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过滤和蒸发》教案.doc
8页4 4 第一章第一节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 2 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和蒸发)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 家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 纯这种物质,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组成本节以研究化学物质的 实验方法为主题,以化学家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分 离与提纯的方法及基本操作二、学情分析高一新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初中学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学生 间还较陌生,这些因素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因此此教案中以初中化 学中已学过的过滤、结晶等物质分离的方法为切入点,教师积极引导、帮助创设 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以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等学生活动为主, 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做法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并能培养学生的团 队意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蒸发、过滤的原理和实验基本操作;(2)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掌握 SO 2 -的检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主动进 行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四、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过滤、蒸发的原理和实验操作,及 SO 2-的检验教学难点: 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五、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教学中教师围绕着学生特点,教材内容要求,寻求一种体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讲授法、探究法和小组合作讨论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配合多媒体向学生传输必要的信 息材料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亲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根据现象,进行 分析,归纳分离提纯的一般思路,得出分离提出的常见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然界的物质绝大多数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是很 认真听老 少数以纯净物的形式存在,而在化学中研究的物质指的 师讲解,是纯净物,因此,就有必要从混合物将纯净物分出来,做好笔这就运用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 记,认真习的内容思考创设情境【板书】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播放《沙里淘金》的视频,提出问题: “ 淘金者是利用 学 生 思探索新知思考交流什么方法将金子从沙子里分离出来的呢”?考、回答, 相 互 补充。
如何将铁屑从铜屑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呢?方法有两种,用磁铁将铁吸出来,这是混合物的分离属 提出问 于物理分离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加入盐酸,是混合物的 题:学生 分离,属于化学方法 思考 引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概念2 2 2 4【提问】字面理解:分离和提纯有什么不同?【投影并板书】一、混合物的 分离和提纯1.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小组讨论,认真思考,派个代表回答,并得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并恢复到原状态,得到 出结论 比较纯的物质2.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余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认真记笔记,并思分离和提纯的要求是不同的:分离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 考和回答 质的性质不同,把各物质一一分开,各成分都要保留;提纯以除去杂质为目的,保留主要成分,去掉杂质3.我们在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时还需要注意:四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四必须:除杂试剂必须要选择最佳除杂试剂要过量过量的试剂必须除去除去多种离子时必须考虑除杂试剂的先后顺序4、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后续会学习)实 验探究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呢?有不溶性的泥沙和可溶性的 CaCl 、MgCl 、Na SO 。
我们先用初中学习过的过滤和 蒸发对粗盐进行提纯探索新知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粗盐的提纯,请同学们结合初 中所学知识,想一想:1.粗盐的提纯实验所用的仪器有哪些?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每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4.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几次用到了玻璃棒,其 作用和目的是什么?教师巡回指导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的 操作符合实验要求吗?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实验 1.操作不熟练,液体外溅现象严重;反思 2.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与烧杯碰撞严重;3.在蒸发过程中,液体与固体的迸溅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思 考、交流, 正确把握此实验学生做粗盐的提纯实验通过出现的问题,学生立即纠正,养成良好的4.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早,导致最后无法将溶液蒸干; 习惯 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晚,致使有固体迸溅现象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 思考 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 交流 们呢?学生思考交流,探索检验方法.4 3 2 2 2 我们推测在提纯后的盐中含有 SO2-4,你能否设计 学生讨论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此盐中是否含有 SO 2-?交流,完成实验,实验验证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 并得出结 可溶性氯化钡溶液,如果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 论。
则存在硫酸根离子要先加盐酸酸化,排除 CO 2—、Ag+的干扰注:不能用硝酸酸化,也不能用硝酸钡反思新⑴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 CaCl 、MgCl 及一些硫酸盐,应加入什么试剂?可参考相应物质的溶 解性知杂质加 入 试 反应原理 剂思考交流硫酸盐MgClCaCl2⑵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你设计的除去离子的方法中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除去?示范 1.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3 2 3 2 4应用 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置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 止加热,余热蒸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①④⑤B.①②③④⑤ D.②①③④⑤反思新2.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 和 NaCl;②CaCl 和 CaCO ;③MnO 和 KCl;④BaSO 和 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 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知A.只有①B.③④C.②③D.②④课 程 混合物分离提纯小结四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四必须:除杂试剂必须要选择最佳、除杂试剂要过量、过量的试剂 必须除去、除去多种离子时必须考虑除杂试剂的先后顺序七、板书设计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 下来,并恢复到原状态,得到比较纯的物质。
2.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余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 3.注意事项: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4.方法:过滤、蒸发二、粗盐提纯1.溶解—过滤—蒸发2.提纯※注意添加试剂顺序:氯化钡要放在碳酸钠试剂之前三、SO42-的检验方法1.试剂:稀盐酸、氯化钡溶液2.操作及现象: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可溶性氯化 钡溶液,如果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则存在硫酸根离子3.注意:要先加盐酸酸化,排除 CO32—、Ag+的干扰教学反思1、本结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型课堂,这个案例中以除去粗盐中 难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为背景问题,让 学生自行讨论、设计提纯实验方案,并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动手实验,最后交流、 评价实验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创设问 题情境,以学生日常接触的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形成新旧知识的 再建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和自主性,师生互动,完成教学2、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知识技能 方面,教师安排了学生分组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进行了过滤、蒸发、结晶等实验 操作,并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方面引导学生以旧引新,教师为各 个学习者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生在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 问题,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知识,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总结出不同物质分 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学生在小组间的讨论交流中,每 个学生都努力为自己所在的小组作贡献,对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及合作精神的培 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并在此过程中使学 生深刻体会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学生是探究型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学 生的即时表现和疑惑,教师适时的参与讨论,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开展交流 对话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在本堂课中,创设师生平等的氛围,允许学生大胆的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在貌似“失控”的自由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充分体验合 作的乐趣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的新型课堂,培养了学生内在的批判性 思维和创新思维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本堂课重在突出学生的 “思、动 ”相结 合,即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平台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验证方案是否可行的探究式实验模式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调整或重新设计实验方案。
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那种先给定实验方案,再按 步就班的进行实验验证的老做法,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