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影片中歌剧鉴赏《曲与泪》.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79148725
  • 上传时间:2019-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3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影片中歌剧鉴赏《曲与泪》电影《曲与泪》是由皮耶·格雷索主演,拉法耶罗·马塔拉佐导演的表现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一生的传记电影片中听到威尔第谱写的一些著名的、最令人喜爱的咏叹调、进行曲和变奏曲片中塑造了主人公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形象  影片《曲与泪》以倒叙的方法记录了威尔第从第一部歌剧诞生至最后一部歌剧完成的整个过程当威尔第去世前躺在病床上追忆自己一生的音乐生涯时,时间回到了1839年这一年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贝尔托》获得很大成功,上演这部歌剧的斯卡拉剧院经理梅雷利,委托威尔第谱写喜歌剧《一为主王》,但由于恩妻爱子相继故去,心绪不佳,创作失败威尔第的第三部歌剧《纳布科》在斯卡拉剧院上演,取得巨大成功,威尔第一举成名剧中合唱《飞呀,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被公认为象征意大利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民族战歌《纳布科》演出之夜,米兰城甚至出现“威尔第万岁”的标语剧中女主角扮演者朱塞平娜·斯特莱尼,于1859年成为威尔第的第二任妻子继《纳布科》之后,又谱成《伦巴底人》与《欧那尼》等`13部歌剧自1851年起相继完成《弄臣》《游吟诗人》与《茶花女》三大歌剧杰作,威尔第成为闻名欧洲的“意大利歌剧大师”。

      这期间,他还谱写了《吹响号角》等艺术歌曲,对意大利人民争取自由与统一祖国的正义斗争起到了重大作用威尔第的晚年时期,正是瓦格纳影响遍及欧洲之时面对瓦格纳歌剧渗透的形势,威尔第坚持意大利歌剧的民族传统,走歌剧改革之路,1871年完成四幕歌剧《阿伊达》此后,他遁居故乡16年,写些四重奏等小型作品1887年,重振旗鼓写出世界名著的《奥赛罗》与《福斯塔夫》两部歌剧瑰宝《福斯塔夫》完成后的8年里,威尔第又隐居乡下做些慈善事业1897年,妻子斯特莱尼逝世后,迁居米兰谱写宗教音乐,他以87岁之高龄结束光辉的一生  一、影片中歌剧咏叹调的运用  影片开始就以歌剧《奥赛罗》第四幕《奥赛罗之死》拉开帷幕《奥赛罗》是威尔第创作晚期的一部杰作,是建立在传统歌剧基础上的现代音乐剧这部作品实现了完美的形式和深刻的内容之间的高度统一,从而赋予它更强大的艺术力量《奥赛罗》中最著名的咏叹调包括:第一幕中的《饮酒歌》,第二幕中埃古的《信经》,第三幕中奥赛罗关于德丝蒂莫娜不忠贞的独白以及第四幕中的《杨柳之歌》、女高音庄重的《圣母颂》和《奥赛罗之死》《奥赛罗》的剧本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和歌剧脚本作者阿里戈博伊托根据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改编。

      他运用“契纲领,简头绪”的方法,使脚本既保持了原作的精髓,又适合歌剧舞台1887年2月5《奥赛罗》首演于米兰的斯卡拉剧院,一举获得成功至今每场演出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威尔第探索高峰的代表作之一《奥赛罗》的音乐可以用“完美无缺”四个字形容威尔第在《奥赛罗》这部剧里,完美并深化了他早期作品中的歌剧表现技巧,仍然保持着意大利歌剧的传统风格大段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永远令人陶醉的美声,一首首咏叹调感人至深同时又汲取了瓦格纳“乐剧”的创作手段,进一步发挥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加强了歌剧中音乐的作用和歌唱的戏剧性威尔第在《奥赛罗》里完美地加强了他早期的歌剧技巧,进一步发展了他的配器法,但既未失去他超凡脱俗的旋律,也没有盖过歌唱家的声音更多电影尽在 )  影片中威尔第曾出现两个心爱的女人,第一任妻子是他的同乡,善良、美丽,但当他事业未见起色之时就因病去世了第二任妻子是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斯特莱尼,当两人热恋之初,斯特莱尼为了不影响威尔第歌剧事业的发展,毅然决定离开威尔第时演出了歌剧《埃尔纳尼》中的著名咏叹调《埃尔纳尼,一起逃走吧》歌剧《埃尔纳尼》是根据雨果原著改编后作曲的第五部歌剧,是威尔第从丧妻丧子的打击中复原后,以浪漫的恋爱题材谱成的、热情洋溢的作品。

      威尔第首次取用浪漫的题材作曲,旋律比前两部更为流畅,虽然稍嫌粗犷,却具有强烈的倾诉力当威尼斯的费尼杰剧院委托威尔第谱写新作时,在剧院经理建议他取用雨果的《埃尔纳尼》作曲时,他便欣然同意了1844年此剧在威尼斯的费尼杰剧院首演特别是第三幕的《阴谋的合唱》,激起了人们的爱国心,刺激了当时的民族运动结果,歌剧《埃尔纳尼》不仅在意大利国内博得崇高的声誉,也使威尔第的盛名传遍世界  《里戈勒托》是威尔第最成功的名作之一,又称为《弄臣》,他一生中写出的著名作品包括《茶花女》《奥赛罗》等,但巩固他在意大利歌剧界不朽地位的,却是这部曲调光辉、情节曲折、内容充实、魅力洋溢的《里戈勒托》咏叹调《女人善变》一曲,由于容易唱、容易记,预料必定会流行,威尔第于是将曲谱一直保密到首演那一夜才交给歌手首演后,此曲果然传遍威尼斯的大街小巷威尔第根据皮亚韦精心改写的剧本作曲,在接近完成时,突然接到检察机关禁止演出的通知,为能让此剧公演,剧名从原来的《诅咒》改为《里戈勒托》,地点从原著的巴黎改为意大利北部的曼图亚,人物由弗朗索瓦一世变成曼图亚公爵,驼背的弄臣特里布烈也改为里戈勒托,里戈勒托的女儿由蒲兰改为吉儿达当《里戈勒托》首演后观众立刻喜欢这个剧目。

      剧中第二幕第四景里戈勒托演唱的咏叹调《把我的女儿交出来》也是抒情性、技巧性较高的咏叹调剧中吉尔达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一开头就是下行的大调音阶;公爵之歌《女人善变》中,前几句都在一个八度里,十分简洁,但一下子就能抓住听众的心  二、影片中歌剧重唱及合唱的运用影片中威尔第歌剧的咏叹调无疑是最能打动观众的曲目,但他的歌剧中也不乏经久不衰的重唱和合唱作品  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主要是烘托气氛,威尔第创作的第三部歌剧《纳布科》中合唱曲《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是威尔第一生中最钟爱的乐曲之一这部歌剧是在他的两个孩子和爱妻相继因病去世的悲痛处境中所写的《一之王》(1840年)失败后创作的当威尔第看到根据《旧约圣经》中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故事写成的《纳布科》(全名应为《纳布科多诺佐尔》)剧本,将威尔第从心灰意冷中拯救出来他将阿比盖尔的角色想象成朱塞平娜在演唱,挥笔疾书,终于将全剧杀青1842年,此剧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时博得热烈喝彩,尤其那强有力的合唱,更赢得空前佳评,此后接连上演,不久便传遍各国《希伯来奴隶合唱》是歌剧《纳布科》第三幕第二场,是由被迫戴着脚镣进行繁重劳动的希伯来人唱的它是欧洲歌剧中最有名的合唱之一。

      在这出剧首演那天,合唱刚完,就引起全场巨大的欢呼和热烈的掌声在此剧中,希伯来祭司长扎卡里亚对成为俘虏的希伯来人传扬奇妙之神后,众人唱出脍炙人口的合唱《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这首《希伯来奴隶合唱》是升F大调、广板,用回旋曲式写成它前面有一大段前奏,描绘希伯来人正经受着苦难,带有悲愤的情感在主和弦的分解和弦引导下,沉重的合唱开始了,主题四个乐句,情绪比较压抑《纳布科》之得以投合当时的民心,不仅是由于它雄伟的构想,剧中受巴比伦暴政压迫的犹太人,也正好反映当时在奥国强权下受苦的意大利人民当威尔第离开人世时,送葬队伍演出合唱曲《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来表达人们对他的眷恋与不舍  三幕歌剧《茶花女》中第一幕第二场的男女声二重唱《饮酒歌》几乎家喻户晓:它由主人公阿尔弗莱德和薇奥列塔唱出,中间插入合唱该曲采用圆舞曲节奏,以大六度跳进与下行级进以及充满活力的装饰音为其特点,表达对青春、爱情的赞美和渴望歌剧《茶花女》完成于1853年,剧作家皮阿威根据小仲马同名戏剧写成脚本,歌剧通过薇奥列塔这个被迫害的妇女形象,控诉了上流社会的门第、道德的虚伪性,威尔第敢于向上流社会和传统势力挑战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威尔第的音乐创作大胆运用了通俗元素在歌剧《茶花女》中最显著的音乐特征是一方面,它拉近了观众的欣赏趣味,使已经被视为高雅艺术的歌剧与民间社会通俗流行音乐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另一方面,威尔第运用精湛的艺术技巧,把通常只是表现欢快情绪的圆舞曲变成了集中表现女主人公惊喜、欢乐、悲伤、沉重等情绪的载体,并形成了一种风格这一点在之前或同时代的歌剧作曲家中是绝无仅有的此外,这部以19世纪法国生活为题材的歌剧音乐,采用了作曲家的祖国——意大利本土的音乐语言,不仅使音乐优美动听,更是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认同感在歌剧《茶花女》中,出现了许多圆舞曲风格的作品,增加了剧情华贵的艺术气息重唱也是歌剧中的精彩之处:其中第一幕中的男女声二重唱《饮酒歌》、薇奥列塔与亚芒的二重唱《请告诉那纯洁的姑娘》以及全剧最后的阿尔弗莱德与薇奥列塔的二重唱《离开巴黎》  三、结语  在威尔第众多的歌剧作品中有弄臣的空虚感情,阿伊达忠贞不渝的爱,埃古的阴险狡诈,奥赛罗徒劳无益而且愚蠢的妒忌以及阿珠奇娜近于疯狂的复仇心理他的人物基本上是软弱和自欺欺人的,重要的只是他们的激情而不是他们的行动……威尔第笔下的男男女女都可以卸下他们的外表,脱去16世纪的皱领、埃及外衣、威尼斯的甲胄和吉卜赛人的长袍。

      威尔第在音乐中、在歌剧中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这些不变的因素,体现了歌剧的本质,把人的情感从文学描写转化为纯音乐威尔第塑造的不是英雄,而是激情,他就是这激情的英雄和胜利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