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人物事迹(45篇).docx
40页爱国人物事迹(45篇) 爱国人物事迹 1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最终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可是,茅以升没有理解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可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此刻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爱国人物事迹 2 东汉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两军实力相差悬殊,袁军数倍于曹军,曹操部将大多认为袁军不可战胜但曹操最终以少胜多,大败袁军袁绍弃军逃跑,全部的辎重物资、图册兵藏被曹军缴获 在清点战利品时,曹操的'一名心腹发现许多书信。
这名心腹拆开其中一封,看了几眼,立刻脸色大变他把所有书信收齐封好,然后抱着信件去向曹操汇报:“主公,这些都是袁绍与人来往的密函!”曹操接过信件,拆开看过几封后,对心腹说:“你去把这些信都烧了吧烧掉?主公,您不该照着书信把这些叛徒全部抓起来吗?”心腹惊疑道曹操摇摇头:“当初,袁绍兵力远胜于我,连我自己都觉得不能自保,更何况是他们与袁绍勾结只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啊 原来,这些信件都是在许都的官员和曹操军中部将写给袁绍的,其中不乏示好投诚之语曹操命人当众把信件全部焚烧那些私通袁绍的部将,原本惊慌不定,见曹操此举,惭愧不已,同时也愈加感激,军中士气更盛 曹操趁势进击,冀州各郡纷纷献城投降曹操实力大为增强,为此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爱国人物事迹 3 坐中国船去上海 1916年6月,陈毅同志和其他几个留法勤工俭学的青年,决定乘船从重庆去上海联系船票的人告诉大家,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可供选择:一家是日本人办的,这家轮船公司给每个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他们给每个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乘坐哪家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有的同学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点洋货,开开眼界。
陈毅对大家说:“北京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欺侮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罢课罢市,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种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贪图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爱国人物事迹 4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带着测量队,身背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当出于工程人员之口之后,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迭,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
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很多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我的人、自我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我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 爱国人物事迹 5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十二岁就有了功名,少年时便名冠一时,很受当地人们的尊重 有一天,镇上一位老绅士病故,丧主特派家人去请少年汤显祖写祭文可偏偏另一个村子里有一位老农做寿,其子女也来请他去写寿联显祖一想,按理说,死者为大;可按情论,死者停灵多日,一篇祭文只要在出殡前写毕就可,而做寿却只能在当天宴宾客时使用,何况眼下寿星家生活艰难,拿不出什么润笔费,我小小年纪,不可势利就回答那家丧主,他迟一天到,肯定误不了事的说完,汤显祖先去了寿星家把寿联写完,这才连夜往镇上赶。
再说镇上那家,因为家产富有,来吊唁的亲朋众多其中一位远亲狂生,自恃有些文才,听说要等个什么汤显祖来写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区区小事,拿什么架子他吩咐仆人笔墨伺候,铺开宣纸,洋洋洒洒,直写到次日天明 正自鸣得意呢,汤显祖来了狂生没料到这么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好事的'就怂恿汤显祖也写一篇汤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陈词滥调,矫揉造作,全无真意,心中很不以为然也是年轻气盛,便不客气,只见他略一思索,拿起笔来,几乎是一气呵成,惊得众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见了,自知技不如人,只好甘拜下风 狂生拿起自己熬一夜心血写成的东西,请汤显祖评点满以为汤多少会夸赞几句,也多少挽回些面子哪知道汤显祖只是在结尾空白处写了一句曲词:“他去也,怎把心儿放狂生起先以为汤显祖是补充去世人心态的,好在他不算太笨,细一琢磨,才悟出原来人家写的是一字谜,这一字就是对他文章的评价,那脸刷地就红了,心想,幸亏没求人家说出来…… 爱国人物事迹 6 舍名弃利两弹元勋 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爱国人物事迹 7 一曲胡笳救孤城 在中国历史上,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陷入重重包围的军队转危为安的人,屈指算来,仅有几个。
而西晋时的刘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琨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将领、音乐家和文学家,也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西晋末年,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騷扰中原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刘琨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和好友祖逖一起,闻鸡起舞,发愤图强,希望能收复失地,还老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公元307年,刘琨带领部下一千余人离开洛阳,历经艰难险阻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由于战乱频仍,已是一座空城刘琨到了那里,安抚流民,加强城防,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很快,晋阳城恢复了活力,到处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匈奴骑兵再次兴兵南下,围攻晋阳城一夜之间,五万匈奴兵把晋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刘琨一看,大事不妙,一面赶紧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出城去,请求救援;一面在城内严防死守,各个要塞都增加了兵力,以抵御匈奴人的进攻 刘琨深知晋阳城的士兵根本不是匈奴大军的对手,便守城不出虽然匈奴人数次骂阵,刘琨都置若罔闻他希望以拖延时间的方式来等待援军恼羞成怒的匈奴人却等不了,他们数次攻城,但都被刘琨带领的守军顽强地击退匈奴人见久攻不下,索性就驻扎在晋阳城外,坐等刘琨弹尽粮绝,那时再攻城就不费吹灰之力 刘琨在煎熬中又过了几天,援军还是未到。
已是深夜,刘琨还在四处巡查此时的他千钧重担在身,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登上城楼,看着一队队的`巡逻士兵走过,心里稍感安心但凭楼远望,不远处就是匈奴骑兵的营地,虽然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显然,匈奴人已经睡去 刘琨深知:现在晋阳城内,粮草仅能维持半月;原本守军才不过两千,匈奴人几次攻城,又损兵折将不少;援军迟迟未到……想到这里,刘琨忍不住一声长叹,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情 突然,远处的匈奴营地里传来一阵騷乱,似乎被刘琨的长叹声惊醒看到这,刘琨灵机一动,想起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四面楚歌所慑,不战自败的故事他赶紧命人拿来胡笳——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站在城楼上吹奏起来 刘琨忘情地一遍又一遍地吹着匈奴人最熟悉的曲子忧伤的胡笳一路呜咽着传到了匈奴营地,好似慈祥的母亲在呼唤久别的游子,又似温婉的妻子在思念离家远征的丈夫渐渐地,匈奴营地里騷动起来,许多士兵走出营地,急切地寻求声音的来源有的情不自禁地低声吟唱,有的则黯然泪下连年背井离乡的征战,久攻不下的城池,已经让匈奴士兵备感疲惫在这异域他乡,突然听到熟悉的乡音,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士兵中间蔓延开来 刘琨吹了一夜的胡笳,吹得自己泪流满面,吹得匈奴士兵归乡心切 第二天一大早,探马来报,匈奴已经撤兵北归。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昨夜刘琨的胡笳曲,让匈奴人军心大乱,士气低落,许多士兵结伙乘夜逃亡回家匈奴首领见状,不得不下令连夜拔营起寨,退回老家 就这样,刘琨不费一兵一卒,解了晋城之围从此,“一曲胡笳救孤城”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刘琨以他面对强敌时的勇敢和智慧,留名青史,被后世称道 爱国人物事迹 8 在中国要守中国的规矩 我们的国家此刻实行改革开放,许多外国人到中国访问、投资、做买卖,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如何跟外国人打交道呢一方面要有礼貌,尊重人家的国格,尊重人家的各种习惯另一方面也要维护我们的国格国法盲目排外和崇洋媚外都是错误的那里讲一个冯玉祥将军对待外国人的故事 冯玉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当年担任陕西督军的时候,一次接待了两个外国人他很有礼貌地请他们坐下,谈话两个外国人打开旅行袋拿出一块新鲜的野牛肉,要送给冯玉祥冯玉祥问“哪里弄来的野牛肉”外国人回答“是我们在终南山打猎打来的野牛凶得很,不好打冯玉祥皱起了眉头“你们到终南山打猎,和谁打过招呼领过许可证吗”外国人忙说“我们打的是野牛,没有主人,不着和谁打招呼冯玉祥沉下脸说“终南山在我们中国,是我国的`领土野牛生在那里,自然归我国所有,怎样说没有主人你们不经允许,私自猎牛,这是犯法的!我作为地方官,有保护国家主权的职责。
你们在中国就要守中国的规矩,不能蛮不讲理!”两个外国人理屈词穷,只得承认做了错事 爱国人物事迹 9 王伟海空卫士 20__年4月1日上午,王伟在执行对美军侦察机跟踪监视的任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