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票据业务专题研究.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4671972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票据业务专题研究广义:根据国际上票据立法的惯例,我国的票据法所规范的对象,仅为狭义的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票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票据规泄的期限内,持票人或收款人 可向出票人或指定付款人无条件地支取确定金额的货币;它们都属于反映一定债权债务关系 的、可流通的、代表一定数量货币请求权的有价证券狭义:票据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力的凭证属于票据的有:汇票、本票、支二、发展历程我国票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唐代:出现了一种名为“飞钱”的票券,“ E钱”是我国现代汇票的起源发展到唐代 后期,出现一种叫“帖”的票券,为我国支票的起源宋代:出现了 “便钱”和“交子”便钱”类似现代的“见票即付'的汇票:“交 子”与现代的本票相似明代:山西地区商业发达,商人设立“票号”,票号逐渐演变,叫做“钱庄”,19 世纪中叶进入盛期票号签发的这些票券,类似现代的汇票和本票但是钱庄于清朝末年逐 渐衰落近代: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票据法,规定票据为汇票、本票和支票,与西方国 家票据制度接轨,我国原有的各种票据遂被淘汰现代: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限制票据的使用,当时规定:汇票、本票在国内不得 使用,汇票仅限国际贸易中使用,个人不得使用支票,企业与其他单位使用以转账支票为主。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到各个方面,票据在我国逐渐开始大规模使用,冃 前我国使用的《票据法》(1996年颁布)和《支付结算办法》(1997年颁布)规定的票据 基本上与国际通行的票据一致,我国的票据使用和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吋期三、票据业务所遵循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9]年第2号)关于印发《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1997]216号)关于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监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286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规章制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管理办法(2015年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票据大管家业务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商业汇票转贴现业务管理办法(2015年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电子商业汇票转贴现业务管理办法(2015年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商业汇票再贴现业务管理办法(2015年版)票据承兑环节票据增信环节交易转让环节四、票据业务的生命周期票据承兑环节定义:承兑业务是指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票据承兑是银行表外业务客户需要取得银行信用支持,可向银行中请办理票据承 兑经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就具有银行信用保证,流通范围广,变现能力强同时企业减少 了资金占用,又节省了资金使用的成本出票人在获取信用吋,应该支付相应的信用对价(担保费);承兑人在提供信用吋, 应获取一定的对价来保护未来支付义务产品类型:票据承兑业务包含低风险承兑业务和敞口承兑业务其中:低风险承兑业务:承兑申请人按汇票金额提供100%保证金,或以我行认可的存单、 国债、银行承兑汇票、理财产品等方式提供足额担保,且上述押品价值已完全能够确保承兑 申请人足额兑付票款的承兑业务敞口承兑业务: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在缴纳规定比例的保证金后,余下部分由承兑 行向出票人提供资金敞口服务业务流程:业务中请和受理〉业务调查〉审查审批〉承兑出票〉承兑后管理〉查复、解付及 垫款风险点:出票人信用风险;虚假交易背景风险;担保措施悬空风险;重空、章戳管理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各方利益:出票人降低财务费用成本低廉:万分之五 信用支持:资金融通、延期支付 期限灵活:根据贸易结算需要设定保证金存款; 增加利息收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收票人安全性高银行信用:资金回款有保障可背书转让、质押和贴现,贴现利率较低流动性强承兑人(银行方)综合服务客户重 要 授 信 产 品增加收入:保证金存款、手续费(万分之五)、 承兑费(万分之五)增加银行收益票据增信环节定义:银行对承兑汇票提供保证,将商业信用(较差的银行信用)转换为较好的银行信用;持票人对以按市场化原则选择商业银行对纸质票据进行保证增信。

      保证增信行对 纸质票据进行保管并为贴现人的偿付责任进行先行偿付对象:1>商业承兑汇票2、其他金融机构(农信社、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据好处:1、持票人:提高在票据交易环节的流动性2、增信方(银行):收取担保费用背书转让环节定义:持票人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在汇票上签章并作必要的记载所作的一-种附属票据 行为实则就是用票付款,将票据转让《票据法》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 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目的:1、转让背书,即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的背书,2、非转让背书,即以设立委托收款或票据质押为目的的背书票据贴现环节(企业、银行)定义:指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口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淀利息将票据权利 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颁布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以 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贴现系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 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 式性质:贴现是银行的一项资产业务,汇票的支付人对银行负债,银行实际上是与付款人有一种间接贷款关系。

      利率:在人民银行现行的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浮,贴现的利率是市场价格,由双 方协商确定,但最高不能超过现行的贷款利率产品类型:A.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包含一般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商业承兑汇票保贴其中:一般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是指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口前,为了収得资 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商业承兑汇票保贴是指对特定承兑人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或对特定贴现申请人持 有的商业承兑汇票,本行承诺在授信额度和一定期限内以商定的贴现利率予以贴现B. 票据贴现回购业务:是指当卖方企业(持票人)临时资金短缺时,持未到期票据 到银行办理贴现业务,票据贴现后至到期口前,当客户资金充足时可按与银行约定归还票面 金额,赎回票据企业贴现回购分为定期回购和不定期回购C. 买(卖)方付息票据贴现:即贴现利息由买(卖)方支付的票据贴现行为贴现 中请人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我行中请办理贴现时,贴现利息rh我行直接从拟支付给贴现中 请人的贴现款项中一次性扣收业务流程:受理和调查〉业务初审〉票据查验(纸票)>审查审批〉贴现放款〉汇票保管〉 贴现后管理〉汇票到期风险点:伪假票据风险;虚假交易背景风险:市场风险承兑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徳风险交易转让环节(银行、金融机构)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 银行或贴现机构给予贴现,以取得资金融通。

      如果买入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则 称为再贴现,以区分于商业银行之间的转贴现A. 转贴现分为转贴现买入和转贴现卖出1、 转贴现买入分为买断和买入返售转贴现买断业务是指转贴现行买入经持票人背书转让的己贴现尚未到期商业汇票 的业务买入返售业务是指转贴现行对持票人持有的已贴现尚未到期的簡业汇票实施限吋 购买,持票人按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将商业汇票赎冋的业务2、 转贴现卖出分为卖断和卖出回购转贴现卖断业务是指转贴现行向其他金融机构背书转让已贴现尚未到期商业汇票 的业务卖出冋购业务是指转贴现行将持有的已贴现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依约定方式和价 格向其他金融机构限时转让,并按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将商业汇票赎回的业务B. 商业汇票再贴现分为卖断式再贴现和回购式再贴现卖断式再贴现是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或转贴现票据,以改变票据权利人的 方式出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约定tl后赎回的交易方式回购式再贴现是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C贴现或转贴现票据,以不改变票据权利人 的方式出售给中国人民银行,约定日后赎回的交易方式五、当票据业务的几种模式及监管逻辑(一)票据业务及市场演变过程转贴现及回购业务的演变和现状,是很好的管窥票据业务发展历程和现状的方式。

      换句 话说,一是传统的银票承兑、贴现业务模式并无太大变化,二是由于转贴现、回购的多种 变种产生的大量交易量,直接带动了承兑、贴现交易量的上升银行利用转贴现、回购业 务完成大宗资产配置,赚取大量的实质是信贷业务收入的资金业务或中间业务收入C木部 分将揭开转贴现、回购交易的真止面目1、资金行的业务逻辑资金行的动机简而言Z, —是配置票据资产,夯实资产质量;二是尽量不占用信贷规模, 以腾出更多信贷规模配置更高收益的资产;三是在自己风险偏好的允许范围内,加杠杆、期 限错配,提高收益那么,它是如何做的?(注:以下模式都是基本模式,通过复用,有些会非常复杂1)票据代持这是银行最初采用的规避信贷规模的票据业务模式这种交易模式,有时也被称为双 买,表现为即期卖断+远期买断票据代持本质上是买卖信贷规模的行为票据代持指银行A在某一时间卖断票据给银行B,并口头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将票据从 银行B买回的行为票据代持的特点是,即期和远期进行的都是买断式操作,双方签订的也 是标准的买断式合同,但远期买回一般是口头约定,当银行A在资金和信贷规模都允许的 情况下一般就会发起买回交易,这不同于标准的卖岀回购交易,标准的卖出回购交易的远期 赎回是刚性的。

      票据代持的票据有随交易转移的,也有不转移的,这需要看双方的熟悉程度和交易目的 如果双方比较熟悉,有可能票据就不转移,但有可能会签订一份票据代保管协议,由银行B 委托银行A在代持期间代保管票据有些无论双方熟悉程度,都没法转移,比如一批快要 到期的票据,银行A发出委托收款,但就这剩下的儿天时间银行A急需信贷规模,那么它 就会委托银行B代持,但票据显然不转移,因为它已经在前往承兑行的路上票据代持的目的一般是银行用来暂时消减信贷规模,有些是为了调节报表数据,有些也 是因为某些短期的高收益业务需要占用信贷规模因为票据代持的远期赎回是口头承诺,并 不是刚性的,并不能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把它计为标准的卖出回购业务但这种业务明显是 违规的,主要原因在于,票据代持的卖出和买回交易,都是不作转让背书的(为了避免循环 背书),这违反了央行文件《支付结算办法》关于银行间票据转让必须作转让背书的规定从对银行A及银行B的影响来看,对于银行A,其实是潜在的加杠杆,因为虽然银行A 远期赎回在法律层而并非刚性,但是其有赖于双方的信任,一般都是要赎回的,那么其实也 就和卖出冋购交易类似,而卖出冋购便是加杠杆其次,银行A也因票据代持承担一定的 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道理很明显,不多解释;对于银行B,如杲它在代持期间持有票据, 那么是没有风险的,至少本金不会损失,也能赚取一定的利息,即使最后银行A没有赎回, 本金和利息也都完整地赚到了,如果它在代持期间不持有票据,那么它就有一定的风险,假 设银行A不赎回,银行B就没法在票据到期的时候发起委托收款,这时就得打官司了。

      总体来说,这是依赖于双方之间互相信任的业务,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有的银行会认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