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药学基础知识总结.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75749023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62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药学基础知识总结    医药学基础知识1、药物医药专家认为:凡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制,并规定有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物质均属药物之列药品,一般则特指经厂家生产加工后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商品药物药物具有两面性,既有可以驱除瘟疫造福于人类的一面,又有使用不当危害人类的一面,也就是说药物与毒物间无明显的界限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滥用药物造成的危害,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了珍惜您的健康与生命,用药必须科学合理,切勿滥用2、中药、西药的划分人类应用药物的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溯至亘古时代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对药物进行开发研究和提高,尤其是化学药出现的近百年来;药物发展十分迅速,时至今日,药物已成为拥有数以万计的庞大家庭众多的药物如何分类呢?我国习惯上分为中药和西药两大类,而国际上通常以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分类天然药物是指那些取材于植物、动物、矿物;并经物理方法制成的药物我国的中药多属于这一类,通常包括原药材、饮片(经加工炮制的药材)、传统中成药(丸、散、膏、丹等),新中成药(冲剂、口服液、片剂等)等。

      合成药物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药物我们所说的西药基本上属于这一类主要包括合成药物、提取药物、生化制剂等中药是祖国医学中的魄宝,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只是在近百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人,西方合成药物传入了我国,这才有了中、西药之分中、西药物并不完全分别等同于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因为现在一些药物中既含有西药也含有中药,如速效感冒胶囊、感冒清、三九感冒灵等而且现在许多中药新剂型是采用了现代的提取制备手段,很难确切说是中药还是西药3、药物体内过程通过各种给药途径使药物进入体内后,一般都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几个过程发挥作用并排出体外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称为药物的转运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药物的转化或代谢转运与转化统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这两种变化往往是结合进行的,即药物在进行转运的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药物的体内过程直接影响药物到达作用部位——浓度维持的时间,因而与药物的疗效和毒性有密切的关系1)吸收也就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药物吸收不好,血中药物浓度就低,就难发挥疗效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剂型、合并用药及机体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等等。

      2)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微血管壁而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叫分布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并不一致,多数药物均以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各组织器官生理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要注意少数药物因集中分布在某一器官,如汞、铅、锑在肝脏和肾中分布较多,可以引起蓄积现象,会导致许多器官的损害或危及生命3)代谢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通过氧化、还原、分解、结合等方式进行代谢,使其药理作用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转化也称为解毒药物的解毒作用主要在肝脏进行,当肝功能不良时有些药物要减量或慎用、禁用,以减轻肝脏负担4)排泄药物对人体来说是异物,最终要从机体排出肾脏是药物排出的主要途径,当肾功能不良、尿少或无尿时,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大大减弱,药物吸收量大于排泄量,体内药物浓度就会逐渐蓄积增高某些药物蓄积会引起蓄积中毒,故有些药物为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或禁用药物还可通过乳汁排泄,故乳母应注意,以免引起乳儿药物中毒4、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人群中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同一药物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即使年龄和性别等条件相同,但体质、生理状态等不尽相同,仍可出现个体之间的差异这属于正常的生物学差异范畴由于存在这种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对药物吸收、排泄、代谢速率的差异,因此,造成了药物在个体之间的剂量相差甚大,有的相差可达几倍之多。

      某药物在某个剂量下,不同的人使用,结果是有的人已经中毒,有的人尚未达到有效水平300例男性病人使用水杨酸钠,约有2/3的病人在6.5—13.0克时发生不良反应,但有少数病人在总量仅为3.25g时已出现不良反应,也有个别病人在总量达30.0克左右时才出现反应,相互的差异可达10倍个体差异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1)过敏性相比之下,某些人对药物敏感性高于一般人或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称之为特异体质或是免疫系统参与而形成差异,称之为变态反应如果药引起皮疹、哮喘等2)高敏性是指有些人对于药物的作用特别敏感,应用很少剂量就能产生强大的药理作用或副作用,甚至是毒性反应如有人对青霉素仅做了皮试就导致了休克3)耐受性这是个体差异的另一个极端,是指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可耐受大剂量而不产生药效或中毒症状了解个体差异,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在用药过程中,对那些作用强烈、反映较大和安全范围小的药物应特别加以注意,最好从小剂量用起,然后逐步调整不同的病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确定用药计量,不能千篇一律必要时还应进行体液药物浓度测定,以确定给药方案5、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作用于病人,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某些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对病人无益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置人于死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用药的主要目的即合理用药在实际生活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据报道,美国因药疗事故而死亡的人占住院总人数的2.9%;英国医院中每年发生的药疗事故约在10万人以上有关专家统计,我国某大城市2000名经过药物治疗的住院病人中,因不合理用药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就占34%1986年,北京市临床药学研究所调查发现,在1039例聋哑患儿中,因用药不合理而致残的就占59%这些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严格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地使用,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它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了其配伍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制度,重点对新药上市后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交流并开展研究。

      6、合理合并用药作为患者如何注意合并用药的合理性呢?(1)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联合用药品种宜少不宜多曾有人作过统计,同时服用5种以下药物,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以下;6—10种为7.4%;11—15种为24.2%;如同时服用16-20种为40%;21种以上达45%2)患者就医时,不要同时找几个医生,同时服用几个医生开的药,因为这其中难免有不宜同服的药3)患者自己不可随意同时服多种药,以免意外,特别是老年人、体弱者、孕妇、婴儿用药应特别注意作用剧烈、毒性大及长期使用的药更应注意4)患者在必须服用多种药物时,最好将有可能相互作用的药错开服用7、药物的相互作用一个药物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我们用药是用其某个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联合用药时,由于另一种药物的作用,可能使它的防治疾病作用增强但也可能出现对防治疾病不利的作用这种因联合用药而发生的毒副作用,属于药理性配伍禁忌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理化配伍禁忌是不同的许多药物在理化性质上找不出不能合用的理由,然而合用后却使疗效降低,甚至消失,毒副作用增强药物的这种相互作用是在机体转运代谢过程中发生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原理比较复杂,但绝大部分是由体内某些生化过程及药物代谢过程相互作用所致。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已经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问题十几年前,美国曾做过统计,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所有不良反应的6.9%由此可见,合并用药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端因此合并用药时要科学,切勿滥用8、不宜合用的药物(1)磺胺类药不宜与酵母片、普鲁卡因合用磺胺是通过抑制细菌的叶酸合成而达到抗菌目的,而酵母片中则含有细菌代谢所需的对氨苯甲酸,普鲁卡因在体内可分解出对氨笨甲酸,这就等于为细菌合成叶酸提供了原料,从而使磺胺的疗效降低或消失2)磺胺药用于尿路感染时不宜与维生素C合用因为维生素C及其它酸性药物能使尿液变酸,使磺胺在肾脏析出结晶,对肾脏造成危害3)抗生素用于抗菌时不宜同时使用活菌制剂因活菌制剂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对多数抗生素敏感,易被同时杀灭,而双歧因子与抗生素共同使用无此问题4)磺胺类不宜与丙磺舒同用,二者同用毒性增加5)利福平不宜与对氨水杨酸钠同服,因后者可影响胃肠道对利福平的吸收6)利福平、异烟肼不宜与安眠药同服,联用可引起药源性肝炎7)苯妥英钠不宜与氯霉素、异烟肼同用,联用可引起苯妥英钠中毒8)阿斯匹林不能与消炎痛同用,联用可增加胃出血和胃穿孔的可能9)胃复安与胃疡平不能同服,联用可降低药效。

      10)降糖药与双氢克尿塞合用,可因后者的升高血糖作用,而拮抗了降糖药的降糖作用11)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导眠能、利福平同为药酶诱导剂,它可使口服避孕药、皮质激素、双香豆素、强力霉素等药物代谢加快,从而降低了药效9、药物对粪便、尿液颜色的影响大小便有颜色常常是诊断的依据,故临床上常检查大、小便,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但有一些药物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颜色,服用后会使大、小便改变颜色患者不必疑虑,一般情况下,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如服用维生素B2(核黄素)后,尿液呈黄色;服利福平后尿液呈红色;服铁剂后大便呈黑色使大小便改变颜色,但对身体无害的药物见表3有些药引起的大小便颜色的改变是一种毒性反应的结果,如服用保泰松、法华令及阿斯匹林等大便如呈红色或黑色,可能是药物刺激消化道引起出血所致长期服用消炎痛可使尿液呈绿色,这意味着药物引起了肝损害,引起肝绿素血症长期使用庆大霉素,可使小便呈红色,这是由于药物损伤肾脏引起血尿发生上述情况时,应立即停药,请医生诊治病人用药不仅要严格根据药物说明或医嘱分次按时服药,而且为了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用药时间上也有讲求1)饭前这是指饭前10~30分钟服药,此时胃及十二指肠内基本无食物,药物吸收干扰小、浓度高、吸收充分、作用迅速。

      胃肠道用药多为饭前服;如苦味健胃药复方龙胆酊,制酸药胃舒平,收敛药碱式碳酸铋,解痉药颠茄浸膏,止泻药次碳酸铋和鞣酸蛋白,肠溶糖衣片、丸、胶囊和人参等贵重滋补药2)饭时饭前片刻服用,如助消化药稀盐酸、胃酸片、淀粉酶、胃蛋白酶合剂等,有利于与食物充分混合,发挥疗效3)饭后一般指饭后15—30分钟服用当胃中有食物后,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药物说明中如无特殊说明,绝大多数药物都在饭后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更应在饭后服,如解热镇痛药索密痛、消炎痛和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苯妥英钠、氯丙嗪等4)睡前这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如催眠药苯巴比妥(鲁米那),又如缓泻药酚酞片需服用8~10小时后方能见效,也应睡前服,翌晨生效注意服用催眠药后切不可做易出危险的事情和躺在床上吸烟,以免发生意外5)必要时是指根据需要服用,如解热药、镇痛药、止吐药、防晕车船药和抗心绞痛药等6)空腹服是指清晨空腹服,如盐类泻药硫酸钠、硫酸镁等它能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11、常用给药方法及特点给药方法又称给药途径或用药方法,如口服、注射等给药方法的不同及正确与否;对药物的疗效影响很大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如下几种:(1)口服口服是最安全、方便和常用的给药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