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秧上嫁接西瓜等7篇.doc
6页葫芦秧上嫁接西瓜等7篇葫芦秧上嫁接西瓜周芙华是大连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朱家村的普通菜农,她善于钻研,敢于创新,从事蔬菜生产20多年,共培育和发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多项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菜农,被人们称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女状元为了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周芙华把个人承包的10亩土地全部建成塑料大棚,先后发明和引进的多层膜防寒、以虫治虫,测土配方施肥,黄瓜定型定量保护盒,声波助长等新技术,用野生茄根“吐鲁巴姆”与当地茄子嫁接培育出的新品种茄子都被当地农民普遍采用,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周芙华的蔬菜保护地成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田和传播,在她的带动下,目前仅朱家村蔬菜保护地就发展到3500亩当地棚栽吊蔓西瓜因多年连续生产造成“重茬”,导致果实小,质量差,卖不出价钱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周芙华四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从营口购进葫芦种子在2亩地的大棚里进行培育,长成植株后,剪掉上部叶蔓,留其根部把“早春红玉”吊蔓西瓜芽片嫁接在葫芦根上长成新的西瓜叶蔓据周芙华介绍,葫芦秧与“早春红玉”嫁接结出的西瓜最大特点是不怕“重茬”,其次是产量高,比普通吊蔓西瓜产量高出一倍,甜度好,耐储存,耐运输,深受商贩欢迎,每公斤卖到2.6元。
因为是棚栽西瓜,不受季节限制,头茬西瓜摘完后,只把老蔓剪掉“平茬”后又可在原来的根上重新长出新的叶蔓,继续开花结果一茬西瓜的生长周期是3个月,一年可连续结三茬果,每亩地一年可保证6万元的收入在周芙华的带动下,七顶山满族乡朱家村仅今年就栽植了西瓜1000多亩,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亩地半年“种”出5000元一亩地一年能创造多少效益?对于很多传统种植户来说,六、七百元就很不错了,但凤台县钱庙乡张池村农民刘传光和他的两个大学生孩子,用科技方法加上集约化经营模式,半年就平均在一亩地里“种”出5000元20__4年,划传光在自家责任田搞起了“稻虾共育”实验,从土地的合理设计、龙虾和水稻共育问题、套种的蔬菜品种、成本与产出分析^p 等,他都精打细算,尽量使各类品种平衡生长,特性上趋利避害、相互促进,历经3年,终于摸索出一条“稻虾共育、兼种蔬菜”的高产之路今年6月,他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承包了张池村农民500亩土地,3年承包费一次付清,建成高效示范田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土地利用程度高,种植养殖结构合理:示范园的中间是稻田,四周是养龙虾的水沟,边上则是种朝天椒、蔬菜的坝埂和坡面每亩地中稻田面积约占5分,水沟占4分,田埂和坡面占1分。
由于龙虾对生长环境有要求,所以水稻不能打农药,全施农家肥,灭虫采用频振杀虫灯物理防治;园区运用远程红外线自动监控系统管理,龙虾沟里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可以自排;靠近水沟的田埂种上了空心菜,以剩龙虾攀爬晒阳光;由于近水而不漫水,田埂上非常适合朝天椒的生长,构成了一幅立体现代农业的画面值得一提的还有老刘的儿子和外甥他们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城里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农村,利用所学的现代知识帮老刘打理农业示范园对于“稻虾共育、兼种蔬菜”项目,他们进行过精确的成本分析^p :每亩田的改造费167元,龙虾防逃设施投入30元,种苗40元,饲料80元,蔬菜种植人工费250元……每亩成本总共不到900元而到今年年底,示范园可稳产绿色优质水稻13万公斤,朝天椒干椒及“绿色”优质蔬菜2.1万公斤,35克以上的龙虾5万公斤,按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总价值超过250万元,平均半年亩产效益5000元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是科技知识和创新能力无论是老刘,还是他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停止从专家、农技人员、专业农民和图书报纸中汲取新的知识和技术,他们也希望更多有志发展现代农业的大学生加入他们的行列眼下,小刘和小董又在尝试大田改造,就是在原来的田里再开挖出横竖两条沟,这样将增加埂面面积40%,最终使龙虾产量达到每亩300公斤。
同时减少水稻面积,扩大辣椒种植,让经济效益再扩大养牛大户王东明的成功转型江苏省无锡锡山区东北塘镇梓旺村农民王东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饲养了20多头奶牛,一直是当地名声很响的养牛专业户去年,村里为减少养殖奶牛带来的污染,启动了建设农民安置小区的工程;王东明只好处置了奶牛但如今,他已成功办起了一家机械设备厂实现了漂亮的“转身”,收入也更高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北塘镇是全国闻名的平原“奶牛之乡”,全镇有300多户农民饲养了2500余头奶牛,养殖奶牛成为当地农业最大的支柱产业,许多农民因此脱贫致富;大量的牛粪则被用来肥农田和养殖蚯蚓但是后来牛粪“供大于求”,一些养牛户就将牛粪随意倾倒在河塘沟畔和村道两旁,成为污染自20__5年开始,东北塘镇规划建设了两个无公害奶牛养殖场在保留1000头奶牛的同时,他们引导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其他技术专长的养牛大户,兴办新的实业3年前,紧邻无锡城区的锡通村有30多户农民养殖奶牛,自从村里建起不锈钢市场后,除两户养牛户集中到无公害养殖场继续养殖外,其他养牛户们纷纷“洗脚上岸”,有的经商,有的搞运输奶牛养殖规模的合理“缩水”,使牛粪污染问题迎刃而解像王东明一样,东北塘镇目前已有120多户养牛大户告别牛棚,重新创业。
该镇为帮助养牛户实现顺利创业,重点在资金、厂房、项目等方面予以扶持,引进各类高新技术项目20多个,使全镇养牛户重新创业的成功率达95%以上,户均年收入比养殖奶牛高出三成左右桃乡女状元霞在素有“沂蒙蜜桃之乡”的蒙阴县常路镇,有一个出了名的种桃女状元,她不仅因为种桃发了家,而且还带动全村父老乡亲种桃走上了致富路使昔日到处是荒山秃岭的大常路村变成了遍地桃花的“桃花村”她就是蒙阴县政协委员、常路镇常路居委农家妇女霞1993年,这个镇推广反季节种植蔬菜,大多数人对温室大棚这一新鲜事物不了解,霞第一个在镇里报了名,率先在全镇建起了占地1亩的蔬菜大棚,当年她的温室黄瓜就收入1.2万元,净赚6000元,在全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她的示范带动下,第二年仅大常路居委就新上温室大棚40多个,农民增收20多万元1999年,村里实行土地承包后,村西岭有一块荒地无人承包霞与村里签订了30年的承包合同,共承包了40亩荒地她投资20多万元,买了10吨有机肥改良土壤,又用挖掘机进行了彻底整治,还到山农大请专家论证,建起了“特色优质桃园”,架了电,通了水,修了路,从此霞把象搬到了果园里为了解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提高果园科技含量,霞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查资料、找专家,还订阅了科技报刊,购买了有关蜜桃管理的科技光盘,认真学习。
看到哪里有新技术,她就在自己的桃园子里试验一下,用所学到的新知识给果树定干、拉枝、修剪、施肥、套袋、授粉,还给果树打点滴她先后引进了沙红、常露蜜等20多个蜜桃优良品种春去秋来,累累果实挂满枝头她管理的蜜桃达到了平均单果重300克,单果最重的达到500克收获季节客商们指名要买她的桃,一时令人刮目相看由于她桃园里品种多,技术含量高成为农民学习的典范,被誉为全镇的“科技样板园”霞创建“特色优质桃园”的成功,使人们信服了村里的姐妹们争相找她学技术,霞总是有问必答,现身说法,热“传授套袋、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等新技术对于有些想发展果品种植却无资金的姐妹们,霞把精心培育的优质苗木送给她们,为她们解决资金20_0多元,全村的700亩果园,留下了她的足迹洒下了她的汗水凤台县一农民:一亩地半年“种”出5000元一亩地一年能创造多少效益?对于很多传统种植户来说,六、七百元就很不错了,但凤台县钱庙乡张池村农民刘传光和他的两个大学生孩子,用科技方法加上集约化经营模式,半年就平均在一亩地里“种”出5000元早年,刘传光搞过建筑工程,手中有了一定积蓄,便萌发出返乡创业的念头但传统农业种植耗时耗力效益低,对于立志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家乡面貌的刘传光来说意义不大。
于是他开始搜集信息、购置书籍并到外地考察,20__4年,他在自家责任田搞起了“稻虾共育”实验,从土地的合理设计、龙虾和水稻共育问题、套种的蔬菜品种、成本与产出分析^p 等,他都精打细算,尽量使各类品种平衡生长,特性上趋利避害、相互促进在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丁凤琴的帮助下,刘传光历经3年,终于摸索出一条“稻虾共育、兼种蔬菜”的高产之路去年6月,他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承包了张池村农民500亩土地,3年承包费一次付清,建成高效示范田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土地利用程度高,种植养殖结构合理:示范园的中间是稻田,四周是养龙虾的水沟边上则是种朝天椒、蔬菜的坝埂和坡面每亩地中稻田面积约占5分,水沟占4分,田埂和坡面占1分由于龙虾对生长环境有要求,所以水稻不能打农药,全施农家肥,灭虫采用频振杀虫灯物理防治;园区运用远程红外线自动监控系统管理,龙虾沟里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可以自排;靠近水沟的田埂种上了空心菜,以利龙虾攀爬晒阳光;由于近水而不漫水,田埂上非常适合朝天椒的生长,构成了一幅立体现代农业的画面农业标准化潜力巨大,小菜卖出肉价钱看上去普通的红菜薹,农贸市场1公斤卖3元,他们的每公斤卖6元。
新长福等大酒店一订就是几百斤而一种叫抱子甘蓝的小菜,因产量低、味道独特,每公斤卖到20元,最高时甚至卖到28元,与肉价相差无几这些蔬菜为什么卖得这样贵还供不应求就是因为全部按蔬菜标准化种植,保证100%施用有机肥,100%无污染,不使用任何化肥,也不使用任何有机农药,100%保证味道好蔬菜质量好,不泡水,这就是他们种植的蔬菜常温下能存放一个星期不变黄不发烂的原因蔬菜全部按标准作业整地、下种、施肥、除虫、采摘都有标准规定确保了质量安全和口感,在管理上由于有了标准可循,效益也就出来了一般蔬菜每亩最高产值5000元,而这里的达到了每亩2万元,在不到300亩的菜地,一年蔬菜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万亩玉米基地带富六千农户前几日,两辆载有48吨糯玉米的汽车缓缓驶出密云县,开往天津码头,然后再分别运至韩国仁川、平泽港口这是该县今年向韩国市场运送的第22批糯玉米,累计出口量近20_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20__万余元据了解,这20_余吨糯玉米全部产自密云4个乡镇的万亩种植基地,涉及种植农户6000余户密云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干旱气候,全年干湿冷暖变化分明,光照充足、有效积温和降水、土壤质地等农业条件适宜玉米生长。
为此,他们将糯玉米列入“富民计划”主导实施品种两年前,他们在高岭镇试种500亩糯玉米,发现亩产值比普通玉米高出近50%,亩均效益近120__元目前,他们已在河南寨、古北口、西田各庄等镇推广种植1万余亩,尝到甜头后,大批农户加入到这一种植行列为进一步推动糯玉米产业发展,两年前该县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隆农嘉禾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县内17家糯玉米合作社负责和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提供籽种、技术等“一条龙”服务;利用隆农嘉禾科技有限公司和17家韩国商社的往来贸易,将所产糯玉米全部出口韩国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韩国进口的糯玉米中有近15%产自密云农民之手据介绍,目前,密云糯玉米在韩国市场供不应求,按照韩国商社需求,在扩大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公司满负荷生产,今后能占据韩国市场的60%为提升糯玉米品质,该县已在古北口、高岭、河南寨3个镇建起了20_亩有机糯玉米生产基地进一步规范生产环境和优化种植品种目前,这20_亩基地已经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