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天津市宝坻区九上数学开学预测试题【含答案】.doc
24页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25届天津市宝坻区九上数学开学预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批阅人A卷(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若=﹣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3≤a≤0 B.a≤0 C.a<0 D.a≥﹣32、(4分)要使分式有意义,x 的值不能等于( )A.-1 B.0 C.1 D.±13、(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所在的位置是( )A.y轴 B.x轴 C.原点 D.二象限4、(4分)菱形ABCD中,如果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那么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 )A.梯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5、(4分)不等式5+2x <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6、(4分)王师傅驾车到某地办事,汽车出发前油箱中有50升油.王师傅的车每小时耗油12升,行驶3小时后,他在一高速公路服务站先停车加油26升,再吃饭、休息,此过程共耗时1小时,然后他继续行驶,下列图象大致反映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C. D.7、(4分)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B.C.D.8、(4分)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4分)函数,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x的值是_____.10、(4分)将代入反比例函数中,所得函数值记为,又将代入函数中,所得函数值记为,再将代入函数中,所得函数值记为,如此继续下去,则________.11、(4分)比较大小:_____1.(填“>”、“=”或“<”)12、(4分)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若,则______.13、(4分)已知函数,当时,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14、(12分)某超市销售一种饮料,平均每天可售出100箱,每箱利润120元.为了多销售,增加利润,超市准备适当降价。
据测算,若每箱降价2元,每天可多售出4箱.(1)如果要使每天销售饮料获利14000元,则每箱应降价多少元?(2)每天销售饮料获利能达到15000元吗?若能,则每箱应降价多少元?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5、(8分)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个)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请根据表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号2号3号4号5号总分甲班901009611698500乙班1009510892105500(1)计算甲、乙两班的优秀率;(2)求出甲、乙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和方差;(3)根据(1)(2)的计算结果,请你判定甲班与乙班的比赛名次.16、(8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OB,OD的中点,试说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17、(10分)下表是小华同学一个学期数学成绩的记录.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的问题:考试类别平时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成绩(分)857890919094(1)小明6次成绩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2)求该同学这个同学这一学期平时成绩的平均数;(3)总评成绩权重规定如下: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请计算出小华同学这一个学期的总评成绩是多少分?18、(10分)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点的横坐标是,点是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动点,且在直线的上方.(1)若点的坐标是,则 , ;(2)设直线与轴分别交于点,求证:是等腰三角形;(3)设点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位于之间的动点(与点不重合),连接,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B卷(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9、(4分)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__________.20、(4分)如图,直线a、b垂直相交于点O,曲线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点A的对称点是点A',AB⊥a于点B,A'D⊥b于点D.若OB=3,OD=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_____.21、(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22、(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过点(1,2)的一条直线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且与直线平行.则在△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的坐标是________.23、(4分)如图,菱形ABCD中, E为边AD上一点,△ABE沿着BE折叠,点A的对应点F恰好落在边CD上,则___.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24、(8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点E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ED,交AB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AG.(1)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2)求AG+AE的值;(3)若F恰为AB中点,连接DF交AC于点M,请直接写出ME的长.25、(10分)在一元二次方程x2-2ax+b=0中,若a2-b>0,则称a是该方程的中点值.(1)方程x2-8x+3=0的中点值是________;(2)已知x2-mx+n=0的中点值是3,其中一个根是2,求mn的值.26、(12分)如图,矩形ABCD中,AB=12,AD=9,E为BC上一点,且BE=4,动点F从点A出发沿射线AB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连结DF,DE, EF. 过点E作DF的平行线交射线AB于点H,设点F的运动时间为t(不考虑D、E、F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1) 填空:当t= 时,AF=CE,此时BH= ;(2)当△BEF与△BEH相似时,求t的值;(3)当F段AB上时,设△DEF的面积为S,△DEF的周长为C.① 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② 直接写出周长C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详解】∵= =﹣a,∴a≤0,a+3≥0,∴﹣3≤a≤0.故选A.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详解】解:要使分式有意义,则 ,故 故选:C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由于点(﹣2,0)的纵坐标为0,则可判断点点(﹣2,0)在x轴上.【详解】解:点(-2,0)在x轴上.故选:B.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4、C【解析】分析:利用中位线的性质证明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证∠EHG=90°,从而根据矩形的判定:有一角为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得出菱形中点四边形的形状.详解:∵菱形ABCD中,如果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HE∥GF∥AC,HE=GF=AC,∴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又∵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EHG=90°,∴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矩形.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定理有:(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5、C【解析】先解不等式得到x<-1,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得到解集在-1的左边.【详解】5+1x<1,移项得1x<-4,系数化为1得x<-1.故选C.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把对应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画区间的方法表示出来,等号时用实心,不等时用空心.6、D【解析】找准几个关键点,3小时后的油量、然后加油、吃饭、休息这1小时后油量增多26升、然后油量再下降.【详解】根据题意可得:油量先下降到14升,然后加油,油量上升,加油、吃饭、休息的这一小时,油量不减少,然后开始行驶,油量降低.故选D.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7、D【解析】根据矩形性质进行判断: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4个角是直角等.【详解】根据矩形性质, ,,只有D说法不正确的.故选D本题考核知识点:矩形性质. 解题关键点:熟记矩形性质.8、A【解析】利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A、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正确,是真命题;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是假命题;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故选:A.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或4【解析】把y=8直接代入函数即可求出自变量的值.【详解】把y=8直接代入函数,得:,∵,∴代入,得:x=4,所以自变量x的值为或4本题比较容易,考查求函数值.(1)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2)函数值是唯一的,而对应的自变量可以是多个.10、2【解析】可依次求出y的值,寻找y值的变化规律,根据规律确定的值.【详解】解:将代入反比例函数中得;将代入函数得;将代入函数得;将代入函数得由以上计算可知:y的值每三次重复一下 故y的值在重复670次后又计算了2次,所以故答案为:2本题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求值规律题,找准函数值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1、>.【解析】【分析】先求出1=,再比较即可.【详解】∵12=9<10,∴>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和算术平方根的应用,用了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的方法.12、-7【解析】先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m、n的和与积,进一步确定a的值,然后将m代入,得到,最后再对变形即会完成解答.【详解】解:由得:m+n=-5,mn=a,即a=2又m是方程的根,则有,所以+(m+n)=-2-5=-7故答案为-7.本题主要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