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的名人故居总汇.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1097345
  • 上传时间:2023-08-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1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的名人故居总汇孙中山故居 上海孙中山故居位于香山路7号,为一幢两层楼欧洲乡村式小洋房,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于 1918年 至 1924 年在此居住其间,孙中山先生在此开展了大量革命活动,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 等重要著作;会见过中国共产党和苏俄代表,并着手改组国民党,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1925年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夫人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 年现故居内的陈设绝大多数是原物原件,并按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原样布置1961 年3 月4日故居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 年1 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是孙中山生前最后居住的寓所,亦是孙中山 的思想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见证,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发起和酝酿之处瞻仰故居,眼前的这 一切,让人回想起孙中山先生为追求民主理想、反帝反封建而叱咤风云的一生,让人无限感叹与崇敬 宋庆龄故居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 1843号为一幢白色的西式小洋楼,周围是花园和草坪,气氛优雅脱俗,楼内陈 设有宋庆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楼下车库内停放着当年斯大林赠送的苏联轿车这里曾是一位希腊船主建 造的私人寓所,作为敌伪产业由国民党政府没收归中央信托局管理,后根据蒋介石手谕,中央信托局"将此 屋拨给宋庆龄使用"。

      宋庆龄于1948 年冬迁居于此60 年代,宋庆龄因工作需要住在北京1979 年12月 到 1980 年 2 月,宋庆龄在这里过完春节后回到北京,这是她最后一次回上海宋庆龄于 1981 年 5 月 29 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8 岁宋庆龄故居底层是过厅、客厅、餐厅和藏书室过厅中陈列着林伯渠同志赠送 给宋庆龄的“百鸟朝凤”石刻摆件,和外国友人赠送的风景油画客厅不大,北墙正中悬挂着孙中山的遗像, 南墙上一幅1961 年毛泽东前来看望她时同她亲切握手的留影在这间客厅里,宋庆龄曾接待过毛泽东、 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众多外国元首顺着狭窄的木质楼梯走上二楼,进入卧室,首先映入 眼帘的是一套罕见的藕荷色藤木家具,这是孙中山、宋庆龄婚后返抵上海,宋耀如夫妇补赠给女儿的嫁妆, 以表示长辈对这段婚姻的认可,宋庆龄生前对此格外珍惜卧室里还可见到孙宋伉俪使用过的古董座钟, 钟的时刻指向八点十八分,为宋女士逝世的时间宋庆龄将二楼的盥洗室直接改为打字间,室内既有打字 机,又保留了浴缸等盥洗设施,显示出主人的别出心裁,颇具“后现代气息”,可见宋庆龄的独特个性 毛泽东故居毛泽东故居位于茂名北路 120弄5-9号,是一幢老式的两层楼砖木结构的石库门房屋。

      1924 年2月中旬, 毛泽东在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组织部秘书等职务期间,曾在此居住,现被 列入上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房子是毛泽东的朋友--蔡和森与向警予提供的毛泽东、杨开慧、小孩、 毛老夫人毛泽东一家住在一楼,而蔡和森向警予一家住在二楼一楼,一间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的房间, 里面有他们平时生活的腊像,毛在写字台前奋笔疾书,杨开慧则在床边陪着孩子们,其乐融融,另一间是 毛泽东母亲在杨开慧生小孩期间就近照顾时居住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婴儿床,这种场景几乎在很多家庭中 都可见到,平凡中见真实,不禁让我们想到毛主席平凡又伟大的一生鲁迅故居位于大陆新村 9 号的鲁迅故居是一栋红砖红瓦的三层建筑,外形具有他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风格1933 年 4月 ~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居住于此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在这里与世长辞鲁迅故居 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馆名由周恩来总理亲题 在这里,鲁迅 从事了大量创作,翻译、编辑工作、还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左联”活动,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 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 鲁迅故居接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形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 紫荆、石榴等花木。

      底层前间是客厅,中间1 张西餐桌、5把椅子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 南窗下是夫人许广平的缝纫机靠东墙是儿子海婴的玩具橱和小桌椅后间是餐室,正中 1 张方桌,围着 4 把椅子,西北墙角 1 只双层餐具橱,东墙放着西式衣帽架 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1只镜台,镜台上陈设着外国版画1幅海婴出生后 16 日油画像挂在靠北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 25 年10 月19 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 时 25 分,显示着鲁迅 逝世的日期和时间后间是贮藏室,有 1 只瞿秋白留下的红色破皮板箱,两边的木箱盛放着鲁迅举办版画 展览时的镜框,1 只多层用品橱,内有鲁迅的修书工具、药品和医疗器皿等各种什物 三楼前间有阳台,是海婴与褓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 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鲁迅逝世后,许广 平迁居淮海中路淮海坊时曾带走1950 年恢复鲁迅故居时由许广平捐赠蒋介石故居1927年 12月 1日,蒋介石兴宋美龄在上海结婚。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世俗婚礼在大华饭店举行,婚后他们 住在亚尔培路(陕西南路)向朋友借的房子里一个国家元首没有自己独立的住宅,这是十分危险的,于 是由国民政府出资购进了今东平路一带的全部洋房,其中宋子文终于在今东平路 9 路买下一座较大的花园 洋房,作为宋美龄的陪嫁之物这座英式花园别墅,现为音乐学院附中1927 年蒋介石在南京执政,经常 来上海,这是蒋介石的行宫,提名为爱庐张爱玲故居常德路 195 号,一座过去叫做"爱丁顿"现在叫"常德公寓"的意大利式的建筑,已经斑驳,但依旧鹤立鸡群 不远就是闻名上海滩的避风塘风情街和爱玲笔下的电车场(现也正在被拆掉)轻轻走近,鼻子就触到老 房子特有的霉味儿,这一团混沌不清的气息,仿佛还在如泣如诉地回忆着那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爱丁顿公 寓是张爱玲和姑姑住得最长久的公寓,一九三九年在五十一室,一九四二年以后在六十五室张爱玲在此 完成了小说《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封锁》、《心 经》、《花凋》此期间还发生的另一段重要的故事,就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相爱到秘密结婚北墙 上还留着昔日爱丁顿公寓考究的木质旧信箱,最下面一格51号信件箱,放着一份晚报。

      51号,张爱玲的 信箱走上六楼,左手便是张爱玲家的大门墙上的涂料和门上的油漆虽已剥落,但不掩昔日的豪华大 她 15 岁的胡兰成第一次拜见张爱玲,按响了这个门铃后,吃了闭门羹张爱玲通常不见生人,他只好从门 缝下塞进了一张纸条当时的出版社、杂志社、电影制片人也常揿响这门铃,以求得爱玲那些酌手可热的 文字下面,是万丈红尘都做市声,川流不息;上面,是她的看月亮的阳台和听电车回家的窗子星沉海 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张学良公馆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是个风云人物,但却扮演了悲剧的角色1933年以后他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 寓所第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 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 号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一个月后,他去了欧洲第二次是1934年回国, 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爱路 (今香山路)2号洋房里,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 (今皋兰路)一号的 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 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称为“张学良公馆” 这是一幢三层的花园洋房,毗邻复 兴公园,乳白色的外墙,进门处为凸出的二层楼,楼下为过道,西面长方形,楼下南有走廊,第二层有阳 台。

      主楼面积约 800 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 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张西班牙式的大床,是按原样仿制的房外有20 平方米的平台楼前 有一座大花园,面积约1000 平方米,现名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草坪 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孔祥熙公馆 建造于1924年的多伦路250号是“孔公馆”是被称为旧中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与宋蔼玲的寓所,孔家财 大气粗,这座建筑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券柱形式与阿拉伯纹案雕刻,彩色贴面组合的单元式构图成为它最显 著的特征 “该住宅现有市民居住,谢绝入内参观 ”在精美的墙面上,两行文字说明这里现在已经是民宅 即便不能入内,这里也是值得一游的——如果您已经参观了孙中山与蒋介石旧居毕竟宋家三姊妹可说是 全世界最有名的“姊妹花”,在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她们选择的对象使她们的命运与时代相沉浮, 甚至可以说改写过中国的历史,游历他们当年生活的地方,不禁会对中国政治历史与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 与慨叹!徐志摩故居 静安区流淌着老上海的万种风情,居住环境优美、幽静高雅,高楼林立,商厦栉比,宾馆云集,交通便捷 科教繁荣,浓郁的人文气息吸引了不少文人、名人驻足于此。

      徐志摩故居就在延安中路 913弄原址已拆 迁,目前在这一弄堂口挂牌原址是一幢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是上海滩老式石库门洋房1929 年3 月29 日,泰戈尔再次来到上海,曾住在那里 楼下当中为客堂间,陈设简单,只作穿堂新房设在二楼厢房前 间后小间作陆小曼的吸烟室三楼是志摩的书斋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人正是在此诞生了鼎鼎大名的《爱 眉小札》、《媚轩琐记》和《小曼日记》等篇 1931年 10月底,志摩乘飞机失事,年仅36岁巴金故居武康路 113 号,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1955 年5 月,巴金迁居武 康路寓所这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在这幢花园洋房里,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在这里 他写成了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许多巴金研究者、巴金的热心读者都关注着这幢“独立式花 园洋房”,认为这里的一切都应该好好保存,让人们永远记住,一位文坛巨匠曾在这里长期生活过巴金一 生中最后的日子在上海华东医院度过梅兰芳故居梅兰芳故居位于马斯南路 121号(今思南路87号),1932年梅兰芳从北京迁居上海后就住在这里,一直 住到1938 年,1942年从香港回来后继续在此居住,直到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

      这里是一栋四层西班牙式 花园洋房,被称为“梅华诗屋”在思南路居住期间,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来激励国 人的抗日热情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罢歌罢舞,息影舞台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从此杜门谢客,深居 简出,多次想尽办法拒绝日本当局和日伪政府的邀请马歇尔公馆 读过世界历史的人,一定知道“马歇尔计划”;读过中国历史的人,一定知道马歇尔那段来华1945年 12 月 20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陆总参谋长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来中国,以“调解国**事冲突 ”为名帮助蒋 介石加紧部署内战,住在上海台拉斯脱路(今太原路 160号)的一幢法国独立花园式住宅即现在的马歇 尔公馆别墅的建筑极其优美,由一幢主楼和四幢副楼组成,柔和的土黄和灰粉色,陡坡的四坡屋顶上铺 着青瓦,屋面靠檐口处有五扇拿破仑头盔似的天窗,屋檐下连续排列着白色的木托架,底层宽敞的门廊用 三根古希腊风格的陶立克柱支撑,门廊上方是露天大阳台,极具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单看建筑本身, 极具古典浪漫的美感,又因为它涉及了太多的政治风云,凭添了几分神秘及感伤直到今天人们还说这优 雅的别墅如同马歇将军的优雅气质,使人难忘总董官邸汾阳路 79 号住宅,原是法租界公董局总董(法租界内最高权力者)官邸,建于1905 年,因为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