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湾陶瓷小版票与一代陶艺名师潘玉书的故事.docx
2页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石湾陶瓷小版票与一代陶艺名师潘玉书的故事 2007年2月3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石湾陶瓷小版票一套2枚(下图)及小版张1版,2枚邮票分别采用一代陶艺名师潘玉书的作品《踏雪寻梅》和《昭君出塞》 潘玉书,名麟,号玉书生于光绪初年,卒于1936年4月28日,寿50余岁少时随父潘锦之学艺,在其父开设的佛山“粤华轩绸衣公仔店”学做绸衣公仔稍大,得石湾陶塑名艺人陈渭岩赏识和器重,收为艺徒,教以文化和制陶技艺,学习人物雕塑,深得其师技艺,且多有独创,因而名噪一时潘玉书艺成以后,全靠出卖泥坯“原作”为生,后期自开家庭作坊,店号“潘玉书古玩” 潘玉书是一位多产艺术家,技艺娴熟,艺术创作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深为同行钦佩其一般作品3天可创作一件,质量高的艺术精品,也只需7天左右便可完成他的作品主要有两个种类:一类是用石膏翻制头模,用卷筒塑制的一般“原作”作品,此类作品底款使用“潘玉书”方章;另一类是由头部到全身都是卷筒塑制的原作艺术作品,此类作品底款使用“潘玉书制作”方章 前者是一种面部长相类似而动态不同的作品,后者则是独具相貌、动态各异的作品。
潘玉书长于乱世他创作上风华正茂之日,刚好是国难深重的抗日战争时日本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遭受巨大的灾难到头来,一代艺人,竟惨死于饥饿然而,他短暂的一生却在石湾陶瓷艺术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广东佛山的石湾陶瓷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具有民间的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人称“石湾公仔”以往的石湾公仔几乎都是单体像,人物或喜或怒,显得浮表平面 《踏雪寻梅》是潘玉书创作的人物组像代表作:一个老叟和一个侍童在漫天大雪中,氅袍紧裹,在野外觅梅,侍童瑟缩怕冷,老人在嬉笑他,嬉笑间又有几分怜惜慈爱这件作品精确入微地描述了人物的神韵,拓展了石湾人物陶塑表现生活和人物情感的难度此外,这件艺术作品在烧制过程中,瓷器产生微妙的灰蓝色变化,并具有致密的皱裂纹理,更显典雅古朴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