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重点中学2024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4页烟台市重点中学2024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体现了氧气能供给呼吸B.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体现了氦气密度小于空气C.氮气用作保护气,体现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D.活性炭用于净水,体现了活性炭的可燃性2.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18mL B.大于18mL C.小于18mL D.无法判断3.下面是某同学的化学课堂笔记择录,其中一项有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伴有烟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氮气N2 B.过氧化氢H2O C.二氧化碳CO2 D.氯化钠NaCl5.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 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 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6.下列叙述所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和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生石灰做干燥剂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B.酒精作燃料 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C.木炭还原氧化铜 2C+CuOCu+2CO2↑ 置换反应D.工业制氧气 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食醋 C.空气 D.加碘盐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 )A.水氧气+氢气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10.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青蒿素是一种化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安全火柴必须擦在火柴盒上才会燃烧起来。
安全火柴头主要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易燃物(如硫)等物质,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玻璃粉等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如硫)燃烧,这样火柴便划着了写出在此过程中:(1)生成氧气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3)某学生如图2所示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①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②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图甲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____性2)图乙是黄铜和纯铜片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说明说明黄铜的硬度____(填“>”或“<”)纯铜的硬度3)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常温下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某兴趣小组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作为消防器材”的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实验操作]小组同学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同学们对镁与CO2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探究[提出猜想]Ⅰ:产物是MgO和C;Ⅱ:产物是MgC2和C;Ⅲ:产物是MgO、MgC2和C.某同学提出猜想Ⅱ一定是错误的, 其依据是_____.[查阅资料] MgO+H2OMg(OH)2;Mg+2H2OMg(OH)2+H2↑;MgC2+2H2O=Mg(OH)2+C2H2↑C2H2为可燃性气体[实验分析] 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___不正确.②请根据正确的猜想写出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金属镁着火时,可以采用灭火方法是:_____。
(填字母)A 用水浇灭 B 用CO2灭火 C 用沙子灭火(5)某同学为验证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设计了两个实验(如下图)所示: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②实验二中,针筒ⅠⅡ内各有15mlL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容器Ⅰ内有mg锌片、容器Ⅱ内有mg铁片(二者表面积相同),同时将针简内全部盐酸迅速注入容器中,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开始_____(填“左高右低”、“ 左右相平”或“左低右高”,下同),最终______6)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基本是合金,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会影响合金的性能某兴趣小组对生铁的组成进行研究称取生铁样品40g,把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生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硫酸反应) :实验序号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10028.8第2次10017.6第3次100m第4次1001.2试计算:①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次生铁样品中铁已完全反应②第3次剩余固体的质量时m=______g③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写出解题过程)14.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①D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甲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小洪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探究D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乙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碳酸钠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除生成物碳酸钠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D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溶液,静置后,取上部清液加入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存在小军评价实验操作③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中飞机方队给我们带来了超级震撼,金属镁在飞机制造中大显身手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各取5.0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0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表:甲乙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35.040.045.0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g)2.52.92.9求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16.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1)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氧气可由于医疗急救,故正确;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并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可用于填充气球,故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故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与异味,可用于净水,故错误。
故选:D2、B【解析】使用量筒时如果采用仰视会出现读数小于实际,液体体积大于29mL;而采用俯视则会出现读数与实际,液体体积小于11mL故选B.3、B【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此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此选项正确;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伴有白烟,此选项正确4、B【解析】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详解】A.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N2,故正确;B.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故错误;C.由氧化物的命名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故正确;D.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故正确故选:B5、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原子与离子区别与联系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