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20篇).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595608875
  • 上传时间:2024-1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18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20篇)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精选20篇)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1   接下来我们就跨入二十四节气长廊,进入篁岭的第一篇章,该篇章以体现大地艺术的农耕文化为主题二十四节气长廊全长700米,分别用春和楼、夏耘亭、秋实亭、冬蕴坊作为一年四季的节点标志  春和楼: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春和楼”,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属于徽建五凤楼构造,“五凤楼”原为皇宫建筑,明清时期被徽派建筑广泛用于祠堂门楼,寄寓宗族人才辈出,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此楼沾沾灵气吧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婺源最美的季节,祖籍婺源的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两次回乡省亲选的都是春季婺源人立春开始便进入辛勤劳作期,“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晚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懵懵懂懂,清明下种这些都是婺源人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农谚左手边文化墙上是对春季劳作场景的介绍,为了烘托氛围,景区打造四季花海,春天种的是油菜花、萝卜花、二月兰等,夏天种的是醉蝶花、紫罗兰、紫薇等,秋天种的是金光菊、万寿菊等,冬天种的三角梅等愿每个游客都能成为“护花使者”,而非“采花大盗”哦!  夏耘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白色亭子叫夏耘亭,取夏季耕耘之意,属于徽州路亭。

      路亭在古徽州比比皆是,有“五里一桥十里一亭”之说,其功用是供人休息、饮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行善者常在亭里摆放茶水,供路人饮用这也是古时亲人迎送,妻儿惜别之处夏季是火热的,篁岭的海拔虽不是很高,但夏季温差很大,夜晚需盖被而卧,颇有“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之意境文化墙上是夏季劳作场景的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认真观赏下  秋实亭:眼前的这座亭子是秋实亭,取春华秋实之意左手边文化墙上是秋季劳作场景的介绍,“霜叶红于二月花”,婺源的秋天像打翻的颜料桶,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尤其是地无三尺平的篁岭,人们将一年的收成用竹筛匾晒晒,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而花卉则有桂花、山茶花、野菊花等游步道边上的这些油茶树,是篁岭村民种植的经济作物,我们当地叫“柽籽”这油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因此也被誉为“东方橄槛油”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2   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

        篁岭村庄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祖辈起,他们就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收获季节,房前屋后成了晒簟的世界长长木竿托起圆圆的竹簟,竹簟里晒满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稻谷,形成婺源特有的篁岭“晒秋”农俗特色景观,篁岭因“晒秋”而闻名遐迩,并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乐园有关篁岭“晒秋”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还荣获了“最美中国符号”  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民俗展示,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辣椒黄菊时令变化,竹晒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你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这里也是晒秋观景台,拍晒秋的好地方  婺源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来命名的3A级的旅游区目前,婺源全县共有景区景点20多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江湾),国家4A级景区10个(卧龙谷、灵岩洞、李坑、思溪延村、文公山、鸳鸯湖、汪口,五龙源、源头、篁岭)在整体上已经形成东西北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东线“梦里老家古村游”,西线“山水奇观生态游”,北线“古洞古建古风游”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3   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这种彩绘古建,在婺源仅此一栋。

      怡心堂大门的木雕精美,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木雕主题:上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  怡心堂分前堂后与后堂,前堂头顶有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后堂陈设了一些婺源乡村特色的家用器具,如小孩的火桶等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祭拜之用这座官厅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4   “杀猪封山”是指在以前不管哪个村民都不可以在水口砍树,如果砍了,就会受到惩罚,也就是要把自家养的猪杀了分给大家吃。

      以前人都吃不饱,养猪也是一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却要杀自家养的猪,可见是非常严重的惩罚,因此没有人会去砍树  “生子植树”是指以前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出生,都会为其种下一棵树特别是在女孩出生时,会为其种下一棵樟树,等到出嫁时,再把那樟树砍了做樟木箱,作为陪嫁的嫁妆  左手边是一座五显庙,供奉的是起源于婺源的五显神在婺源老县志中,记载了唐代光启年间,居住在婺源县城紫阳镇王瑜家有五位神人从天而降的传奇王瑜动员城中百姓倾力建庙,塑像供奉,虔诚祈祷,无不应验南宋时五显神期跨越海峡传到中国台湾,现在中国台湾还有200多万的信众宋元明三代,五显被历代皇帝褒封,因其封首字都为“显”,故称为五显神  “步蟾”的意思是月宫折桂,比喻科举登第,步步高升之意,也是乡民对子孙的祈望让我们步蟾桥上走一走,祈愿登科在后头  这是如来佛柱,如来佛柱的正式名称是“佛家八面多宝台”它寄寓的是避邪保平安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棵树是枫香,因为他们长到一块了,我们当地人又称为“夫妻树”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大概就这意思吧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棵红豆杉是被雷击过的,现在只剩下半边树干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树争一层皮。

      树是靠树皮来吸收养分,因此它依然还存活着,真是“树坚强”啊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5   婺源也在继续打造四季旅游精品路线现在,我们可以春探人间花海,去江岭梯田看油菜花美景;夏享冰凉世界,去五龙源漂流、去灵岩洞内一边避暑一边看溶洞;秋天,可寻梦里老家,不但有篁岭晒秋、还有石城、长溪的枫树林景观;冬天更是可以去鸳鸯湖游甜蜜乐园  作为婺源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篁岭堪称是婺源文化的缩影了,婺源历史悠久,唐开元20___年,即公元740年建县,当时的县城设在了清华镇清华,因“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后公元920___年迁至古镇蚺城,因城内有座蚺城山,形状起伏如蚺蛇而得名唐咸通年间后歙州刺史卢肇命兵驻守于此,因其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形似待发之弓箭,而得名弦高镇,1946年改称紫阳镇说到紫阳,就要说到我们婺源的一位大名人,他就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的家族是婺源的著姓,以儒传家,现在我们南门的老街上还有朱家的老宅里面有一口井据《婺源县志》记载,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的时候,井内气吐如虹,因此也称作“虹井”到朱熹出生的时候,一道紫气贯井而出,人们把紫气东来看成是吉祥的预兆因此,朱熹把紫阳当作自己的别号。

      到朱熹死后第九年,皇帝赐他谥号为“文公”,之后把朱熹的“四书集注”列为国学后来宋度宗赐朱熹的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不错,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将婺源做为自己的祖籍地,他一生中两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传说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6 .....(篁岭牌坊):冬蕴坊,取冬藏之意牌坊、民居与祠堂并誉为徽州古建三绝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代人一生最高的追求借用牌坊作为冬季的节点标志,并成为篁岭村的门头,寓意深远牌坊上的“圣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为官的彰显左手边文化墙上是冬季生活场景介绍,冬季是婺源的“休闲季”,人们过着“脚踩一盆火,手捧苞萝果,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日子;冬季又是婺源的“欢乐季”,民俗活动和乡村饮食文化成了主角,过大年,走亲朋,舞龙灯,出抬阁,闹元宵.....人们在自酿的农家米酒中、在走街串巷的火龙舞动的弧线中,聊慰终岁的辛劳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篁岭村的水口所谓水口,是指水源出村之口徽州人认为:水口出口一定要小,还必须密密地种上树木,这样才能达到“关锁”的效果,从而为整个村庄“藏风聚气”篁岭水口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的典型缩影,水口林里存活了78株“植物大熊猫”——红豆杉,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也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篁岭有如此规模的红豆杉群,实属罕见。

      印象中竹都是圆的,方竹,见过么?除了红豆杉,香樟、香枫、翠柏、桂花树、香榧树,还有难得一见的方竹等等名贵树木和竹子,在我们篁岭水口这儿全都有  婺源村落,自古就有“树养人丁,水养财”,“赤膊龙脉光水口,子孙代代往外走”的古训,有“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等传统习俗这些,是我们水口林保存这么完整的原因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7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篁岭景区的三号观景台,  篁岭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落,除了少数士子习儒读书之外,大多数村民都是终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篁岭几乎没有平畈的段田,都是山上开辟出来的山田,从而形成了我们往对面所看见的规模较大的梯田  公司把这些梯田流转过来,打造农业观光园,种植梯田花海现在田里都种上油菜,今年的3、4月份,千亩梯田油菜花盛开,眼前将是一片灿烂的花海  为延展婺源油菜花的主题,公司结合旅游高峰周期轮换花卉种植主题,营造梯田花海景观、大地艺术油菜花谢后,公司将种植柳叶马鞭草、孔雀草、一串经、醉蝶等各种花卉,形成又一季花海  此外,在观光园还种有紫薇、三角梅、樱花、牡丹、玫瑰等各种主题花园,错开花期,使游客每次造访都有不同的景观与感受,从而发展成为婺源四季旅游产品新亮点。

        除了观赏效益,篁岭也在不断提升梯田的经济效益,在土地上,“篁岭模式”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异瓜果园,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同时通过订单农业,形成经营产业链条,将农户真正融入产业项目中,达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村挣钱效果 江西篁岭景区导游词 篇8   现在,我们右手边的这栋建筑,是篁岭的一个餐厅“天街食府”,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现在所行路段,是天街的延伸段,目前景区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建成之后,这里将开发成为美食一条街将婺源的传统美食集中在此,一方面展示了婺源的传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丰富了篁岭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了篁岭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业态经营品质型的转变  除篁岭景区外,近两年,婺源县还成功打造了五龙源漂流、源头生态度假村、丛溪庄园、九思堂度假宅院等特色旅游产品婺源县委县政府紧随江西打造旅游强省的目标,制定了“一个最美,两个第一”的发展策略,也就是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  婺源自古就有书乡,茶乡的美誉自宋到清,全县中进士550多人,仕宦2665人,历代的文人学士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