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3).docx
20页[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3)[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3)A1型选择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问题:1. 伤寒患者出现玫瑰疹,多见于______A.潜伏期B.发热初期C.极期D.缓解期E.恢复期答案:C[解析]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可分为4期:(1)初期,发热是最早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2)极期,常有典型的伤寒表现,如持续高热、明显食欲减退、中毒性脑病的表现、肝脾肿大和皮肤出现玫瑰疹等;(3)缓解期,体温下降、食欲好转;(4)恢复期,体温正常,食欲恢复故伤寒患者多于极期出现玫瑰疹,故本题选C问题:2. 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______A.猪B.乙脑病毒携带者C.乙脑患者D.蚊虫E.野鼠答案:D[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因此选D野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故E错误。
问题:3. 普通型流脑临床特征性体征是皮肤______A.瘀点或瘀斑B.水疱C.黑痂D.斑丘疹E.脓肿答案:A[解析] 70%左右的流脑患者皮肤黏膜可见瘀点或瘀斑病情严重者瘀点、瘀斑可迅速扩大,且因血栓形成发生大片坏死问题:4. HIV造成机体免疫功能损害主要侵犯的细胞是______A.CD4+T淋巴细胞B.CD8+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NK细胞E.浆细胞答案:A[解析] CD4+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虽然同时还侵犯其他类型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损伤及HIV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异常最主要的还是CD+T淋巴细胞,故选择A问题:5. 下列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发病以青少年为主B.一般不经呼吸道传播C.无明显季节性D.所有患者均有五期经过E.可有母婴传播答案:E[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等5种方式,B项表述错误、E项正确;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的流行特征,其中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家鼠传播者3~5月为高峰、林区姬鼠传播者在夏季为高峰,人群分布则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多,A、C错误;典型病例病程有五期,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而重型的病例可出项重叠现象,D项错误。
故本题选E问题:6. 下列不属急性重型肝炎典型表现的是______A.黄疸迅速加深B.出血倾向明显C.肝肿大D.出现烦躁、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E.急性肾功能不全答案:C[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病情发展迅速,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烦躁和谵妄等,D正确;黄疸急剧加深,胆酶分离,A正确;有出血倾向,B正确;出现急性肾衰竭,E正确;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故本题选C问题:7. 下列各项不属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______A.有病原体B.有感染后免疫性C.有流行病学特征D.有发热E.有传染性答案:D[解析]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相区别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感染后免疫,A、B、C、E等均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发热可以由感染性原因、也可以由非感染性原因引起,并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故本题选D问题:8. 甲类传染病是指______A.SARS、狂犬病B.黑热病、炭疽C.高致病性禽流感、天花D.鼠疫、霍乱E.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答案:D[解析]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等;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伤寒和副伤寒等。
故本题选DSARS、狂犬病、炭疽、流行性出血热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均属于乙类传染病故A、B、C和E均错误问题:9. 下列关于感染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A.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B.感染过程的构成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和外环境三个因素C.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则意味着感染过程的开始D.病原体侵入的数量越大,出现显性感染的危险也越大E.病原体的致病力包括毒力、侵袭力、病原体数量和变异性答案:C[解析]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意味着感染过程的开始,而临床上是否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则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故本题选C问题:10. 下列各项中属乙类传染病的是______A.霍乱B.鼠疫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风疹E.流行性感冒答案:C[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将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鼠疫和霍乱属于甲类,风疹和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2003年4月卫生部通知,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按乙类传染病管理故本题选C问题:11. 下列各项不符合淤胆型肝炎临床表现的是______A.黄疸深B.自觉症状重C.皮肤瘙痒D.大便颜色变浅E.血清胆固醇升高答案:B[解析] 淤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病毒性肝炎较长时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临床自觉症状轻微,常表现有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A、C、D、E等均符合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故本题选B问题:12. 下列药物,不能用于艾滋病治疗的是______A.齐多夫定B.双脱氧胞苷C.双脱氧肌苷D.阿糖腺苷E.拉米夫定答案:D[解析] 目前抗HIV的药物可分为3大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包括齐多夫定、双脱氧胞苷、双脱氧肌苷、拉米夫定和司他夫定等,故A、B、C、E等均能用于艾滋病治疗;而阿糖腺苷主要应用于疱疹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治疗无效,故本题选D问题:13. 下列各项,不支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的脑脊液检查是______A.外观混浊呈脓性B.蛋白质含量高C.细胞数<0.5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D.糖含量明显减少E.氯化物含量减少答案:C[解析] 脑脊液检查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过程中,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浑浊呈脓性,故A正确;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含量均减少,故B、D、E正确;白细胞计数常高达1.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因此C选项错误问题:14. 下列有关伤寒肥达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只要阳性就有明确诊断价值B.阴性结果即可除外伤寒C.可根据“O”抗体效价的不同区别伤寒或副伤寒D.“H”抗体出现较早,消失快,更有利于诊断E.检测Vi抗体可用于慢性带菌者的调查答案:E[解析] 分析肥达反应的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通常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故A项错误;有少数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呈阴性,B项错误;伤寒与副伤寒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体内产生相同的O抗体,故不能通过O抗体效价区别伤寒或副伤寒,C项也错误;H抗体出现迟,可持续阳性数年,D项错误;Vi抗体的检测可用于慢性带菌者的调查,故本题选E。
问题:15. 下列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______A.抗菌治疗B.扩充血容量C.纠正代谢性酸中毒D.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E.纠正代谢性碱中毒答案:E[解析] 本病病情凶险,应密切观察,采取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抢救措施,治疗措施包括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原治疗,应用有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作抗菌治疗,A项正确对症治疗,重点是针对休克的相关治疗,包括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障碍和保护重要脏器等,B、C、D选项正确,E错误,故本题选E问题:16.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全身各组织器官都可有充血、出血、变性、坏死,表现最为明显的器官是______A.心B.肺C.肾D.脑垂体E.胃肠答案:C[解析] 流行性血热的病理解剖可见脏器中肾脏病变最明显肉眼可见肾脂肪囊水肿、出血,镜检肾小球充血,基底膜增厚;肾小管受压而变窄或闭塞;间质有细胞浸润问题:17. 下列哪项不是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______A.ALTB.胆红素C.白蛋白D.ASTE.凝血酶原活动度答案:A[解析] ALT在肝细胞中含量较多,且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可溶性部分,当肝脏受损时,此酶可释放入血,致血中该酶活性浓度增加,故测定ALT常作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但其他疾病或因素亦会引起ALT不同程度的增高。
重症肝炎或亚急性肝坏死时,一度上升的ALT在症状恶化的同时,酶活性反而降低,可仅轻度增高,临终时常明显下降,是肝细胞坏死后增生不良,预后不佳少数人血清中ALT长期持续升高,肝穿无明显病理改变,预后良好问题:18. 普通型流脑的表现,下列哪项是不典型______A.头痛B.呕吐C.出血点D.抽搐E.巴宾斯基征阳性答案:E[解析] 流脑的主要症状是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呕吐,严重时出现颈项发硬,头后仰、抽搐、昏睡等症状,在胸、背部皮肤上一般可见到瘀点因此,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近就医,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48小时危及生命问题:19. 属于甲类法定管理传染病的是______A.鼠疫、炭疽B.鼠疫、结核C.鼠疫、霍乱D.鼠疫、AIDSE.鼠疫、SARS答案:C[解析]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问题:20. 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A.输血B.性交C.粪—口途径D.日常生活接触E.母婴传播答案:A问题:21. 关于SARS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是______A.主要发生于人口密度较大的都市B.农村地区病例少C.有明显的居民楼聚集现象D.儿童发病率高E.可通过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答案:D[解析] 根据2003年北京地区SARS流行时的有限经验,与成人相比儿童SARS的发病率较低(占全部病例2%~5%),临床表现较轻一般没有严重的呼吸衰竭,不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没有死亡病例和后遗肺纤维化样改变;较少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症状;肺部阴影的吸收较成人患者更为迅速;CD4+、CD8+细胞降低没有成人患者严重;可以有轻度心肌和肝脏损害,但很快恢复因此,D叙述不妥问题:22. 下列哪项不是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______A.ALTB.胆红素C.白蛋白D.ASTE.凝血酶原活动度答案:A[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