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河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docx
55页2024-2025年度河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 )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A.学生学业评价B.教师评价C.教学评价D.教学测量【答案】 D2、根据层次构成可将课程分为( )A.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B.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D.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答案】 D3、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A.科研B.社会服务C.教学D.知识创新【答案】 B4、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的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答案】 A5、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A.布鲁纳B.杜威C.范海斯D.洪堡【答案】 D6、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比率高于( )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A.70%B.65%C.55%D.50%【答案】 D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答案】 D8、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复杂性、( )、个体性与群体性。
A.承继性B.创造性C.一贯性D.稳定性【答案】 B9、教师队伍内部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各级职务的比例状况是高等学校教师的( )A.年龄结构B.学历结构C.职务结构D.专业结构【答案】 C10、“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描述的是哪项大学教育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答案】 C11、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专门人才B.发展科学技术C.为社会服务D.促进产、学、研结合【答案】 A12、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论是( )A.课题释义B.课题目标C.课题假设D.课题想象【答案】 C13、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西欧D.古希腊【答案】 C14、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A.客体B.主体C.学生依赖教师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答案】 B15、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B.实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答案】 B16、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取决于( )的性质A.政治B.经济C.科技D.文化【答案】 A17、理想的教学计划要处理好诸多关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要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B.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C.处理好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关系D.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答案】 C18、我国高等教育可追溯到哪个时期( )A.夏B.商C.周D.汉【答案】 C19、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是( )A.以教学为主B.以科研为主C.教学与科研兼顾D.按学校考核来取舍【答案】 C20、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前提是( )A.公平公正B.科学定编定岗C.战略规划D.分类考核【答案】 B21、主张高校课程内容应是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A22、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是( )A.私学B.辟雍C.泮宫D.太学【答案】 D2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 )A.自然发展的过程B.被动发展的过程C.自主建构的过程D.被动生成的过程【答案】 C24、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 )发表了《大学的理想》一书。
A.纽曼B.洪堡C.亚里士多德D.费希特【答案】 A25、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是( )A.私学B.辟雍C.泮宫D.太学【答案】 D26、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A.科研B.社会服务C.教学D.知识创新【答案】 B27、专业设置的基础是( )A.知识B.人才C.学科D.社会【答案】 C28、老年大学的出现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法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民主化【答案】 B29、班级授课制最先是由教育家( )在其《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A.赫钦斯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答案】 C30、“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它( )A.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B.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C.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D.特别适合对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评价【答案】 B31、爱因斯坦与爱迪生分别代表了( )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答案】 B32、最早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引入教学领域的学者是( )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奥苏伯尔【答案】 C33、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B.实验法C.经验总结法D.个案研究法【答案】 A34、高校教师借助学科、专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同行交流的教学发展模式,称为( )A.自我反思模式B.专家指导模式C.群体自助互动模式D.专家介入模式【答案】 C35、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高校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该模式属于( )A.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B.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C.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D.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答案】 B36、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A.专业性B.基础性C.中学后D.通才教育【答案】 A37、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答案】 A38、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论是( )A.课题释义B.课题目标C.课题假设D.课题想象【答案】 C39、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 )A.分散性B.学术性C.二元性D.复杂性【答案】 A40、根据层次构成可将课程分为( )A.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B.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D.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答案】 D41、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
A.<15%B.>15%C.15%-50%D.>50%【答案】 C42、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 )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答案】 D43、按照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是( )A.教学计划B.课程设计C.教学大纲D.教案【答案】 C44、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 )A.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D.大、中、小、微型课程【答案】 B45、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群体教学D.班级教学【答案】 D46、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 )A.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B.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C.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D.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答案】 D47、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或影响逐渐加强出现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现代国家兴起之后【答案】 D48、制定教学计划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归宿的是( )。
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时间分配D.学年编制【答案】 A49、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 )A.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B.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C.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D.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答案】 C50、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的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