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资源与环境.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6578648
  • 上传时间:2019-08-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3.68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导论学习要求一、资源及资源经济学(一)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物质世界支撑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根本支柱:物质、能量、(信息)1、资源的概念“在现代生产发展水平下,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李金昌,1991)A、狭义,资源等同于自然资源 可见,狭义,指人与自然关系时用B、广义,全面,延至社会经济因素与劳动力因素 可见,广义,一般经济学用 C、定性到定量 定性只表达其有用性内涵如广义定义[以美国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Alan Randall,1981)定义分析:“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核心内涵 :“由人发现” ,动态有用途”,可用性,使用价值有价值”,经济理性物质”,广义物质含物质、能量、信息属性一般限于自然性] 2、资源的分类若按资源再生与增长机理可分自然资源为(1)非再生资源(也称可耗尽、可耗竭、限量资源)含义 为“不能运用自然力增加蕴藏量者”(储量一定,越用越少,不能更生)多如矿产资源 特点为A、强烈的地域性B、更新再生一代周期特长C、无生命性D、具较强独立性,无开发反馈性。

      E、多为一次性消费2)可再生资源含义为“可用自然力保持或增加蕴藏量者”又分①生物资源(不绝对,可增、持平、减量)含义为“在太阳能、水土条件一定,生物繁殖能力一定,以及人类自我约束的条件下,生物资源可再生特点为A、生命性B、再生性C、生命周期相对较短D、整体性强,开发反馈灵敏E、存在食物链关系,种群数量呈递减性生命金字塔②可循环利用资源(如流动资源:水、风,或恒定资源:太阳能)含义为“以其本身的运动及物理等变化而可重复地供给者”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流过性,不及时利用可能白白流失另一方面,在一定技术下,其部分资源可转化为“贮存资源”3)可看作可再生与非再生混合者,如土壤3、资源的“一般”特征(1)赋存的自然性(2)开发利用的社会性4、资源的作用(1)功能性:满足人类需要通过以下方式:l 直接消费l 作中间加工的原料l 中间加工过程中的消费性利用l 原位利用l 综合利用(2)价值性: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福利及环境l 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l 对地区经济结构及布局的影响l 对生产经营效果的影响l 对环境及人类生活福利的影响(二)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及其产生1、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概念是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开发、改造、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及资源的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规律的一门兼具理论和应用性、边缘和交叉性的经济科学。

      2、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资源的主要经济特点资源与经济发展、人类福利的关系资源延续时间、供应特点、替代可能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方法、途径及其相关的经济问题资源利用与经济制度、经济规律、经济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资源利用的历史、现状及未来预测研究等2、我国资源概况与利用管理 A、我国资源概况三大特征1)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主要资源短缺(耕地最大矛盾,北方和部分南方缺水,森林薄弱,少数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个别化肥矿十分缺乏)2)资源分布不平衡(水南多北少,能南少北多,金属矿主要分布由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过渡地带)3)资源质量差异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大B、我国资源管理状况 eg:水资源管理问题 改进措施——积累考试3、资源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古代,适应生存 二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诞生以来,尖锐矛盾成也××,败也××”) 三是正要和正在开始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相互关联与影响人与自然资源通过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消费过程结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可替代的物质能量源泉。

      其数质将决定发展的速度、水平、模式等 另方面,人类为满足其发展需要,无时不在开发、利用、改造、保护(或破坏)、管理自然资源,并引起自然资源的变化4、 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经济原因两个: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A、市场作用与市场失灵资源产权问题市场与竞争问题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交易费用不确定性和短视计划 B、政府干预和政府失灵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 a、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 b、政府干预所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计划、执行成本和所有由于政府干预而加于经济其他部门的成本)政府干预的目的:在于通过税收、管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度改革来纠正市场失灵 l 经济发展应建立的可持续性准则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保护重要自然资源避免不可逆的损害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 经济──环境大系统论题之一:物质平衡论的主要思想经济──环境大系统论题之二:资源配置问题(复杂)的某些特点第2章 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成本效益分析(A) 一、资源稀缺的概念 1、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界赋予资源要素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自然属性。

      2、资源稀缺:约束于自然属性的经济属性, 指竞争取用资源,资源有市场价格 3、资源短缺: 某一资源在市场上的配置供应程度和供求状况[“长线、短线产品”(依木桶理论)] 二. 李嘉图模型、边拓模型(资源稀缺/不稀缺:最优扩展路径区别)图李嘉图模型:若斜率越来越小,R0越来越有价值(稀缺),L0变R0越来越无效率,R0/L0递减三、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1、资源稀缺制约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2、各种资源稀缺状况约束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3、当然,技术进步与战略选择可相对缓解、解束稀缺程度四、资源稀缺的物理度量1、静态耗竭年限指标:资源储量与其年开采量或年利用量的比率(储量用量比)2、动态修正(1)开采利用量变化(2)储量变化五、经济度量费舍尔:许多可耗尽资源价格以“U”形轨道变化一)资源产品价格资源产品价格=开发成本(费用)+使用者成本=(边际)开采成本(费用)+租金(原位资源价格、影子价格、矿区使用费、边际使用者成本)(二)原位资源价格原位资源价格即租金或矿区使用费 还有用新发现资源费用间接估租金六、缓解资源稀缺途径(一)技术进步1、可发现新的资源储量 2、可带动资源利用率提高 3、可促进生产过程中对稀缺资源的替代 4、可推动资源利用和生产规模扩大,实现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二)其他途径1、加大经济开放度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3、有效的制度安排和价格政策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公平性原则(传下去?)(二)可持续性原则(不超出)(三)共同性原则(流动性)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一)鼓励经济增长,(“零污染意味零增长”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垃圾放错)。

      如果从源头设计工艺路线……)(二)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设想需要四个地球的解决……)(三)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非货币化指标如何取得一致认同──政绩考察又:如何评价?)美式资本主义:(贪婪、太不厚道钻漏洞---极致虚拟而脱实体脱监管) 赤字理财+超前消费;世界钞行;股市投机;金融创新、衍生工具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过于脱节;与金融监管过于脱节)三、建立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体系1.绿色GNP修正涉及:预防污染费用; 环境退化的货币损失; 环境恢复费用; 容量内过高评价损失费 第三节 成本效益分析(一)静态成本──效益分析(一)静态成本──效益分析1、经济福利、机会成本、边际分析(1)净收益(效益、净福利)=收益(增加福利之事物)-成本(减少福利之事物)2.静态效率:指在同一时点对若干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选择的经济学指标 满足静态配置标准指使净收益最大化3)收益可由某一资源的需求曲线得出需求曲线表个人支付意愿也视作收益;需求曲线上某点高度表边际收益 需求曲线下括面积表总收益(4)机会成本 对环境服务而言,没有人力投入也会有机会成本发生。

      在完全竞争市场,边际机会成本曲线等同于供给曲线5)边际分析总效益(总净收益)=总收益-总成本 总净收益为需求曲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结论:静态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准则是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它属于帕累托最优指效率而非指公平) 3.资源的社会成本(完全成本):社会成本是整个社会从事某种活动时付出的总机会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是私人活动对外部造成影响而没有承担的成本边际社会(机会)成本曲线=社会供给曲线社会生产多少产品取决于社会支付意愿(社会需求曲线)也即边际社会收益所以,社会S线和社会D曲线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就是社会的完全成本价格】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环境成本4.边际使用者成本:是现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而不是留给后代使用所产生的成本在环境污染场合,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可能超产而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 6+1产业链: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制造加工二)动态成本──效益分析(货币的时间价值) 理解 图解法,方程组法(计算R)两时期边际净效益现值线的交点就确定了动态效率配置点(净效益总现值被最大化了),即第一期边际净效益现值=第二期的1.贴现率与现值线扭转及未来权重关系: 贴现率增加使后续期边际净效益现值线绕其与横轴的交点扭转,变得更平缓。

      贴现率增加使未来的权重减少,使当前资源开采量增加2.边际使用者成本当期值不断增加,而现值不变边际使用者成本当期值不断增加,而现值不变边际使用者成本受贴现率增减反向影响受期数增减正向影响边际使用者成本对社会言是成本,对企业可认为是收益空间边际使用者成本指现在较多使用会减少将来使用的机会成本结论:动态配置1、资源够用,可相当于静态思路简化求,顺序用资源,发挥尽生产潜力2、资源不足,但贴现率r=0,也有简求法,生产潜力由大到小各期均分资源3、资源不足,r>0,动态法则,图解法或方程组解6.排放标准与排放税之争 理解 见图 税法比达标法(消除同样多的污染)要省钱,but税法交的钱更多,因为达标达标后不交钱7.环境变化对福利的影响——福利变动的计算 见PPT1)普通消费者剩余 4)补偿剩余 5)等价剩余2)补偿变化CV :需要多少补偿支付才能使个人在价格变化前后的福利状况一样3)等价变化EV :给定初始价格,什么样的收入变动等同于价格的变动第三章 自然资源核算与环境价值评估1.(自然资源)环境(经济)评价n: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环境资产(包括组成环境的要素、环境质量)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征出来。

      2. 环境经济评价的作用1)表明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2)修正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业和部门的发展重点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