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安全《走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大班安全《走失》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是5-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强烈、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阶段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更容易意外走失,孩子和家长的感应距离也变得更长,对安全的教育迫在眉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不要独自外出,并且在外出时要和成人在一起2. 知道如何在走失时向周围的人求助,并且会使用望远镜等搜索工具能力目标1. 练习在走失时保持冷静,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2. 了解如何使用搜索工具帮助自己找到父母情感目标1. 培养孩子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机智应对的意识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教学内容活动一:读绘本《迷路小兔》1. 教师先介绍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走失了,应该怎么做?2. 读绘本《迷路小兔》,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走失的恐惧感以及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求助于他人的重要性3. 与学生一起讨论:小兔是如何找到父母的?我们在走失时可以怎么做呢?活动二: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出一名老师扮演监护人,其他成员扮演走失的孩子2.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走失”的紧张和恐慌,学习如何保持冷静、向他人求助3. 老师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常用的“求助”语句,如“请问您能帮我找一下我的妈妈吗?”、“我迷路了,可以帮我打120吗?”活动三:游戏 - 蒙眼找妈妈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名学生蒙上眼睛,其他成员四散在场地上。
2. 被蒙眼的学生需要找到自己的“妈妈”,可以使用望远镜等搜索工具3.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分享:你在寻找妈妈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最终是怎么找到自己妈妈的?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在幼儿的自身经验能力的基础上,扩展他们的应对能力,使得孩子们在遇到类似的情境时更加从容自如和审慎小心通过读绘本、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活动,我们在不同层面上给孩子树立了减少走失危险、寻求帮助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尽量避免过度干预孩子的表现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尽可能的自己去尝试,教给他们一些实用的技能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对孩子宣传,让他们知道“走失”是一种危险事件,以引导孩子养成求助和自我保护的责任心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