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室内手术_图文.docx
4页脑室内手术:咼清芯片摄像软质内镜初体验2016-01-22 17:52来源:丁香园作者:王小峰 字体大小神经内镜以其最小程度的皮质损伤和脑组织牵拉的优势,已成为脑室内手术的高效器械通 常行笫三脑室切开术(ETV)同时对行侧脑室或室周阻塞性病变活检术但普通神经内镜由 于脑室空间大小的限制、设备材质的局限往往使操作者难以得心应手针对此问题冃而有一个新兴解决方案来弥补神经内镜的不足Z处,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 院神经外科Codd教授,使用一个灵活町延伸且有高清摄像功能的全新内镜代替传统内镜 行脑室内操作,文章发表在近期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上作者成功地实现了高清芯片摄像软质内镜下ETV和病变活检,并实现了有效地操作可视化 完成手术内容病例如下:女性患者,36岁,头颈部疼痛不适1年查MRI发现一无增强的T2高信号病变,引 发中脑导水管和笫三脑室扩张为了促进脑脊液的循环通畅且同时获得病理诊断,拟同时行 ETV和活检术作者选择使用高清软质内镜(图1)且将该内镜手术方法的优势及相关风险向病人解釋, 经其同意接受后行手术治疗图1.图为4 mm的软质插管摄像内镜(4mmx65cm) o该设备重385 g,能提供集成 的LED光源并形成高分辨率4:3格式的视频图像。
内镜的工作长度是65 cm,总长度是 93 emo芯片拍照模式内镜的光输入将直接转化成高清数字图像数据磁共振成像行无框神经导航确定颅骨钻孔位證:冠状缝前约1 cm,中线右侧旁开2 cm (图2)切开%更膜及突破皮质后,脑室内镜和鞘09入右侧侧脑室额角图2. A:轴位MRI示中脑左后区T2高信号病变(箭头)B:矢状位T1相病变(箭 头)C:矢状位示中脑导水管处无增强信号(箭头),并显示后连合和第三脑室底、顶的 位置关系高清内镜是从右侧通过室间孔可见笫三脑索底(图3) o图3.使用标准的0度高清摄像神经内镜行笫三脑室切开术A:第三脑室底可见乳头体(mb)、基部的穿支动脉(bp)、漏斗状凹槽(ir)B:抓钳先被用來穿破第三脑室膜层 和室管膜C:用Fogarty球囊导管扩张开孔的Liliequist膜D:通过开放第三脑室底明 显可见基底动脉(ba)ETV完成后,操作内镜从鞘中退出,一个4mm弹性插管视频内镜通过鞘轻松rtl室间孔进 入第三脑室利用其高成像分辨率和柔韧活动空间,清晰可见后连合、小脑导水管及肌塞性 顶盖占位(图4)inf.R——Lsup.inf.R+Lsup.prheinf.R——Lsup.pos. rJTl ant.cv图4.顶盖病变的活检。
A:弹性芯片摄像内镜通过鞘进入笫三脑室内(三维方向表示) 后连合(pc)之上可见中脑导水管(aq)和突出的顶盖病变(箭头)B和C:顶盖病变 活检使川1 mm长弹性活检钳D:进一步卷Illi弹性内镜,达第三脑室顶町见双侧内部 大脑静脉(cv)引流至Galen静脉(vg)和脉络膜裂(cf),这是脐月氐体压部(sp)、缰 连合(he)和松果体凹(pr)清晰可见外生型扩张顶盖肿物存在于中脑导水管内1 mm灵活钳带2份活检样木行永久 病理检查,确保止血后移除内镜,以标准的方式关颅病人醒后神经系统情况稳定随后的 病理检查符合低级别胶质瘤术后病人神经系统功能保持完好,笫二U岀院几周后随访,患者头颈部疼痛症状较前冇所 改善高清软质内镜通过芯片摄像技术对于脑室内手术是一个冇非常价值的器械随着技术的进一 步成熟,很可能会扩展至颅内导航和手术操作作者属首次报道使用高清芯片摄像软质内镜 行ETV和阻塞性顶盖肿物活检术初次体验明显能捉高内镜的可视化和灵活性,使脑室导航和活检方式有效的解决了硬质内镜 之前的不足之处对神经内镜的进一步评估及扩大应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