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江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江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一金刚石质地较硬B.焦炭用来冶炼金属﹣焦炭具有可燃性C.石墨做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D.木炭可以除异味﹣木炭具有吸附性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C.加热液体 D.量取液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应加少量水或者铺一层细沙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内装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气体C.连接玻璃导管和橡胶塞时,都应先将玻璃管一端润湿,再缓慢将其转入橡胶塞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将导管移出水槽4.下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原子序数是53 B.碘属于金属元素C.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最是126.9 D.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白色固体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D.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6.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②太湖水中含有氧分子;③催化剂只能加快其它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④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⑤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臭氧 B.过氧化氢溶液 C.铁锈 D.干冰8.在农业科研实验室,用一定量的NH4NO3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已知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固体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A.10.5% B.5.7% C.6.8% D.7.9%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C.过滤液体 D.检查气密性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核电荷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11.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氧元素的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合物中一定含不同种元素 D.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1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14.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两种固体粉末C.用石蕊溶液鉴别水和碳酸溶液D.品尝味道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1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编号KClO3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MnO20.549实验35Fe2O30.558实验45KCl0.5154(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3)写出实验3中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_____;(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6)用图装置测量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后产生O2的体积,实验时应_____(选填“气泡连续均匀”或“刚有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①以下是用该装置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A调整量筒内外液面使之相平B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C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②若实验结束时,量筒内的液面高于水槽中的液面,要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可采用的操作是_____(填操作方法)③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实验(氯酸钾未完全分解),他测得剩余物质中两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锰元素质量分数11.0%,钾元素的质量分数39.0%,请问剩余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A 10.5% B 14.5% C 25.5% D 50%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
请计算(要求有计算过程):(1)“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3)若正常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 mg当“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时,每天至少服用_____次18.(8分)实验室加热36.6g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33.4g计算:(1)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g;(2)还有多少克高锰酸钾未分解?_____(要求规范书写计算步骤)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经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相关气体的制备方法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___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3)图中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_;改正后,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则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
4)试着写出一种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5)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试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否则扣分)①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_________?②丙烯酰胺中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_________?142g丙烯酰胺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金刚石坚硬无比,金刚石常用来裁玻璃,故不符合题意;B、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故符合题意;C、石墨具有导电性,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故不符合题意;D、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除异味,故不符合题意2、C【解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不符合题意;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应放集气瓶瓶口,不符合题意;C、符合操作规范,符合题意;D、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得液体体积偏小,不符合题意3、C【解析】A、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需要用水吸收,防止污染空气,不能用沙子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内装少量水,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B错误;C、连接玻璃导管和橡胶塞时,都应先将玻璃管一端润湿,再缓慢将其转入橡胶塞,故C正确;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故D错误。
故选:C4、B【解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A. 由图可知碘原子序数是53,选项正确;B. 碘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C. 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最是126.9,选项正确;D. 由图可知碘原子序数是5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故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选项正确5、A【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放热,故选项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正确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6、D【解析】①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例如氢原子就没有中子,故①错误;②太湖水中溶有氧气,故含有氧分子,故②正确;③催化剂是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是加快,故③错误,;④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O2和O3组成的是混合物,故④错误;⑤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⑤正确;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像Ne、H2O、CH4等,故⑥正确。
说法中正确的是②⑤⑥,故选D7、D【解析】A、臭氧是一种只有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单质,故A错误;B、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点睛】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8、B【解析】设混合物的质量为M,NH4NO3的质量为X,根据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与混合物中N元素的质量相等,则M×28%=X× ×100%解得=0.8则NH4NO3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00%=80%,KH2PO4的质量分数为1-80%=20%,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5.7%,故选B9、D【解析】A、取用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防止液体流出;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