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 三表一图 (一)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试题.doc
13页九年级化学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三表一图三表一图”(一)(一)人教四年制人教四年制【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 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三表一图”(一)二. 教学目的要求: 1. 熟悉物质分类的原则及各种物质的概念 2. 熟练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与常见物质溶解性表的使用 3. 熟练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该关系制取有关物质三. 重点、难点:物质分类的原则及反应规律四. 知识要点:(一)物质分类表物质:1. 纯净物(1)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2)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成盐氧化物按性质、如生成盐和水也不与碱反应既不与酸反应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如生成盐和水又与碱反应既与酸反应两性氧化物只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酸性氧化物只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性氧化物大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碱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按元素组成),(:),()(:)(23272COOHOAlOMn 酸:三元酸二元酸一元酸个数按分子电离出的无氧酸含氧酸按分子中是否含氧H 碱按溶解性除以上碱外的碱难溶性碱微溶性碱、可溶性碱:)(:)(:2232OHCaOHNHOHBaKOHNaOH 盐碱式盐酸式盐正盐2. 混合物(二)溶解性表常见白色沉淀: CaCO3、Ag2CO3、BaCO3、AgCl、BaSO4、Mg(OH)2蓝色沉淀:2)(OHCu红褐色沉淀:3)(OHFe钾、钠、铵、硝酸盐都易溶。
溶解性表的应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三)金属活动顺序表(四)酸、碱、盐及氧化物、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八圈图盐和金属金属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酸盐盐 盐(无氧酸盐) 盐(含氧酸盐)盐和水碱和盐酸和盐两种新盐盐和氢气+酸+碱(16)(1)+O2(7)(17)+O2(4)(17)(8)(2)+H2O-H2O(3)(11)(12)(5)+H2O-H2O(6)(15)(9)(14)(13)(10)记忆口诀:两条纵线通到底(6 条规律)四条横线相联系(5 条规律)六条交叉成网络(6 条规律)17 条规律要牢记(横、纵各有 1 条重复 6+5+6=17)规律:化合可溶碱水可溶金属氧化物碱氧金属氧化物金属点 )()()2()() 1 (/2O )9()()()3(/同水盐酸碱分解水难溶碱氧难溶碱高温 化合难溶酸氧除外大多数酸水酸氧酸氧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含氧酸点),()5()()4()(2O )9()6(同水盐碱酸分解水酸氧酸 复分解水盐酸氧碱水盐碱氧酸两种新盐盐盐水盐碱酸)12()11()10()9( 复分解新盐新碱盐碱新盐新酸盐酸)14()13(置换反应新金属新盐盐金属盐酸金属)16()15(2H碱氧酸氧含氧酸盐)17(高温3CaCO2COCaO(分解反应)高温3BaCO2COBaO(分解反应)以上规律的应用: 可知某物质性质 某物质制法 (箭尾) (箭头指向) 各类物质间相互关系从上述规律中可以总结出制盐的十种方法,包括:(2)(16)【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 1 下列反应能一步实现的是( )A. 2)(OHCuCuO B. NaClNaNO 3C. 3FeClFe D. CaOCaCO 3解析:解析:解此题应以熟悉反应规律和反应条件为基础。
因为CuO难溶于水,不能直接与水化合生成2)(OHCu;3NaNO无法在生成NaCl的同时产生、或水,即复分解反应不能发生;0Fe无法通过置换反应变为3Fe;3CaCO可以通过高温分解产生CaO答:答:选 D例 2 下列关于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电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 水溶液的 pH 小于 7 的化合物一定是酸D.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解析:解析:酸式盐 KHSO4、NaHSO4均能电离出 H,其水溶液呈酸性,但它不是酸,(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酸式盐的水溶液都呈酸性,如 NaHCO3)所以 A、C 不正确除酸外,CO2、SO2等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 B 也不正确答:答:选 D例 3 既能与锌发生置换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溶液是( )A. 氯化钙溶液 B. 食盐溶液C. 氯化铜溶液 D. 碳酸钾溶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置换反应定义及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根据定义,盐溶液中的金属若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锌之后,就可与锌发生置换反应;能与烧碱发生复分解反应,需有沉淀生成,所以应选氯化铜溶液。
答:答:选 C例 4 在括号内填写反应物或生成物,完成化学方程式:(1)MgO( )MgSO4( ) (2)NaCl( )NaNO3( )(3)Na2CO3( )NaOH( )(4)FeSO4( )( ) Fe(5)CuSO4( )( ) 2)(OHCu(6)K2SO4( )( ) KCl(7)Zn+( )( )Cu(8)Na2SO4( )( )NaOH(9)MgCl2( )23)(NOMg( )(10)CuSO4( )( ) CuCl2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及反应发生条件的熟练掌握1)MgO(碱性氧化物)MgSO4(盐),碱性氧化物酸盐水,生成的是硫酸盐,应加入硫酸2)NaCl(盐)NaNO3(盐),为引入硝酸根同时将氯离子沉淀,应加入硝酸银3)Na2CO3(盐)NaOH(碱),盐碱新盐新碱,应加入可溶性的碱,并且其阳离子能将碳酸根沉淀,应加熟石灰4)FeSO4(盐)Fe(金属)盐金属(较活泼)新盐新金属(较不活泼),可加入锌(镁、铝等)5)CuSO4(盐)Cu(OH)2(碱)盐碱新盐新碱,应加入可溶性的碱如 NaOH、KOH 等6)K2SO4(盐)KCl(盐),盐制盐的方法很多,此题需要引入氯离子同时将硫酸根沉淀,应加入氯化钡。
7)Zn(较活泼金属)Cu(较不活泼金属),可加入铜盐,如硫酸铜、氯化铜等8)Na2SO4(盐)NaOH(碱)应加入可溶性的碱,并且其阳离子能将硫酸根沉淀,应加氢氧化钡9)MgCl2(盐)Mg(NO3)2(盐),引入硝酸根同时将氯离子沉淀,应加入硝酸银10)CuSO4(盐)CuCl2(盐),引入氯离子同时将硫酸根沉淀,应加入氯化钡答案:答案:(1)MgO(H2SO4)MgSO4(H2O)(2)NaCl(AgNO3)NaNO3(AgCl)(3)Na2CO3(Ca(OH)2)2NaOH(CaCO3)(4)FeSO4(Zn)(ZnSO4) Fe(5)CuSO4(2NaOH)(Na2SO4) Cu(OH)2(6)K2SO4(BaCl2)(BaSO4)2KCl(7)Zn+(CuSO4)(ZnSO4)Cu(8)Na2SO4(Ba(OH)2)(BaSO4)2NaOH(9)MgCl2(2AgNO3)Mg(NO3)2(2AgCl)(10)CuSO4(BaCl2)(BaSO4) CuCl2例 5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实现,写出转化的各步化学方程式:(1)CuOCu(OH)2 (2)CaCO3Ca(OH)2 (3)Cu(OH)2Mg(OH)2 (4)Ba(NO3)2BaCl2解析:解析:根据反应规律,确定反应路线。
1)CuO酸铜盐可溶性碱2)(OHCu (2)CaCO3高温分解CaOOH22)(OHCa (3)2)(OHCu酸铜盐Mg镁盐可溶性碱2)(OHMg (4)Ba(NO3)2 碳酸盐23)(COBa盐酸BaCl2例 6 试用七种不同的方法制备氯化锌,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解析:解析:此题必须在熟悉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才能正确的表示另外是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氯化锌最后还必须明确氯化锌属于盐类,制盐的方法用十种从中选择适合并能完成的化学反应答案:答案:制备氯化锌的七种方法是(1)锌跟氯气反应2ClZn2ZnCl(2)锌跟盐酸反应 HClZn222HZnCl(3)锌跟氯化铜溶液反应2CuClZnCuZnCl 2(4)氧化锌跟盐酸反应 HClZnO2OHZnCl22(5)氢氧化锌跟盐酸反应 HClOHZn2)(2OHZnCl222(6)碳酸锌跟盐酸反应 HClZnCO23222COOHZnCl(7)硫酸锌跟氯化钡反应24BaClZnSO42BaSOZnCl【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 选择:1. 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正盐,又属于含氧酸盐的是( )A. ZnS B. 3MgCO C. 42PONaH D. 322)(COOHCu2. 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的一组是( )A. BaO 2SO B. 2SO SH2 C. 2SO 2CO D. CaO CuO3. 下列各酸命名中有错误的是( )A. SH2(氢硫酸)B. 3HClO(氢氯酸)C. 3HNO(硝酸)D. 43POH(磷酸)4. 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A. 大理石 石灰石 生石灰B. 熟石灰 硝石灰 氢氧化钙C. 冰 水 干冰D. 烧碱 火碱 纯碱5. 酸具有通性的实质是( )A. 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B. 酸在水溶液里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C. 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D. 酸在水溶液里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6. 下列物质属于酸式盐的是( )A. 42SOH B. 3KNO C. 3NaHCO D. 322)(COOHCu7.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类的是( ) A. 火碱 B. 消石灰 C. 苛性钠 D. 纯碱8.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碱,后者为盐的是( )A. 32CONa NaClB. 322)(COOHCu 3CaCOC. NaClCuSO4D. 42PONaHNaOH9.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442SOHSOHB. 23322COKCOKC. 222)()(OHBaOHBaD. 32232)(NOCuNOCu10. 下列物质能电离出氢离子,但不属于酸的是( ) A. HCl B. 3HNO C. 4NaHSO D. 42SOH11. 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Cl”存在的是( )A. 3KClO溶液 B. NaCl溶液 C. NaCl晶体 D. HCl气体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 酸性氧化物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13. 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溶质全部为碱的是( )A. 3NOOHNaB. 24SOClHC. OHCaK2D. 242SOMgNa14.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 含有3NO的物质B. 含有金属离子的物质C. 与某些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的物质D. 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酸根离子的物质15. 由 H、O、S、Na 四种元素,按不同组合,可形成的化合物最多有( ) A. 5 种 B. 6 种 C. 7 种 D. 8 种16. 下列关于酸、碱、盐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酸、碱一定含氢,盐一定不含氢B. 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C. 碱、盐可能含氧,酸一定含氧D. 盐一定含金属元素、酸,碱不一定含金属元素17. 下列物质分类中有错误的是( )A. 碱:烧碱 消石灰 氨水B. 正盐:食盐 石灰石 磷酸二氢钙C. 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D. 有机化合物:甲烷 乙醇 醋酸18.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B. 正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C. 碱中一定含氢氧元素D. 酸式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19. 在下列物质水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 ) A. NaOH B. 生石灰 C. 3SO D. OK2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零B.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 氧化铜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D. 实验室制取2CO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21.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 KOH 溶液和盐酸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