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长安的生活经历对杜甫“诗史”风格的影响.doc
5页1试析长安的生活经历对杜甫“诗史”风 格的影响论文关键词:杜甫长安影响 论文摘 要: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有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唐朝都城长安度过,在长达十三年的长安生活中,成就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人地位,形成了杜甫精神今天研究杜甫在长安时期唐朝的政治变化与历史背景以及长安生活对杜甫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有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唐朝都城长安度过的,在长达十二年的长安生活中,成就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人地位,形成了杜甫精神今人侧卜究杜甫在长安经历的政治变化与历史背景,以及长安生活对杜甫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据杜甫年谱记载,杜甫出生于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其间,杜甫在人宝五年(746)35 岁时从山东来到陕西长安,至唐肃宗乾元一年(759)48 岁时离开长安,前后在陕西长安生活近十二年时间,长安生活直接影响了杜甫写作风格和思想发生深刻变化这时期是杜甫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是杜甫思想、杜甫精神形成的转折时期 一、天宝五年至乾兀二年的历史背景 杜甫在长安时期,正是唐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唐玄宗人宝五年至唐肃宗乾元一年(746759),唐从鼎盛走向哀落,其间经历了唐朝的盛世和‘安史之乱”杜甫也经历了生活动荡、思想变化、诗歌创作的人生重要转折时期,从一个风华青年成熟为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用诗歌表现现实的诗人。
1.唐朝的盛世阶段 2唐朝历史按其社会发展分为初唐(618-713),盛唐(713766)、中唐(766-835)、晚唐吠乖 II 至唐朝末年)几个阶段唐太宗统治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统治的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626-713)杜甫到长安时是唐朝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一开元盛世阶段此时,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高峰阶段,同时又是唐朝从顶峰走向哀落、大起大落的阶段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皿然达到空前繁荣,进入鼎盛时期,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社会危机土地兼 l{愈发激烈,如刑部尚 J 卢从愿“盛殖产,占良田数百顷,……目为多人翁”,L’JP3}24’权相李林甫‘京城邸第}园水砧,利尽上肤 s)UJPSZSx,唐朝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 l{, ‘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庄田,态行吞 l{,莫惧章程 f)[2J}P5769)以至‘黎失业,户口雕零,忍弃榆,转徙他土”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统治集团肆意挥霍,则政危机严重开元末年起,唐玄宗小理朝政,整人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蜕变为奢侈腐败的君主同时,奸臣当道,国政先后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他们放仟边地将领,仟其“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则富 s),UJP3n9’拥兵自重,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唐中央统治的离心力量。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唐统治危机四伏 2.‘安史之乱” 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从此,唐朝山盛转哀,唐初那种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局而一去小复返, ‘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破坏,可谓‘它室焚烧,十小存一,百曹荒废,i’}rn 无尺椽中间 re 内,小满千户,井邑棒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汁,达于徐方,北自覃怀,至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yJ(P3896,加速了封建社会各类矛盾的尖锐战乱使社会动荡,给社会带来冲3击,使百姓遭遇浩动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卜游,一片荒凉t 万人尚流冗,举目惟篙莱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rs}cPss’经过战乱, ‘饭寞人宝后,园庐但篙,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广大人民 tL,I 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至德元年(756)八月,杜甫携家归 ItIS 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此时杜甫写就的胡夜》:‘吟夜 1115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石..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表达了人们希望动乱旱日结束,乱离人能够旱日团聚,过上太平生活的愿望。
杜甫初到长安没有考取功名,无法施展政治抱负,后来爆发战争,唐朝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处在社会生活底层的杜甫生活艰难,个人的境遇使诗人看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从切身经历更能感受现实,l{通过诗歌表达反映社会其人生也山游历祖国山水时的青年意气风发到没有考取功名的失意、落魄,战争的颠沛流离,国家、个人遭遇的变故异致其思想发生深刻变化,忧国忧民成为其思想主流 二、杜甫在长安的生活 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从其诗歌中看,主要山如卜几方而内容构成:到长安后与贵族交游、宴饮,初期小被赏识的生活艰难政治上的抑郁小得志,战争中的颠沛流离等方而生活在盛世的杜甫J{没有享受到盛世的太平,相反,个人遭遇了更多的悲哀诗人的经历也是对唐朝盛世的讽刺 1.盛世的悲哀 杜甫 35 岁时到长安,他到京城长安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科举考试博取一定的政治地位,施展政治抱负因此,一改往日“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I 士游》)的生活态度,努力应考然而,杜甫应试科举屡屡落榜,生活也急转直卜为‘偿困于衣食”((G 佳寸西岳赋表》), ‘农小盖体,尝寄食于人,奔走小暇“((G 雕赋表》),为了维持生计,小得小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夕穷愁潦倒,贫病交迫, ‘徽茎白发4那抛得?百罚深杯亦小辞 f7L4J(P23)所谓‘牡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 ALL”。
L5JP6o侧卜究杜甫者,对其长安生活多措辞为“困居 m、t 守’YJr,“J一个‘侧’字可以说是杜甫在长安生活的最好写照 杜甫在长安的生活 l{小像他在各地游历时那么轻松,为求仕进与解决日常生活,小断写诗投}状权贵,其在长安遗留卜来的诗中突出表现了这方而的内容,如 C}’’H 特进汝阳工一十韵;C}’H 比部萧朗中十兄》CC}寄河南韦尹丈人》CCn’H 韦左承丈济》棒赠韦左承丈一十一韵;C}’H 翰林张四学士泊;C}’H 陈一补缺》《陪李金 u-花卜吟》C}F7 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l:l:J 一首》锻赠哥舒开府翰一十韵;Cu 曾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荞赠太常张卿泊一十韵》《上韦左相一十韵》《赠田九判官梁邱》棒同郭给事汤东灵揪作》《荞先刘少府新 u 山水障歌》等,人宝六年((747)沂应试‘制举”;十年(7snl 句皇帝献赋,}状‘伏礼赋’生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年 C7ss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胃曹参军之职杜甫生活在盛世长安,但盛世长安 l{没有给诗人提供展示其才华的社会平台,有的只是更多让诗人笔卜记录的盛世生活的艰难与政治小得志的悲哀。
2.生活的艰难 杜诗中多处记载了杜甫在长安的生活,可谓}r,驴十二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L3JPZO“长安苦寒谁独悲‘2 杜陵野老骨欲折··…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m,R 联百结‘)0《投简咸华两县诸子》)‘沙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CC}’}江头》),他在长安生活极其困顿与此同时,人宝十年(7s1)他写的《乐游园歌》《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 l:l:J一首》《醉时歌黔诗篇忠实地描写与揭露了统治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53.乱世的记录 杜甫在长安,经历了唐朝社会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在他的诗中处处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忧国忧民情结杜甫诗中对‘安史之乱’’}’J 乱前预言、乱中经历、乱后影响都有真实的记录人宝十一年(7s2),他看到国家政治存在的严重危机, ‘与出‘t 山忽破碎”“登兹翻百陇 mL5J(P35’的担陇在幻石出塞五首》中预言安禄山是“主将位益宗,气骄凌上都”然而‘边人小敢议,议者死路衙”比四),指贡安禄山飞扬跋启和玄宗的放仟小问人宝十四年(7ss)十月,凭杜甫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他意识到大乱即将发生,在给棒同郭给事汤东灵揪作》中写出了自己的看法。
安史之乱时杜甫写了陈陶之役等反映战争的 CC},},.陈陶》CC},},.青坂;’:诗,以及身陷长安所写的安禄山对唐工室进行报复性大屠杀的 CC 工孙》,真实再现当时社会破坏的《春望》+I+I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夕等等杜甫将目睹的唐社会大动荡,在战争中饱受的贫寒坎坷颠沛流离之苦,历经的沧桑磨难,全部用其特殊的笔锋一诗歌记录卜来,为我们今人侧卜究盛唐时发生的这场社会大变故留卜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三、长安生活对杜甫诗作的影响 杜甫在陕西长安成就了他中匡!文学史上的小朽地位,他在长安期间写成的一系列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传世诗篇,标志着他经历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认识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1.诗歌分类 杜甫在长安生活十余年,留有诗篇 240 首(据郑言武《杜甫长安诗目录》),据统计,其一生写诗 1400 篇,而长安诗篇占其总数量的近五分之一,这些诗作内容基木上可以分为如卜几类:反映杜甫到长安后困难生活、杜甫在长安与达官贵人交往沐上6甫在长安经历‘安史之乱”、怀念李白、在长安游玩以及其他方而内容奠定其文学创作地位的一些上乘佳作即完成于诗人在长安时期 2.诗歌内容与地位 杜甫诗歌内容与他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在长安主要生活在卜层,他观察现实直而社会的结果是写作了大量反映社会各方而内容的诗歌。
唐玄宗人宝五年(746)杜甫来到京城长安他以为从此可以‘位登要路津”,LaJPzo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他满含辛酸地写卜了这种生活情状:‘潮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mLaJPZO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山采药,换取 tt}价”,这就是他后来说的‘懊药都市,寄食友朋”社会现实的严酷,迫使他将目光投}句卜层人民杜甫诗作中现实主义的风格,就是在这种情况卜出现的,l{}}_升华为一种执著的爱国主义精神此时的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道:“Jl 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满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小忍便永诀··…彤庭所分帛,木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牛常免租税,名小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项洞小可掇 ’利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写出了 C(.}车行》《丽人行》偷出塞》幻石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y:}样的小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
此时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椿望》《北征》优村》《二吏》《二别;’:小朽诗篇,讲述人民苦难,痛斥统治阶级贪残,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 Zo 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在长安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诗7歌写作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在以诗写史,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 人宝后期,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如 C}丽人行》《二绝句;’:皿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杜诗中战争题材数量也很大杜甫对小同性质的战争写作态度、思想认识一也小同他反对朝廷穷兵默武,消耗国力的有 C}}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前出塞》幻石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贡了君工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小幸命运 《二吏》《二另日》中,诗人完全歌咏人民和卜层社会,诗的题材内容也扩大了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在这些诗中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表现跃然纸上同时,杜甫有小少歌咏自然的诗,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如最具代表性的反映国破家亡、富于清感的椿望》等等。
长安诗中,内容深刻,风格沉郁,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