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63页.doc
63页目录一、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概况及其特点…………(1)二、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培训过程………………(8)(一)培训目标(8) (二)培训方式(10)(三)培训场所(12) (四)培训计划(17)(五)教课方式(29) (六)考核(34)三、对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几点批评意见………(43)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我过试行中的若干问题和对策..(49)五、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试行双元制模式教学计划(草稿)…(64) (一)工业电子专业一级培训教学计划(64) (二)电子信息专业二级培训教学计划(81)六、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培训中心试行双元制模式工厂技术技工教学大纲和培训大纲……(89) (一)理论教学大纲(89) (二)技能培训大纲(109)附件1 德国巴伐利亚机械制造职业专科学校招生简章……(123)附件 2 德国巴伐利亚技术员学校招生简章……(126)一、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概况及其特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在本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50年代后期德国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法律和条例才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机制尔后,德国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对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重要保证,因此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家的赞赏和肯定从其内涵的实质来看,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培训体制及各自功能可用图表示(见下页)双元制作为教学实体,是指工厂、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学徒——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从教学上看,并不能简单地将工厂、企业的实训工作说成是纯粹的操作,而将职业学校的课程看成完全是理论学习;而是两者有一定程度上的交叉,在企业、工厂中除了培训岗位、教学实训车间外,还有实训指导教室;在职业学校除了理论教室、实验教室外,还有作为理论教室 补充的实训演示车间但从具体的培训和教学过程上分析,两者的手段是不同的在工厂、企业的培训中心,根据培养目标,通过大量的技能培训和实际操作,与生产全过程相联系,学习全面的操作技能和专门化实践;学习与人、与物接触时应懂得的知识,从现场学会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以及在成人环境中学会正确的职业行为规范、质量意识、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时间约占全部培训过程的70%~80%在职业学校,根据教学计划,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关十堰传授有关该职业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授课活动,在这里教育原则是起主导作用的。
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约占全部培训时间的30%~20%两者交叉之处往往在于;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在某一个理论性问题不得兼顾的情况下,企业内的实训教师应当根据需要加以补充,这时就必须在企业内上实训指导课职业学校的教员也应当知道哪些方面是无法在企业实训车间所能学到的,并应带领学生进实验室,或学校的实训演示车间加以实验或演示学徒——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某种职业的时间一般为三年,第一年为基础教育阶段,后两年为专业学习阶段第一年着重学习基础知识,打好理论和技能基础,提供学会多方面技术的可能性,以便学员在希望改学领近职业时不致耽误时间;后两年的专业学习阶段,注意实训和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及时补充新技术的知识,竭力避免学成的本领是过时的学徒与工厂、企业之间须签订培训合同入学者未成年,应由父母代签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①所学的职业名称;②业务和时间的安排问题;③培训的开始与结束的时间;④必要的补充培训措施;⑤试训时间;⑥培训时间徒工经济收入的多少;⑦假期;⑧解约学徒学成之后合同便无约束力,他可以表示留在本厂工作,也可以离开本厂去其他单位就业本厂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留下表示愿意留下的徒工,也可以拒绝雇用已学成的徒工双元制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已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内占有主导地位,并在德国政府、各州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扶植下日趋完善、合理、有效。
从总体上来分析,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1. 重视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以企业为核心,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育为辅(注:二级培训例外,因其是在一级培训基础上的后继教育——详见后面章节)德国的教育专家认为:“要培养合理的技术工人没有企业培训是不可想象的”这是有道理的,学生主要在企业培训,可以避免单纯在学校受教育的一些弊端,至少有这样一些优点:①培养目标更符合企业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为未来工作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真实的生产环境,使学生比较接近实践,接近未来工作的需要;③能较早地接近新工艺、新技术;④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目的明确,工艺规范更符合企业生产的要求等 2. 企业和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密切合作德国的职业教育从招生、培训计划、师资条件、考试制度到经费来源都有一套完整的法规因此,企业和学校都有章可循、依法办事,这“双元”在共同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密切协作,保证了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3. 企业主普遍重视职业技术培训德国的企业主都深知没有合格的技术工人,他们的产品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千人以上的企业大多设有培训中心,重视职业培训。
企业主和董事会不仅是职业培训的指导者和支持者;而且是实际上的参与者,培训规章及其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须经董事会讨论通过并在监督下由企业培训中心执行这就使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经费,得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劳动大军4. 注重实践,突出技能的培养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培训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与实践之比约为30%:70%或20%:80%;同时理论教育强调实用性,并紧密与实践相联系和服从实践的需要德国教育专家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因此无论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的时间分配上,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培训计划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都贯彻这一指导思想5. 有一套完整、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实验还是企业培训,均有各自严密、完整的教学目标、计划、教材、设备、教学辅助手段和师资配置等;各类资料从形式到内容均能达到规范、系统、新颖和美观,这对整个培训过程来说是十分有利的6. 教育经费充裕,教学设备精良 德国的企业和各州政府十分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由于经费充足,因此德国的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均拥有规格齐全、装备精良的实训、实验和电化教学设备,各类教具、模型应有尽有,教师不必办理任何手续即可随意使用;另外,学校公共设施整洁齐全、环境文明优美、教室宽敞明亮,在这种气氛中加上精良的教学设备,不言而喻是容易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的。
7. 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傅均有不同的要求、培训方式、进修措施和考核制度等;另一方面也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上确实保证教师来源充足、素质好和教学情绪稳定一般来说德国教师平均工资为普通工人的1.5~2倍(包括教师津贴)同时各州政府还定期对各类教师进行考核,优胜劣汰,好的升级,差的停教进修,或者调离教师队伍这样就逐渐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内形成了一支高质量、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8. 严格、有效的考核制度无论是一级培训还是二级培训,学生学业结束均须接受在企业协会或手工业主持下的由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委员会由企业主、职校教师、实训教师以及工人代表组成,考题由考试中心统一拟定一级培训的考试分理论和实训两部分;二级培训只考试合格才能获得技术工人或技术员的资格证书9. 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这一点十分重视企业主们认识到,这些受培训者是他们企业的“未来”,这些学生的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今后产品的质量、企业的信誉,甚至企业的生存等因此,他们在培训中强调一个“严”字,严格要求学生遵循职业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培训时从点滴抓起、从小事抓起,无论是一个“焊点”,还是“设备使用”,或是“迟到、早退”,均严格把关,毫不松懈,让学生在一种井然有序的培训气氛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风尚 10. 技工培训和技术员培训为两个不同层次的培训 德国技术员培训是在技术培训基础上的一种职业技术培训(在我国技术、技术员属同一起点的培训)德国教育专家认为,这种培训方式为“实践性”的技术员培训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培训出来的技术员就其动手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生产经验以及威信等方面均能较好地履行技术员的工作职责二.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培训过程(一) 培训目标一级培训——技术工人工作职责:生产一线某一专业工作范围内熟练的技术工人要求具备:1. 较强的操作技术和动手能力;2. 服从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德语、宗教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3.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4. 能适应工厂生产所需和协作工作;5. 对企业有感情;6. 身体健康二级培训——技术员工作职责:1. 工程师的助手;2. 工程师和工人之间的纽带;3. 一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4. 一个能提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的计划者;5. 是能解决实际加工问题的内行;6. 具体实施小组的台柱;7. 安全生产、质量合格的保证着;8. 一个部门或一个工段的负责人;9. 小型企业的技术骨干。
要求具备:1. 系统的普通文化课知识(程度略低于我国的高中水平);2. 较系统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面;3. 专业范围内较强的动手能力;4. 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5. 一定的外语水平,能看懂一般的外文技术资料;6. 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和经济核算方面的知识;7. 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说明:一级培训为技工培训,二级培训为技术员培训但在德国没有一级、二级的叫法,直接称之为技工培训和技术员培训一级、二级是德方为便于合作和理解,而专门为我国特定的叫法二) 培训方式一级培训 小 学(四年)→主要中学(五年制)→一级培训(技工培训)企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3年~3年半‖ ‖实践教学70%+理论教学30%=100%→实科中学(六年制)→→熟练的技术工人二级培训小 学(四年)→→主要中学(五年制)→→一级培训→→企业工作(至少2~3年)→→职业提高学校文凭→二级培训(2年)(技术员培训)→技术员实科中学(六年制) 主要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即初中毕业即可开始职业培训一级培训为技工培训,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并结合实际需要开设“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等课程。
在3年~3年半的学习期间内实训与理论之比约为7:3或8:2.通过这样的培训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相应的理论知识 技工培训合格毕业并通过在企业内几年的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其中一部分工作较出色并且有志于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者,通过相应的考试和入学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