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陕西版).doc
14页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陕西版)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24分)卷首语我的血脉于何地兴起?我的灵魂在何处孕育?古往今来,有思想的人都曾这样追问过自己学校将组织开展一场“生命探源之旅”,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生命之源,明探源之意】教材不少篇目表现了作家关于“亲子探源”的思考,请你阅读并完成以下任务史铁生从隐忍坚强的母亲身上,获得了诀别苦难、迎接新生的勇气;泰戈尔愿化作金色花,用陪伴报答母亲,躲在树的高枝上nì笑;冰心笔下,母亲是儿女被人生之雨打得左右攲斜时,在无zhē蔽天空下坚强挺立的荫蔽……他们无一不将母亲奉为生命之源:给予我们生命,更给予我们生活的智慧与勇气1.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2分)(1)史铁生从隐忍坚强的母亲身上,获得了诀别苦难、迎接新生的勇气 )(2)母亲是儿女被人生之雨打得左右攲斜时,在无zhē蔽天空下坚强挺立的荫蔽……(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nì笑( ) zhē( )蔽【任务二:对话古人,探先贤底蕴】3.梳理古代文人对“探源”的不同理解结合所学古诗词,补全空缺8分)故土乃生命血脉之源(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夕阳西下,(4)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知己乃生命志趣之源(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任务三:思维碰撞,与经典为友】4.读经典名著,亦能对“亲子探源”有新的认识请你结合选文与所学知识,完成对话3分)《五猖会》(节选)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同学甲:在鲁迅的成长历程中,父亲对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对封建礼教的厌恶与批判,可追溯其幼时父亲之“源”同学乙:我赞同你的看法,《五猖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传承文化,赞亲情之美】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①“家风”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情感②它________影响着一个人的境界格局,________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③中华民族自古有“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家是中国人的人生起点,是信心的源泉和精神的依托④家谱、家训、家书、家规,……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家的产物,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⑤随着社会形态、价值体系、科学技术的演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不断进行着时代性的变化,焕发出新的魅力1)第①句中“家风”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请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1分)(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1分)6.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是永远道不尽的话题班级开展了以“感悟亲情”为主题的读写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1)表达亲情:请仿照画线句子,进行续写2分)亲情,是三月的和风,轻柔温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陈年的老酒,甜美醇香2)诠释亲情:请你写出一句能体现亲情的诗句或者名言2分)(3)诵读亲情:小语要在活动中朗诵诗歌《一棵亲情树》,你认为他应该以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这首诗?请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2分) 一棵亲情树 多像一棵香樟 在尘世间郁郁葱葱地活着 我们是活在树上的一片叶子 祖父生命的叶子落了 父亲生命嫩绿的叶子又发出 父亲生命的叶子落了 我生命的嫩芽又发出 我生命的叶子落了 还有我儿子的叶子在树上翠绿 呵, 亲情树 高贵的树 常青的树 落不尽生命 翠绿的叶子繁衍 千年生生不息的蓊郁葱绿A.欢快 B.伤感 C.恬淡 D.深情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题。
9分)【材料一】伴随着三星堆重大考古新发现的揭晓,人们对三星堆的关注度再次空前高涨2022年5月12日,“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展,展示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青铜文化遗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观展除了可以近距离参观外,不少市民还被展厅外的文物周边产品吸引,驻足选购现场当即“拆盲盒”的刘女士说:“感受过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历史光辉和璀璨成就后,买件‘小玩意儿’做纪念,把‘青铜文明’带回家材料二】三星堆出土的眼形器数量多、形制多样、种类丰富眼睛,确实是三星堆文化最特殊的表现形式或许因为对太阳的崇拜,代表光明的眼睛成为图腾之一不过,关于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纵目作为特征被提及眼睛崇拜”还有一种和烛龙有关的说法烛龙的眼睛就是纵目,更重要的是,甲骨文中的“蜀”字,与烛龙蛇身人面的形象大同小异眼睛代表着光明,对烛龙的崇拜慢慢演化为对眼睛的崇拜,这也是一种可能性材料三】【材料四】下面是小语和小文的对话:小语:我关注了“三星堆遗址连拆6个盲盒”的话题,考古就像拆盲盒,遗迹就是古人留下的惊喜,太好玩了小文:我喜欢看“央视频”原创的大型历史动画短片《三星记》,历史人物被绘制成动漫人物,他们说的话融入了网络流行语,超有意思。
小语:我之前去过四川的三星堆博物馆,360°环绕投影、裸眼3D影像、沉浸式展厅……太有科技感了我还想再去一次7.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星堆新出土文物,再次掀起了大众对三星堆文物的关注热潮B.人们参观“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可以领略到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历史和成就C.代表光明的眼睛成为图腾之一,就是因为人们对太阳的崇拜D.眼睛是三星堆文化最特殊的表现形式8.你从【材料三】中得出了哪些结论?请简要概括3分)9.如果要让文物“活”起来,你有哪些建议?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仿照示例,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回答3分)示例:推出文物相关产品,如盲盒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21分)看 海刘群华①父亲是看故乡的山长大的②在故乡,只要打开一扇门,群山便迎着晨曦,耸峰立岭,鱼脊般威武地逶迤而来我小的时候,常听父亲问在海南当兵的人:“山的那头连着海吗?海比门前的河大多少呢?”③当兵的人没有回答,只呵呵地笑或许在他的心里,海无法用语言诠释④那之后,父亲总翻阅我课本中和图画中的大海,看大海的气势和刚毅,看大海的惊涛骇浪和宽广辽阔,他把有大海的图画和文字都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⑤有一回,他病倒了,躺在医院的病榻上看电视,画面上是南海的椰树、沙滩、海贝以及天空一样辽阔的海面他顿时高兴了,从病榻上坐了起来,神情激动,仿佛看到了真正的海⑥父亲年轻时也萌生过几次看海的念头可那时生活拮据,哪有空闲和能力去看海?结果只是念头一闪罢了,像一盏灯刚点燃,又摁灭了⑦早些年,我考上山东的大学父亲收拾着简陋的铺盖,喃喃道:“帮我看看海,看它是个啥样子⑧我点头⑨可是,父亲的计划和寄托又落空了我的学校离海很远,读书生活不易,我哪还敢迈出脚去听海的涛声?⑩我托住在海边的同学给我带一张海的照片和几个小小的海螺,然后,我把这些寄了回去父亲收到大海的照片,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浪花翻滚,席卷着娇小的海鸥,在几个小小的海螺里,嗅一嗅,依稀还残留着大海的咸风,父亲觉得满足了⑪他反复端详照片,照片被他的手指捏脏了,捏旧了,最后他怔怔地问我:“海水是咸的吗?在阳光下海滩上真的都是一层白霜似的盐粉吗?”⑫我没有去过,只能嗯嗯回应他的眼睛盯着我,终于看出了什么,坚定地说:“一定要去看看海!”⑬我抿着嘴唇使劲地点头⑭大海已经在父亲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在我的心里,也潜移默化地茁壮成长了⑮今年我去了海南临行前,我问父亲:“你去不?”⑯他摇了摇头。
⑰“那海很好看的⑱“去不了早十年,我就去了他伸了伸那双已经走不了路的腿尽管此时贫穷已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⑲我乘飞机来到三亚宾馆三面临海,绿树掩映只要我打开靠海湾的窗子,大海的气息便汹涌而来这片海湾还没有开发,有着自然的美丽破晓时分,晨曦铺过翠绿的海面,像一树春的桃花在风浪的皱褶里闪烁、跳跃海湾的近处有礁,有屿,有岛海湾的远处也有礁,有屿,有岛我立于天地之间,风从我的身边吹过,像渔船一样匆匆忙忙也有小船在近海撒网,收获的恐怕不是海鲜,而是一份水珠飞溅的明媚心情⑳我用拨打视频,父亲坐在轮椅上接听了我说:“听到了吗?这是海的声音!”这声音像故乡的潺潺水流,从河滩直泻而下,又像暴风骤雨,打在门前单薄的树叶上!㉑父亲在那边静静地听着,认真地听着,连连说道:“我听到了!我听到了!”㉒我把镜头对准一个小岛,葱茏的岛上树木黛青,如故乡田垄里一颗安静的青螺㉓我说:“看到了吗?那就是海岛!”㉔父亲兴奋地说:“看到了!看到了!”㉕细腻清澈的海水像孩子的小手一样润滑,抚摸着我的脚踝我伸手蘸了海水舔了舔,说:“感觉到了吗?海水真的是咸的!还有鱼的腥气!”㉖这时父亲试图从轮椅上站起来,可几次努力都是徒劳几十年的梦想,几十年的寄托,在这一刻经由我,终于实现了,就像大海仰望的陆地,像船儿牵挂的彼岸一样,终于合拢到了一块儿,幸福在了一起。
㉗我说:“这就是你想了无数遍的海父亲沉默了,许久才说:“你一定要给我舀一口海水回来!”㉘一朵浪花溅在我的嘴唇上,混着我的泪水流了下来或许,海已经融进了我的心里,溢在了我的眼里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0.文中有哪些内容能够体现父亲对大海的渴望?请简要概括4分)11.文章从“我”的角度讲述父亲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1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13.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分)(1)他的眼睛盯着我,终于看出了什么,坚定地说:“一定要去看看海!”(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2)我把镜头对准一个小岛,葱茏的岛上树木黛青,如故乡田垄里一颗安静的青螺从修辞的角度赏析)14.本文以《看海》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