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发展观.doc
4页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 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 “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1892 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 “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 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 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 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 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 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 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 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 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 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 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 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 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 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S按照“统 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 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 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从研究对象来看,科学发展观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它是以人类社会某一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历史进程时 期,社会系统的发展现象、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社会历史哲学,社会发展问题,都遵循于或者受制于历史唯物主义的 理论基础,诸如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社会基本矛 盾规律,社会意识、社会形态划分,社会进步,等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必须建构于上述哲学概念的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虽然包含了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思想,但其理论主题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
现有的其他学科, 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都无法从基础理论的高度 全面驾驭科学发展观,都无法担当使命因此,若忽视甚至 反对从唯物史观的哲学体系考察科学发展观,必将使其研究 缺乏抽象思维,缺乏理论思维但是,科学发展观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现有体系中的 一个小问题或分支问题,不能简单插入现有的历史唯物主义 体系,不能简单当成一个局部问题,一个原有体系的具体应 用问题这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受时代 的局限性,没有经历过科学发展观的现实社会模型,没有面 对过社会主义稳定发展时期的种种现象、矛盾和问题若简 单将科学发展插入原有理论体系中,既违反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也是对理论研究工作的不负责任其次, 马克思主义在其诞生之后的150多年里,既深刻地改变了世 界,成功地指导了世界性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实践,同时 150多年来社会巨变,在科学技术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都 涌现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预见到的一些新知识、新现 象和新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历史观中的发展 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五个统筹”,生态、 能源,等等,都需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适当引入当代的一 些新学科、交叉学科和新理论,进行全面创新,综合探索。
因此,仅仅是原来理论的基础上小修小补,是不可取的;与 其小修小补,不如大胆独立出来科学发展观内涵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领域:1、深刻的哲学问题、历史问题、经济问题;2、政策问题、政绩问题、社会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诸要素的协调发展;3、科技第一生产力、高科技、全球化、网络社会、能源、生态环境、生物工程问题,等等科学发展观体系既具有很强的思辩性、逻辑性,又具有非常 全面、非常具体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它带有某些当今时代 其他哲学概念和哲学课题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科学发展 观很容易同当代一些世界性的,有影响力的学术成就交流和 融合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要着眼于大思路,要在历 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框架内做大、做实如果运作成功,理论界完全有可能把握住历史唯物主义学科 体系创新的历史性机会,努力将新编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 新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成涵盖原有唯物史观和科学发 展观这两大学科子系统综上所述,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 有可能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佳突破口,并将深刻影 响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格局。
