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台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
13页密涿高速公路廊坊至北三县段Q1标承台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三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编制目的 2四、资源投入 21、人力投入 22、设备投入 33、作业人员投入 3五、施工方案 41、施工放样 42、基坑开挖与围护 43、凿桩头及基底处理 54、钢筋施工 65、模板施工 76、混凝土施工 87、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98、基坑回填 9六、质量保证措施 9七、环保及施工安全措施 10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一、工程概况 跨京哈铁路分离式立交主桥在公路里程K11+312.189处与京哈线下行线里程K60+636.5处相交,交角76.2°桥位处现有两股铁路,自北向南依次为京哈下行线和京哈上行线,路基结构为土质路堤,铁路两侧有电气化立柱、地下有电缆、光缆等设备,公路里程K11+339处为铁路局10kv自闭线,K11+345.4处为铁路局10kv贯通线,K11+295.8和K11+337.5处为铁路局地下光缆、电缆。
跨京哈铁路采用T构转体梁,铁路两侧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及梁体制作为邻近营业线施工,对营业线的正常运行不造成影响该桥T构转体为整个工程的关键性节点,主桥采用双幅68+68m的T形刚构,双幅同步转体施工,其中左幅桥在铁路的南侧预制,右幅桥在铁路的北侧预制,转体长度均为64+64m两幅桥同步逆时针转体75.4°就位单幅桥的转体重量约为8600t主墩下承台尺寸为长×宽×高为18.4×14.6×5m;上承台尺寸为长×宽×高为8.0×8.0×2.8m承台采用C40混凝土过渡墩承台尺寸为长×宽×高为13.7×6.4×2.5m承台采用C30混凝土二、编制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建设[2002]99号)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IGB01-2003)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12、《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4年)》(国务院令第430号)13、《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14、《铁路行车设备施工管理办法》(铁运[1999]19号)15、《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暂行)》(铁科技函[2004]157号)16、《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12]755号)19、《北京铁路局路外工程管理办法》(京铁师[2010]441号)18、《上跨铁路结构物管理办法(试行)》(京铁师[2011]537号)19、《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20、《公路桥涵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04)21、《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文件-商务部分》(DHZB-L12027)22.《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部分》(DHZB-L12027)23.密涿高速公路廊坊至北三县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24.《河北省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25、跨京哈铁路分离式立交主桥施工图设计图纸三、编制目的确定标准的承台施工方法;制定承台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指导本标段承台施工。
四、资源投入1、人力投入序号姓名性别任职职务备注1陈炳华男项目经理现场总负责2卢红雄男总工现场总体3乔志尚男项目副经理现场负责4彭旺喜男项目副经理现场负责5李俊科男工程部长技术负责人6王定宏男安质部长质检负责人7夏永伟男工点技术员现场技术指导8米双明男实验室主任试验负责人9叶 震男测量队长测量负责人10刘国飞男安全员现场安全管理11胡涛男驻站员 驻站12喻正才男驻站员驻站13郭江坤男驻站员驻站14聂家勇男驻站员驻站15孙玉龙男驻站员驻站16张永岭男防护员现场防护17翁建生男防护员现场防护18宋维家男防护员现场防护19李建平男防护员现场防护20万宁男防护员现场防护21闫江涛男防护员现场防护2、设备投入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状况备注1混凝土搅拌机HZS1202良好2吊车25T/XZJ5290JQZ25K2良好3发电机250KW1良好4挖机DH320LC-91良好5挖机EX200-210良好6砼罐车东风2良好7砼罐车金王子3良好3、作业人员投入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钢筋工152混凝土振捣工83运输工44挖机司机25吊车司机2五、施工方案承台基坑开挖施工主要工作内容为:施工放样、防护桩施工、冠梁施工、基坑开挖与围护及基底处理。
施工前充分了解地下有无电力线、光缆、石油天然气管道及灌溉水管等地下管线,在确定无地下管线或对地下管线采取了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承台基坑开挖承台基坑采用钢管围护并安装安全网,设警示标志;同时做好作业场地排水工作,在施工范围内挖设好临时排水沟,确保施工场地不积水1、 施工工序清表→测量放样→防护桩施工→冠梁施工→第一层基坑开挖与围护→第二层基坑开挖→基础承台施工→回填2、 基坑放样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精确测量基坑平面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定位防护桩桩位,承台底面尺寸及埋置深度等基坑底平面尺寸比结构物基础设计尺寸各边加宽2米3、防护桩施工防护桩距承台边缘2.0m,桩基直径1.0m,桩长18m,总数为166根,左右幅各83根,防护桩靠铁路一侧桩间距1.2m,其余侧1.5m4、冠梁施工冠梁断面尺寸为1.4*1.0m,冠梁采用整体现浇,转角处不得断开,冠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基坑开挖5、基坑开挖基坑使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至指定地点存放基坑顶部无静荷载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和基坑深度(6m),基坑分两次开挖,第一次原地面以下2m,第一次基坑开挖完成后加设钢管支撑,进行第二次剩余4m开挖,开挖至基底以上20cm范围采用人工开挖防止超挖。
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对冠梁上位移观测桩进行监测基坑开挖成型后,周围外设置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同时在基坑周边以及施工临时便道设置警示标志基坑开挖及进行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基坑变形观测,观测过程中当注意观测的实效性、精准性及等精度时效性在于及时观测,依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调整观测频次,错过了某一时段的观测可能导致整个观测结果失去意义;精准性在于选用高精度仪器来保证变化值的精度;等精度指基坑变化的相对性,选取合适的控制点及观测点,要求同一个人同一台仪器同一个控制点观测数据整理要及时,并上报观测结果4、 基坑支护基坑支护依据不同的深度、地质、水文条件选取不同的支护方法放坡开挖:基坑周围无重要建筑物,四周场地开阔时可选用放坡开挖槽钢钢板桩:是一种简易钢板桩墙,有槽钢正反相扣并排打入地下,形成连续墙,槽钢长度一般在6m-8m当地下水位较高或是基坑深度过大时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桩:依据基坑深度和地质条件选取不同直径、不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钻孔桩,适用于较深基坑(10m左右)地下水位较高,水量丰富是须考虑桩间渗水可以结合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当基坑处于复杂地形条件下时可考虑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支护形式。
1、施工放样(1)首先根据承台底面尺寸及埋置深度、地址水文条件、机具布置等确定基坑开挖的尺寸2)基坑边坡线的确定:①根据承台基坑底平面尺寸,将基坑底平面轮廓线测设到地面上;②确定开挖边桩;③将开挖边桩测设到地面上,并撒上白灰线连结各边桩,此封闭线即为开挖边线2、基坑开挖与围护(1)基坑开挖检查项目标准项目检查内容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平面轴线位置不小于设计图纸要求全站仪纵横各检测2点2基底标高土质±50水准仪检测5-8点石质+50,-2003基坑尺寸不小于设计图纸尺寸用尺量(2)基坑开挖前,由测量队进行测量放样,精确测定出承台平面位置及高程,并经过测量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确认基坑平面位置正确及开挖断面高程后方可开挖3)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在基坑顶缘四周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以免下雨影响坑壁的稳定开挖过程中和开挖以后,应注意观察坑缘地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4)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进行,挖至设计标高时要预留20cm的厚度,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底以下10cm,基坑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土,严禁超挖基坑开挖地下水位较低,开挖深度较浅,采用无支护加固坑壁的形式。
5)现场土质为粉质粘土,基坑开挖按照1:0.33放坡,基坑坡脚距设计断面大于100cm,基坑顶边缘1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基坑挖成以后,若出现渗水、积水等情况,应将积水及时排入四周设置的集水井,用水泵将水抽出6)基础底作业面应用厚度不小于10cmC20混凝土硬化,硬化面边缘较承台设计断面加宽不少于50cm8、基坑回填承台及系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且不少于三天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完模板后进行混凝土外露面涂刷沥青进行防腐处理;对承台及系梁基坑进行及时回填,回填材料采用开挖是预留粘土,分层回填,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采用打夯机夯实处理,回填时注意施工机械不得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同时回填料不得倾覆于承台表面造成混凝土接茬面的污染回填后应保证承台及系梁平面位置处无积水坑洼,为肋板、墩身施工提供方便六、质量保证措施1、认真执行质检制度,认真负责完成每一道工序,施工作业班组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认真填写各工序自检记录,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2、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度,每一道工序,技术人员必须向施工员及施工班组进行交底,要有技术交底记录3、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数据准确,及时整理技术资料。
严格原材料及各种材料的事前控制,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4、建立工地质量领导小组,实行质量责任制,并制定质量奖惩措施,使质量责任落实到人5、制定质量奖惩措施,使工程质量能够落到实处七、环保及施工安全措施1、基本要求①施工前要求对现场、机具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及劳动保护用具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