthsyst Pharm, 1995, 52 (4): 385.3Stump LS・ Re-engineering the medication eror-report process: Be moving the blam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J]. Am J Heath-system Pharm, 2000, 57 (4): 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