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吉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x
47页2024年吉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他所指的“时代”是指( )A.新航路的开辟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文艺复兴时期D.第一次工业革命【答案】 C2、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在此思想下重要措施是( )A.推行包产到户B.实行按劳分配C.扩大企业自主权D.建立经济特区【答案】 D3、据学者统计,截至 1938 年底,全国有 1001 座城市沦陷,中东部地区就有 755 座被占;全国集中于中东部地区 92%的工厂除了少量迁出(上海也只迁出 12.3%)外,其余均沦入敌手这些数据可用来说明的观点是( )A.日寇侵略迟滞了中国现代化进程B.汪伪政府的成立造成国土沦丧C.上海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翘楚D.中东部地区工业基础被彻底摧毁【答案】 A4、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B.扩大基层民主选举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答案】 C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罗马人在西方所起的作用和希腊人在中东所起的作用相似这种相似的作用指的是( )A.军事征服B.外交往来C.制度建设D.文化传播【答案】 D6、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该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什么权力()A.立法权B.司法权C.监督权D.选举权【答案】 A7、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C.对独立参政的渴望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答案】 B8、托尔斯泰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下列作品由他创作的是( ).A.《双城记》B.《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D.《战争与和平》【答案】 D9、《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
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这种变革不能仅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所说的“重大的变革”指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护国运动【答案】 B10、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自由贸易要求,被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尊王攘夷B.休养生息C.抑制工商D.闭关锁国【答案】 D11、“盐铁部偏重于征商税和禁榷收入,户部偏重于田赋和榷酒收入,度支部负责财政支出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 C12、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这位思想家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答案】 C13、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三国际成立C.魏玛共和国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答案】 D14、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 D15、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
该措施的作用是().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B.刺激生产与消费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案】 B16、杜牧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诗中所描绘的扬州盛况主要得益于( )A.制瓷业的盛行B.大运河的开通C.造船业的进步D.丝织业的发达【答案】 B17、1949年4月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关贸总协定C.华沙条约组织D.欧洲共同体【答案】 A18、清末新政中曾出台《大清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该规定最重要的时代意义是( )A.折射出清末政治的民主化方向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财产私有权C.表明近代人权意识的影响扩大D.体现民主自由原则的法律认同【答案】 C19、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
A.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举办博鳌论坛D.2012年上海世博会【答案】 A20、《武力决策》一文写道:“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这里表达的思想后来被称为()A.甘地主义B.纳赛尔主义C.尼赫鲁主义D.苏加诺主义【答案】 A21、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三国际成立C.魏玛共和国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答案】 D22、缺“仁者爱人”“美德即知识”分别是古代东西方两位思想家的主张,他们是( )A.老子、泰勒斯B.孔子、苏格拉底C.孟子、普罗泰戈拉D.墨子、亚里士多德【答案】 B23、1~5岁儿童用药剂量折算是A.成人剂量的1/2B.成人剂量的1/5C.成人剂量的1/8D.成人剂量的1/4E.成人剂量的2/3【答案】 D24、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载文曰:“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句话针对的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日本强行租借胶州湾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受挫D.《九国公约》的签订【答案】 C25、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它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问互怀敌意。
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地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地追求真理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答案】 C26、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和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答案】 B27、《荀子·富国》记载:“故天子袜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下列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 A28、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其中“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指的是( )A.设置市舶司B.选文臣掌军权C.设置理藩院D.选文官任知州【答案】 D29、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C.多种所有制并存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答案】 D30、考古学家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乌孙、于阗等地的墓葬中发现许多汉锦、丝绸、铁器、装饰品。
这表明汉代()A.中原与西域的经济联系密切B.西域手工业的兴盛C.西域与中原丝织业水平相当D.西域奢侈之风盛行【答案】 A31、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A.曾国藩B.张之洞C.李鸿章D.左宗棠【答案】 B32、1972年考古学者在一古墓中发掘出大批帛书,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技等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该墓是()A.云梦睡虎地秦墓B.江陵张家山汉墓C.临沂银雀山汉墓D.长沙马千堆汉墓【答案】 D3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答案】 D34、《武力决策》一文写道:“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这里表达的思想后来被称为()A.甘地主义B.纳赛尔主义C.尼赫鲁主义D.苏加诺主义【答案】 A3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其重要作用是什么 ( )A.促成国共合作B.缓解当时紧张局势C.打击了国民党内部的阴谋D.有利于推动抗日运动【答案】 D36、“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答案】 D37、下列关于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