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油站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ppt
102页加油站从业人员 安全教育培训,主讲:马晓玲,目 录,第一部分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加油站的安全设计 第三部分 加油站安全管理与安全作业 第四部分 加油站的电气安全 第五部分 加油站的消防管理 第六部分 安全评价 第七部分 应急救援预案 第八部分 安全生产方针与基本法律法规,绪 言,一、加油站概况 二、加油站事故原因分析 ⒈加油站建设存在先天性隐患 ⒉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 ⒊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差 ⒋安全管理粗放,“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 严重 ⒌违章操作,⒍汽车油罐车采用敞口式卸油方式,且卸油 场地没有设静电接地装置 ⒎储油罐没有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 ⒏电气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三、加油站事故防范对策 ⒈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⒉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教育 ⒊坚决把好加油站的规范建设关 ⒋加强工艺系统改造和硬件配置 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第一部分防火防爆基础知识,第一节 燃烧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爆炸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的成因及特点 第四节 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第一节 燃烧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一、燃烧的三要素 ⒈燃烧的三要素: ⑴可燃物 ⑵助燃物:汽油燃烧的最低氧含14.4% ⑶点火源 ⒉加油站引发火灾的点火源主要有哪几类(P9-⑴-⑺),第一节 燃烧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二、闪燃和自燃 ⒈闪燃: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的现象。
⒉闪点:易燃液体表面发出的蒸气浓度足以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 ⒊加油站常用油品的闪点 ⒋自燃:可燃物自发的着火现象 ⒌自燃点:无外界火花或火焰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⒍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⑴压力⑵氧含量⑶浓度⑷催化剂,第一节 燃烧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三、燃烧温度 ⒈燃烧温度的定义:是指可燃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将燃烧产物加热到的最高温度(一般,就是火焰温度) ⒉常见油品的燃烧温度 汽油:1200℃ 炼油;700∽1030℃ 重油:1000 ℃ 原油:1100 ℃,第一节 燃烧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四、燃烧发生的机理 可燃物着火后→放热→使邻近可燃物温度↑ →达到着火点时,燃烧蔓延开来 所以,燃烧过程的维持和蔓延,必要的条件是燃烧的发热量要不断地大于燃烧时损失的热量,否则燃烧过程将自行熄灭 一切防火措施都需要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消除这些已产生的燃烧的必要条件(灭火措施有:隔绝空气的窒息法、消除点火能量的冷却法、分离可燃物与助燃物的隔离法),第一节 燃烧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五、火灾事故的发展过程 可分为四个阶段: ⑴酝酿期:分解出可燃气体,发生冒烟、阴燃等火灾苗子 ⑵发展期:火苗窜起,火势迅速扩大 ⑶全盛期:火焰包围可燃物,燃烧面积达到最大限度。
此时,↑T、气流加剧、放出大量的辐射热 ⑷衰灭期:逐渐烧完或灭火措施奏效,炎势逐渐衰弱,最终熄灭第二节 爆炸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爆炸:一种物质迅速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 爆炸特征:爆炸时,温度与压力急剧升高,产生爆破或冲击作用,破坏力很大第二节 爆炸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一、爆炸的种类 ⒈物理爆炸:压力↑→容器破裂→内部物质冲击(如:油罐、油桶的爆炸) ⒉化学爆炸:其实是高速度的燃烧、作用时间极短(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秒),爆炸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发生根本变化第二节 爆炸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二、爆炸极限 ⒈爆炸极限的定义:可燃气体、可燃粉尘、可燃液体蒸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⒉爆炸上限: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⒊爆炸下限: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⒋爆炸浓度范围:上限与下限之间的间隔 ⒌爆炸极限的表示: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表示 注:当浓度低于下限时,遇火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高于上限时,遇火不会爆炸,但可以燃烧第二节 爆炸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三、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⒈温度:温度↑→爆炸下限↓→危险性 ↑ ⒉压力:压力↑→爆炸下限↓→危险性 ↑ ⒊氧含量:氧含量↑→爆炸下限→↓危险性 ↑ 一般氧含量低于6%~14%时,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⒋容器的直径:容器的直径↓→爆炸极限范围↓→危险性↓ ⒌火源强度:火源强度↑→热表面面积↑→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爆炸极限范围↑→危险性↑,第三节 加油站 火灾爆炸事故的成因及特点,一、加油站火灾爆炸的成因 ⒈用火管理不当 ⒉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 ⒊不按规定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⒋工艺布置不合理 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⒍通风不良 ⒎避雷设备设置不当 ⒏易燃易爆场所无静电措施 ⒐使用非防爆工具进行作业 ⒑使用大功率对讲机 ⒒棉纱、油布、沾油铁屑等,管理不当,发生自燃起火第三节 加油站 火灾爆炸事故的成因及特点,二、加油站火灾的特点 ⒈突发性 ⒉复杂性 ⒊高热辐射性 ⒋后果严重性 ⒌自救性 三、加油站爆炸的特点 ⒈震荡作用 ⒉冲击波 ⒊碎物打击 ⒋造成火灾,第四节 火灾爆炸事故预防,一、科学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做到: ⒈消除可燃物及爆炸性混合气体 ⒉消除火源 二、消除可燃物及爆炸性混合气体: ⒈确保油管线、油泵、加油机等设备完好无泄漏 ⒉采用密闭卸油工艺,严禁采用敞口式卸油 ⒊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第四节 火灾爆炸事故预防,三、消除火源 ⒈明火 ⑴生活用火 ⑵维修用火 ⑶打火机和烟头 ⑷车辆熄火加油 ⒉摩擦和撞击⑴⑵⑶ ⒊自燃发热 ⒋电气火花 ⒌静电火花 ⒍其它火源、强光和热辐射 ⒎加强对与传呼机的现场使用管理——禁止拨打,注:不能向汽车化油器内直接加注汽油,尤其在加油站内更应避免。
防静电措施: ⑴在装卸油时控制油品流速,避免静电大量产生 ⑵对设备、设施进行良好的静电接地,把产生的静电泄掉 ⑶工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第二部分加油站的安全设计,第一节 站址选择 第二节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的安全要求 第三节 加油站工艺及设备安全 第四节 采暖通风、建筑物、排水、绿化,第一节 站址选择,一、站址选择原则⑴⑵⑶ 二、防火距离(附录三表4.0.4) 三、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⒈重要公共建筑物 ⒉一类保护物 ⒊二类保护物 ⒋三类保护物,第二节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的安全要求,一、加油站分级 ㈠只有加油站设施的加油站,㈡加油、加气合建加油加气站(略),第二节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的安全要求,二、加油站分区 ⒈油罐区:包括油罐群和卸油场地两部分 ⒉加油区:由站房、罩棚和加油岛等组成 ⒊辅助区:主要指车辆保养房、零售润滑油小包装的门市部、洗车间、商务中心等,第二节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的安全要求,三、加油站平面布置安全间距 ⒈加油站的围墙设置 ⑴小于规定要求,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 ⑵大于规定要求,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可为非实体围墙 ⑶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
⒉车辆入口和出口设置:以保证在发生事故时汽车油罐车能迅速驶离右运营管理中,还应注意避免加油车辆阻塞汽车油罐车驶离的车道,以防止事故时阻碍汽车油罐车迅速驶离第二节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的安全要求,⒊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 ⑴单车道宽度不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小于 6m ⑵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 ⑶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⒋罩棚设置 ⒌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附录三表5.0.8见P137) ⒍加油机的设置 加油机不得设在室内因易形成爆炸混合气体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加油机其顶部的显示器和程控件均为非防爆产品,如果将加油机设在室内,则易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第三节 加油站工艺及设备安全,一、汽车油罐车卸油工艺流程,密闭卸油的主要优点:在油罐车胶管与油罐卸油管道之间由快速接头来实现,可以减少油品的挥发损耗,避免敞口卸油时出现油气沿地面扩散,加重对空气的污染,或发生事故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油罐车与地下油罐之间加设了一条油气回收连接管道、地下油罐的通气管管口需安装机械呼吸阀系统应具备相应的条件 ⑴油罐车上的油气回收管道接口,应装设手动阀门 ⑵密闭卸油管道的各操作接口处,应设快速接头及闷盖 ⑶加油站内的卸油管道接口、油气回收管道接口宜设在此面以上,便于操作和油气扩散,比较安全 ⑷油罐应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P29),第三节 加油站工艺及设备安全,二、加油机加油工艺流程 ⒈自吸式加油工艺流程(直埋式油罐采用),缺点:如果几台加油机共用一根接自油罐的进油管,会造成互相影响,流量不均。
当一台加油机停泵进,还有抽入空气的可能,影响计量的准确度,甚至出现断流现象⒉潜油泵加油工艺(是我国加油站的技术发展趋势),优点:油罐正压出油、技术先进、加油噪音低、工艺简单,一般不受罐位低和管道长等条件的限制第三节 加油站工艺及设备安全,三、工艺管道布置 ⒈加油站的固定工艺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埋地钢管的连接应采用 焊接 ⒉油罐车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应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连通软管的工程公称不应小于50mm ⒊加油站内的工艺管道应埋地敷设,且不得穿过站房等建、构物 ⒋与油罐相连通的进油管、通气管横管,以及油气回收管,均应坡向油罐,其坡度不应小于2‰ ⒌油品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0.6MPa ⒍埋地工艺管道外表面的防腐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的有关规定,并应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 ⒎油罐通气管的设置,除应符合附录表5.0.8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应分开设置⑵管口应高了出地面4m及以上⑶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管口,应高出建筑工程的的顶面1.5m及以上,使油气易于扩散,不积聚于屋顶。
⑷当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时,通气管管口与围墙的距离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2m⑸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⑹通气管管口应安装阻火器,防止外部的火源通过通气管引入罐内,造成事故⑺当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汽油通气管管口尚应安装机械呼吸阀(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油气向大气排放)(P32-33)第三节 加油站工艺及设备安全,四、油罐及其附件的安全要求 ㈠油罐 ⑴加油站的油罐应采用钢质卧式油罐,钢板厚度≥mm ⑵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 ⑶ 油罐的外表面防腐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的有关规定,并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 ⑷当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上肖的可能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措施 ⑸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 ⑹油罐的顶部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 m 油罐的周围应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其厚度不应于0.3 m ⑺对建在此水源保护区内以及建在地下建筑物上方的埋地油罐,应采取防渗漏扩散的保护措施,并应设置渗漏检测设施,防止加油油罐对地下水源和附近江河湖海的污染 ⑻油罐的各接合管,应设在油罐的顶部,其中出油接合管宜设在人孔盖上。
⑼油罐的进油管,应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0.2 m 处 ⑽当采取自吸式加油机时油罐人出油管的底端应设底阀底阀入油口距离罐底0.2 m ~0.2 m ⑾油罐的量油孔应设带锁的量油帽,量油帽下部的接合管宜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0.2 m 处 ⑿一、二级加油站的油罐宜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第三节 加油站工艺及设备安全,四、油罐及其附件的安全要求 ㈡油罐配件及管道附件的安全要求 ⒈人孔:主要供安装、清洗油罐时人员进出及通风排气用,其直径一般为700mm,平时人孔盖应严格盖紧 ⒉量油孔:用于计量、采样有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